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超长柄茶的繁殖栽培试验

2020-11-03 06:39:12韦晓娟廖健明马锦林伍思宇
广西林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保存率根长透光率

韦晓娟,廖健明,马锦林,伍思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2)

超长柄茶(Camellia longissima)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超长柄茶组(Sect.Longissima)植物,或长梗茶组(Sect.longipedicellata)植物[1-2],灌木或小乔木,高3 ~3.5 m,花期为冬春季,花色为白色稍带淡黄色,1 ~2 朵腋生,花柄长约4 cm。野生超长柄茶种群个体极为稀少且散生分布,自然繁殖和更新速度慢;由于花色带黄色,与金花茶(C.nitidissima)极为相似,常被人为采挖,破坏严重,导致超长柄茶野生种质资源面临消失情况。苗木扩繁是重要的保护途径之一。

扦插是最常用的一种无性繁殖技术[3],育苗设施简单、成本低且易推广,培育的扦插苗具有遗传性状稳定、苗木大小均匀和开花结实早等优点。叶创兴等[4]认为扦插繁殖是快速培育山茶属苗木的首选办法。扦插繁殖过程中,一旦筛选出优良的配套措施,即可迅速扩大苗木数量,达到引种成功的目的。其中,植物促根剂的选择及其配方是提高扦插生根效率的关键[5]。

本研究以纯黄心土为扦插基质,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超长柄茶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研究扦插生根情况,并对扦插苗的移栽生长情况进行研究,为今后开展超长柄茶的保护与开发以及苗木快繁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茶培育基地(108°21'E,22°56'N),海拔95 m,雨热同季,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 347.2 mm,年均相对湿度80%,年均日照时长1 600 ~1 800 h,年均气温21.6 ℃;土壤肥力中等,pH值4.5 ~6.0,为砂页岩发育而成的赤红壤[6]。

1.2 试验材料

在广西龙州县海拔440 ~450 m 地区的常绿阔叶林中发现的两株超长柄茶成年单株个体上采集插穗。插穗长5 ~8 cm,下端剪成斜口或平剪,保留半叶,每节腋芽上端约0.2 ~0.3 cm处平整剪断。

1.3 试验方法

1.3.1 扦插繁殖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纯黄心土为扦插基质,以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为生长调节剂进行不同配比处理,浸泡插穗基部1 h;以清水蘸插穗基部为对照(CK)(表1)。每处理扦插30 条,3次重复。

表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Tab.1 Treatments of different growth regulators

1.3.2 扦插苗移栽

扦插生根后,取H1、H2 和H3 处理的扦插苗(R1、R2和R3)分别移栽至袋口直径16 cm、高18 cm的无纺布育苗袋内,苗龄6个月,栽培基质均为黄心土混3%经过3 个月充分堆沤发酵的椰糠和10%的泥炭土,充分拌匀使用。各取15株分别摆放在全光照和50%~60%透光率的两种光照环境下,进行移栽种植生长情况比较。CK的苗木成活率低,成活的苗木数量少,不参加移栽试验。

1.4 指标测定与数据分析

扦插90 天时,调查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等指标。生根率为所有处理的平均值,平均根长和一级不定根数量为随机挑选的30 个生根插穗的平均值。采用根系效果指数对插穗生根性状进行评价,公式为根系效果指数=(平均根长× 平均生根数)/ 扦插穗条总数[7],指数越高,生根效果越好。扦插苗移栽18个月后统计生长情况,调查苗木保存率;随机抽取每种移栽苗10袋,调查其苗高、地径、叶片数量和冠幅等指标。采用Excel 2007 和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扦插生根效果

不同处理的插穗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与CK均差异显著(P<0.05)(表2)。H2处理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及根系效果指数均为最大,分别为46.67%、3.91 条、2.62 cm 和0.11,其次为H1 处理,CK 所有指标均表现最差。扦插效果表现为H2>H1>H3>CK。

表2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的生根效果Tab.2 Rooting effect of seedling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growth regulators

2.2 不同光照下移栽苗的生长情况

在全光照条件下,各种苗木的保存率均较低,为43.33% ~56.67%,其中R2 的保存率最高,R3 最低;方差分析表明,3 种扦插苗移栽后,保存率和苗高差异显著(P<0.05),地径、叶片数和冠幅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R1和R2扦插苗生长表现较好(表3)。在50% ~60%透光率的条件下,苗木保存率均较高,为66.67~76.67%,R1 和R2 的保存率均达到70.00%以上,R3较差;方差分析表明,3种扦插苗移栽后,保存率、苗高、地径、叶片数和冠幅均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R2 扦插苗生长最好,其次为R1扦插苗。

50%~60%透光率下的苗木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全光照,其中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和叶片数差异显著(P<0.05)。

表3 不同光照条件下移栽苗生长情况Tab.3 Growth of transplanted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illumination conditions

3 结论与讨论

以纯黄心土为扦插基质,对插穗各生根性状进行综合比较,扦插效果表现为H2>H1>H3>CK,H2 处理(200 mg/L NAA +1 000 mg/L IBA)最适合超长柄茶的扦插繁殖,其平均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及根系效果指数均为最高。H2 和H3 处理均为IBA 与NAA 混合配制的生长调节剂,H2 处理为较高浓度IBA 溶液与较低浓度NAA 溶液混合,H3处理为较低浓度IBA溶液与较高浓度NAA溶液混合,H2处理的扦插效果显著好于H3处理,初步判断采用较高浓度IBA 处理超长柄茶插穗,可取得较好的扦插效果;H1 处理仅采用高浓度IBA 溶液,扦插效果也好于H3,进一步表明较高浓度IBA处理能促进超长柄茶的扦插繁殖。

在50% ~60%透光率的条件下,各类苗木的生长性状均显著好于全光照,表明超长柄茶幼苗期需要一定程度的遮阴,才能生长良好。其中H2 和H1处理的扦插苗移栽生长情况好于H3,与其扦插苗具有良好的生根性状有较大关系。

本试验初步探索了超长柄茶的扦插繁殖和栽培状况,对超长柄茶种质资源异地保存和保护具有重要参考和指导意义。由于超长柄茶为珍稀濒危植物,穗条资源缺乏,目前无法开展更多的扦插繁殖试验,需进一步开展组培试验,探索超长柄茶的快速扩繁技术。

猜你喜欢
保存率根长透光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不同透光率果袋对黄冠梨鸡爪病发生的影响
河北果树(2022年1期)2022-02-16 00:41:04
光照强度对温室栽培蒲公英风味品质的影响
道高一丈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金属光子晶体的可见光光谱特性
发光学报(2019年8期)2019-08-20 10:15:38
树藤哪根长
50个小麦品种的苗期耐盐性比较
光线入射角及光照强度对日光温室棚膜透光率的影响
转AtNDPK2基因甘薯的耐盐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