青少年物质主义社会化:自尊的作用

2020-11-03 05:43李丹丹
青年时代 2020年23期
关键词:自尊社会化青少年

李丹丹

摘 要:物质主义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价值观,自尊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自我价值方面的情感体验和评价,青少年自尊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物质主义水平的高低。基于此,本文将通过梳理和整合以往有关青少年物质主义成因的研究,从家庭、同伴和媒体角度出发,探究自尊在青少年物质主义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物质主义;社会化;自尊

一、引言

物质主义是促进个人消费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也是消费主义文化的核心。国内外对物质主义已有非常多的关注和研究,其中较受关注的是物质主义对个体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不良作用。例如,物质主义水平高的青少年有更多的强迫性购买、吸烟饮酒等问题行为,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也较多。谢晓东等人的研究证实,物质主义水平高的青少年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而物质主义水平低的青少年能够体会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更高。

可见,物质主义会给青少年带来很多不良影响。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其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Mruk(2013)认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自尊对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自我判断及自我概念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还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和分析已有文献,提出自尊在青少年物质主义社会化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和路径。社会化在消费者领域本指个体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成为消费者的过程。本研究将社会代理视角的“消费者社会化”引申到物质主义这一消费观念中,将“物质主义社会化”定义为家庭、同伴和媒体等代理视角对个体物质主义形成的影响。本文将从自尊这一角度为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干预策略提供思路,同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物质主义和自尊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物质主义有不同的定义,常见的包括价值观取向和个人特质取向。Richins和Dawson(1992)认为,物质主义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强调拥有物质财富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并且物质主义包括三种成分:以获得为中心;把获得视为幸福的源泉;用财物定义成功。个人特质取向认为,物质主义是个人特质的集合,包括嫉妒、不慷慨和占为己有这三种人格特质。目前,价值观取向的物质主义定义被广泛接受,即研究者通常认为物质主义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价值观。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自我价值方面的情感体验和评价。自尊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且自尊水平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适应性作用。关于青少年自尊稳定性的研究发现,青少年阶段的自尊水平是起伏变化的,尤其从初中阶段开始,自尊的变化尤其显著。因此,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自尊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自尊与物质主义的关系

青少年自尊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物质主义水平的高低。已有研究较为一致地认为,自尊水平与物质主义价值观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物质主义与个体的不安全感密切相关;巴西青少年的自尊水平可以显著地负向预测其物质主义水平。可见,物质主义可以在个体自我概念受到威胁时提供缓冲作用。但有研究认为,这种缓冲作用只在短期内有效,长期依然会对个体的幸福感产生负面作用。

自尊是个体的一种基本心理需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通过获取物质财富弥补这种心理上的不满足感。物质主义者可以通过不断地追求物质来补偿不安全感并因此得到快乐,他们把物质产品作为一种应对和补偿个人对安全、能力和自我概念的怀疑的工具。不确定性促使个体将使用商品作为支撑自我概念的工具,当个体对自我产生怀疑的时候,会倾向于通过获得物质财富来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地位以减少自我概念的不确定性,并且对自我进行消极评价的个体更有可能购买那些具有身份象征的商品来提高自我形象。自尊水平低的个体会努力采取间接的自我提高措施,如增强自己与其他人的联系或与那些人们认为有价值的物质产品之间的联系,来弥补自己的低自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个体的自尊水平和物质主义水平紧密相关。以此为基础,很多研究关注了自尊在个体物质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间接作用。

四、自尊在物质主义社会化中的作用

青少年时期自尊水平的变化并非只受自身生理成熟的影响,还受社会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节将从家庭、同伴和媒体等角度出发,提出自尊水平影响青少年物质主义的间接路径。

(一)家庭

生命历程理论认为,儿童早期的生活经历会影响之后的自我发展,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儿童的生活经历很大程度上是与家庭有关的。已有研究关注的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地位和亲子关系。

家庭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物质主义的形成,且自尊水平起中介作用。根据家庭投资理论,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能够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自尊的发展,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父母多数忙于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物质资源和情感支持,因此不利于孩子自尊的发展。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为孩子提供的资源不同,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孩子得不到足够的有形资源,物质匮乏会带给他们心理上的不安全感,他们会想要通过获取物质来弥补因物质匮乏造成的自卑感,因而更容易形成物质主义价值观。

亲子关系是家庭环境的重要方面。研究发现,亲子关系良好的个体自尊水平更高。亲子关系还直接影響着青少年的物质主义水平,如父母拒绝能够显著预测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由于父母拒绝会损害青少年的胜任感需要、关系需要、自主需要三种基本心理需求,青少年往往会寻找替代方法去满足需求,如通过获得财富、地位和名声来赢得父母的关注和尊重。亲子冲突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物质主义,父母支持则负向预测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因此,亲子关系既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又可以通过自尊水平对其产生间接影响。

(二)同伴

对青少年而言,同伴群体比父母的作用更重要。这是因为同伴群体给青少年提供机会去发展社交能力和归属感,而这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因此,同伴关系会对青少年的自尊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感知到的同伴拒绝会降低他们的自尊,进而引发高水平的物质主义。这是因为受到同伴拒绝的青少年会对自我产生怀疑,他们的自我评估会受到威胁,进而引起自尊水平的下降。这时,青少年就会倾向于选择花更多钱去补偿自己受损的自尊。

同伴文化压力也会影响青少年物质主义。同伴文化压力是指和同伴群体在行为规范和社交模式等方面保持一致的压力。个体感知到同伴文化压力之后会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安全感,而人际关系的不安全感又会影响青少年对自我的评估。且研究证明,同伴文化压力和青少年的物质主义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伴拒绝会促进个体感知到更高水平的同伴文化压力。此外,自尊水平显著调节同伴文化压力和青少年物质主义水平之间的关系,高自尊水平青少年比低自尊水平青少年更容易受同伴文化压力影响而形成物质主义价值观。

可见,在大多数情况下,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物质主义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青少年的自尊水平来间接实现的。

(三)媒体

整理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媒体对青少年物质主义的影响。观看电视广告会激活青少年的外在需求,使其对物质主义的追求上升。一方面,青少年看到广告中描绘的丰富物质之后会发现自己的物质水平匮乏,进而产生低自尊,想要通过拥有更多的物质来弥补这种落差;另一方面,媒体会影响青少年对身体形象的满意度继而影响其自尊。大量的研究证明,媒体的确会对年轻女孩的自尊、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产生影响。媒体宣扬的外表形象会让个体对自己的外表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自我评价,造成低自尊。这也促使青少年去购买更多物质商品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对物质产生更高的依赖性,形成物质主义价值观。所以,媒体作为环境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物质主义水平,而且可以通过自尊对青少年的物质主义水平产生间接影响。

以上论述探究了自尊对青少年物质主义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但是,自尊对物质主义的直接影响可以融合在间接路径机制中,也就是自尊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家庭/同伴/媒体—自尊—物质主义”的路径发挥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较之纯粹研究自尊对物质主义的影响,将自尊作为中介或调节变量探究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更有意义。

五、研究总结及展望

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尊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物质主义,而且可以在物质主义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间接作用。当个体的自我概念受到威胁时,其会更加依赖外在的物质弥补不安全感。因此,对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干预可以从自尊这一角度入手,通过提高个体的自尊,减少环境对个体物质追求的冲击。比如,教师可以教导青少年通过发展特长、交好朋友、获得好成绩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自尊;家长可以合理干预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同时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这既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又可以强化他们对无形物质的追求,弱化他们对有形物质的追逐。

虽然本文提出了较为清晰的自尊对青少年物质主义的影响路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社会化过程除了家庭、同伴和媒体以外還有其他视角(如宗教文化等),未来研究可以重点关注尚未涉及的研究视角;其次,自尊在物质主义形成的调节作用尚缺乏实证研究,自尊对物质主义的中介作用更显著还是缓冲作用更显著值得探究;再次,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个体物质主义社会化过程,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关注对青少年物质主义发展的跨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静,杨蕊蕊,郭永玉.物质主义都是有害的吗?——来自实证和概念的挑战[J].心理科学进展,2017(10):1811-1820.

[2]Mruk Christopher J. Self-Esteem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4th Edition.[M]. New York, NY, US: Springer Publishing Co,2013.

[3]Marsha L. Richins, Scott Dawson. A Consumer Values Orientation for Materialism and Its Measurement: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2(3):303-316.

[4]Belk Russell W. Materialism: Trait Aspects of 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5(3):265.

[5]蒋奖,梁静,杨淇越,等.同伴文化压力对青少年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自尊的调节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5(1):92-96.

[6]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6):504-508.

[7]蒋奖,曾陶然,杨淇越,等.青少年物质主义的成因、测量与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6(8):1266-1278.

[8]Osadan R, Hanna R. The Effects of the Media on Self-Esteem of Young Girls[J]. Acta Educationis Generalis,2015(1):37-44.

猜你喜欢
自尊社会化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