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例:临床表现心悸、胸闷

2020-11-03 12:00方理刚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瓣膜病左房瓣膜

方理刚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患者女性,54岁,因“间断心悸、胸闷5年,加重10个月”于2012年8月16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1月无诱因出现间断心悸、胸闷,活动后明显,每次发作2~8 min自行缓解,心电图示心房扑动,2∶1及4∶1传导,用胺碘酮后可转为窦性心律。2008年再发心悸,伴一过性黑矇,外院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拟行射频消融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示左房多处团块,考虑为附壁血栓,取消射频消融,予维拉帕米及华法林抗凝治疗。此后心悸仍有发作,每3个月当地医院复查TEE,左房团块无变化。2009年2月停华法林,此后病情平稳,可爬4层楼。2011年10月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当地医院诊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停维拉帕米,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2012年3月因“肺炎”出现胸闷、气短,并出现尿量减少、双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外院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收缩压90 mmHg,CT血管造影(CTA):冠状动脉无异常,双房增大,心包少量积液,左房内血栓形成,心肌病不除外,右侧胸腔积液,肺动脉增粗,右肺炎症伴部分肺不张。予利尿治疗后症状改善。

分析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房性心律失常,以及逐渐加重的全心衰竭。快室率心律失常可引起心力衰竭,包括射血分数保留(舒张性)的心力衰竭,以及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引起的射血分数减低(收缩性)的心力衰竭。患者多种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射频消融是最佳方案,但此患者因诊断左心房血栓而不能实施本操作。后患者因肺炎诱发严重心力衰竭,外院CTA提示双房增大、心肌病可能,表明患者可能存在基础心脏病,需行超声心动图进一步明确心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及左房血栓情况。患者无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左心房内出现多发血栓可能性小。此外从重度肺动脉高血压的角度,需明确相关原因,如是否存在肺栓塞等血管病以及严重左心系统疾病。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史。2005年1月腰背痛,外院曾诊断“骨癌”,接受钴60放疗1程。2006年7月CT示“T7-L1椎体前软组织影”,CT引导下活检,检出物为“蜡样”质软不脆白色软组织物,病理诊断“腹膜后纤维化”。2007年1月接受泼尼松60 mg/d治疗,逐渐减量至5 mg/d维持,同时静脉环磷酰胺治疗。2012年7月本院免疫科专科会诊认为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证据不足。患者无烟酒嗜好。入院查体:血压108/66 mmHg,氧饱和度96%,颈静脉无怒张,P2>A2,双肺未闻及啰音,早搏1~2 bpm,二、三尖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下肢不肿。

分析腹膜后纤维化是一种隐匿性起病的罕见病,多为特发性,也可能继发于其他原因,最初表现为主动脉炎,并引发主动脉周围纤维炎症反应。患者的椎体前软组织穿刺病理改变可能与放疗有关,放疗可引起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值得注意的是纵膈或胸部放疗,放疗可引起心血管损害,包括心包、瓣膜、冠状动脉、心肌及传导系统等均可受累[1]。患者有椎体放疗的病史,因此需要考虑本例心脏病变与放疗有关。

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复查示全心轻度增大(左室前后径56 mm,左房上下径54 mm,左右径39 mm),左室射血分数71%,主肺动脉增宽,二尖瓣后叶短小,左房内多发中等回声团块,位于房间隔下部、二尖瓣瓣环上方、左房顶部及侧壁,左室流入道狭窄,二尖瓣大量反流,三尖瓣中等量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84 mmHg,下腔静脉21 mm(图1)。TEE(图2)所见同TTE。心电图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280 ms,室早二联律。血Ig亚类、补体(-)、抗ANA抗体(-)、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血沉正常,促甲状腺素(TSH)4.99 μIU/ml。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正常,B型利钠肽209 ng/L。B超:双下肢动静脉(-),肝囊肿、左肾囊肿;肺动脉CT造影(CTPA):无肺栓塞改变,后纵膈、椎体前方、降主动脉右侧、食管右后方软组织影,延伸至肝门平面,包绕腹主动脉。血钾3.8 mmol/L,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血脂未见升高,D-二聚体0.34 mg/L,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IgG(-),抗β2糖蛋白1-IgG(-)。本院会诊外院穿刺组织病理:增生及玻璃样变的纤维组织。

LA:左心房图1 经胸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切面示左房内有多个大小不等占位

分析本例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1)左房肿瘤多为黏液瘤,黏液瘤多有蒂附着于房间隔,并有较大活动度,与本例左房多处固定的团块不符;(2)左房恶性肿瘤需进一步除外,但从时间上不太支持;(3)左房夹层或血肿,患者无创伤史、心内膜炎、有创心腔内操作等病史,心房夹层或血肿多呈中低回声,可有血流与心房腔相通,而本例心房占位呈实质性局部不规则形态;(4)Ig亚类正常,不存在IgG4相关疾病;(5)风湿性瓣膜病特征为瓣膜游离缘粘连,引起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本例的瓣叶联合处无瓣膜粘连表现,而狭窄部位在流入道起始部,而非瓣口,且左房内多发占位、房壁明显增厚不能以风湿性心脏病解释;(6)辅助检查除外了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一些自身免疫病;(7)D-二聚体和CTPA表明无肺栓塞。患者的心脏异常改变出现在放疗后,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考虑放疗损害了二尖瓣及附属结构(瓣环)、左房,引起重度二尖瓣反流及流入道狭窄,同时实际左房容积因占位影响而减少,最终导致左房压力升高、重度肺高血压和全心衰竭,尤其在快速性房性心律时更易诱发心力衰竭。左房内占位范围广,较固定,不符合血栓的特点,且抗凝治疗无效。因此考虑左房占位性改变系放疗引起。利尿能暂时缓解心力衰竭,患者有心外科手术适应证。

患者于体外循环下行心外科手术。术中所见:左房顶增厚,最厚处12 mm,质地韧,环绕二尖瓣瓣环一圈也可见左房壁增厚,左室流入道明显增厚,二尖瓣前叶及三尖瓣增厚,二尖瓣后叶几乎完全贴于左室后壁无活动度,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及左房扩大成形术。左房内膜病理示退变的纤维组织伴玻璃样变,内见较多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术后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为45 mmHg。术后10个月随访时无症状。

分析超声所见和心外科手术所见基本一致,病理提示左房内占位组织为纤维化组织,放疗引起如此严重的左心房纤维化罕见,文献报道很少,本例中放疗也引起了二尖瓣及其瓣环、三尖瓣受损。本例心律失常(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房性心律失常考虑也与放疗有关联。手术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症状明显改善。放疗引起心脏损害的机制涉及内皮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坏死以及微小RNA等作用。研究认为放疗早期引起瓣膜挛缩,较长时间后瓣膜纤维化、增厚、钙化和狭窄,以及瓣下结构异常。放疗相关瓣膜病发生率为6%~15%,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最常见,可能与左心压力高有关系。放疗后瓣膜病平均诊断时间10~20年。淋巴瘤纵膈放疗后6年,32%的患者存在无症状瓣膜病。霍奇金淋巴瘤放疗后30年瓣膜病发生率为20%,放疗后瓣膜病与放疗剂量相关。心脏接受放疗35 Gy以上剂量的患者,81%存在瓣膜功能异常和纤维化,多数放疗相关瓣膜病患者平均放疗剂量为46 Gy。一项包含1 852例接受放疗的淋巴瘤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30年后放疗相关的瓣膜病的风险按放疗剂量<30 Gy、31~35 Gy、36~40 Gy、>40 Gy分别为3%、6%、9%和12%[2]。

本例提示,放疗可引起严重的心脏并发症,当一位患者同时存在瓣膜、心肌等多种心脏结构损害伴或不伴心律失常时,需要详细询问肿瘤治疗病史,警惕放疗相关的心血管病。左房内占位需要鉴别左房肿瘤、左房血栓、夹层和IgG4相关疾病等。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瓣膜病左房瓣膜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心血管疾病中左房功能的研究进展*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四维自动左房定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形态变化及其与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房间隔厚度及其与左房功能的关系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