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

2020-11-03 05:45邓楠龙爱玲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桂林父爱背景

邓楠 龙爱玲

电影《钢的琴》以慢节奏类似歌舞片的曲段用一种温情的,柔和幽默的调子将故事娓娓道来。“钢的琴”不仅仅是代表着陈桂林为元元所做的钢琴的材质,更多的是陈桂林这一代人在东北工业整改背景下对逝去年华的怀念。导演以朴实鲜明的人物造型,诗意简洁的画面风格为观众还原了东北工业整改背景下灰色空间里的梦与爱。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陈桂林这一慈父形象透过导演朴实的镜头语言已及巧妙的叙事手法为观众呈现出来。纵观全影片,整个影片的叙事都是在围绕钢琴展开,无论是筹钱买钢琴,深夜偷钢琴,还是最后自己造钢琴,这一切的目的都是陈桂林为了满足女儿的梦想以及希望女儿可以留在自己的身旁。这一切所呈现出的无疑是陈桂兰深沉的父爱。但影片的主题绝不仅止于此,钢琴的完成是他们这一群人所做出的共同努力,尽管在一开始时,面对陈桂林的借钱请求屠夫用妻子开脱,胖头躲在爬梯上,其他的朋友则躲去了乡下,这就是生活的无奈所致,在利益面前,为了生活,只好淡视了友谊,可当最后陈桂林需要人帮忙做钢琴时,他们全都来了,也足以说明他们之间的友谊。努力,汗水,最后成型的钢琴不仅是元元的梦想,也是他们这一帮人的梦想。导演透过巧妙的叙事深化了平凡人對理想的追求这一主题理解。

“我父亲给我起名桂林就是希望我像桂林山水一样甲天下”。陈桂林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但家中墙上的桂林山水图却反映人物与名字寓意的落差,反映出小人物的辛酸。这样一个未老先衰的人物主角形象,因工业衰败失业只好为了生活而卖艺,而同时家庭也出现了危机,人物自身固有的观念和态度也使得人物更加窘迫,可是出于父女深情,他不断做出退让,虽然只是平凡生活中小事,却表现出了他对女儿深沉的爱。导演以这样一种冷幽默的方式,通过陈桂林在为女儿偷钢琴逃跑时从墙上摔下来以此暗喻人物失去自尊,从人物个体出发,其实是为了重塑人物个体的价值,借此表现出陈桂林对女儿的爱。

影片在表现风格上深沉隽永,但多数段落却显得明快诙谐,运用喜剧手法来传达悲剧性内容是其突出的美学特征。影片一开始,导演在灵棚背后以烟囱为背景,反映出当时东北工业整改的背景条件,而当雇主要求换歌时,陈桂林所提出的去哪里,以及前后音乐的大反差,这无疑都是一种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化解掉了影片应有的沉重与伤感。而影片渐行渐远的镜头运动也不经意间折射出时代的渐行渐远。

影片对艰难的生活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这种为了女儿留在身边不放弃一丝希望的态度不是一种偏激的角度,也不是一种必要的高傲姿态,更不是对人性决绝面的观察,而是以一种平凡父亲的角度反映了在落败的东北工业小城里不平凡的父爱,没有刻意的渲染父爱的伟大,它的成功在于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化解了影片该有的沉重和伤感。影片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但绝不是廉价的浪漫或虚妄的超现实,而且真真切切的凡人之情。

猜你喜欢
桂林父爱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桂林行
父爱如山
跟踪导练(一)5
父爱在哪里?
乐!乘动车,看桂林
沉默的父爱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