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德生
德化瓷始于新石器时代,兴起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德化白瓷远渡重洋享誉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畅销品之一,德化白瓷凭借着独特的技艺传承至今,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商品,曾和茶叶、丝绸等物品一起为中国文化和制瓷技术的传播做出卓越的贡献。然而传统德化白瓷的瓷塑造型受材料物理强度弱的影响,一般以小型制为主,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德化白瓷在材料和工艺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增强了陶瓷的力学性,推动了德化白瓷瓷塑造型的多样性发展,为德化白瓷朝着大型制方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进而促进德化白瓷瓷塑造型文化的发展。
《汉风》
《惠女风情》
明清时期,德化白瓷的材料以含铁量较低的瓷坯为主施以透明釉烧制而成,使明代德化白瓷颇有坚实致密之感,且胎骨洁白,更因其对胎釉技术工艺和瓷器质感的完美追求而显得独树一帜。
德化白瓷力求将瓷器烧制出与玉相似的质感,纯净光润,这种追求并不是明清时代才有的,中国人对玉器的推崇由来已久,“由玉及瓷”,推动着中国瓷器朝着玉器质感揣摩和雕琢,比如,有“似玉之瓯”之称的越窑青瓷、有“假玉器”之称的定窑“花瓷琢红玉”以及有“莹缜如玉”之称的景德镇青白瓷等,无一不将瓷器与玉相提并论。在这些瓷器中,不乏工艺精湛、颇有美玉之色的温润质感,但总体来说,都缺少了一种玉的凝重质感。直至明朝,德化对烧制瓷器的原材料做了研究和改良,采用优质的高岭土生产出了一种独特的“白瓷”,这种“白瓷”胎釉纯白浑然一体、瓷质紧密洁润滑腻,且如凝脂玉般温润通透,可以说是将瓷器对玉质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足以代表当时白瓷工艺的最高水平,被欧洲称为“中国白”。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德化白瓷与茶叶、丝绸等商品一起远销海外,成为当时宫廷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品,就连我国著名的教育学者蔡元培先生都夸赞过它,“中国几乎可以说是以出瓷器而闻名的一个国家,以瓷器的白色程度而论,自当首推德化瓷。”
德化白瓷胎骨细腻致密,又称“糯米胎”,其特点表现为光泽莹润精致,釉水洁净匀厚且与胎骨紧密结合,德化白瓷色泽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特点,轻叩器体声音清透悦耳、音色悠扬,其胎釉质感之美妙可与玉器之“五德”同论。历史上东西方对德化白瓷的评价之高甚多,明清时期仍有部分陶艺著作将德化白瓷与定窑白瓷作对比,但其实德化白瓷从外观上看釉层更纯净、胎釉结合更致密,其色泽的明亮程度和工艺的成熟度较其他白瓷种类更高,堪称中国白瓷皇冠上的明珠。
德化白瓷的成功离不开完善的烧制工艺,也离不开材料的选择。一方面,瓷器烧制工人在日积月累的经验基础上已经能够熟练操作和掌握火焰温度;另一方面,与定窑白瓷不同的是,德化白瓷并没有选用氧化铝含量较高的黏土而是选择了氧化硅含量较高的黏土,这种瓷土中铁、钛等杂质相对较少,且富含氧化钾,这种材料经高温烧制后的玻璃含量相对较多,这也是德化白瓷瓷胎滑润致密、细腻如玉、透光性好的原因。
德化白瓷明代期间所用材料之优势使其享誉国际,但也因为其所用材料化学组成及元素排列使得物理性相对减弱,导致德化白瓷的器件只能在造型上采用小型制而不是大型制,“德化窑唯一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因此,在现代,我们在鉴赏德化白瓷时除了惊叹其小巧物件玩器的工艺精湛和艺术之美,也会为其在审美和造型上的受限扼腕叹息,德化白瓷的小型制一方面暴露了其材料上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德化白瓷瓷塑造型形象的发展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多样性呈现。
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何朝宗的《盘膝观音》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藏品《渡海观音》,一个高28.5 厘米、一个高46 厘米,又或者是何朝宗的其他白瓷作品,塑像高均不到1 米,这主要是受其材料中氧化硅的影响,材料中的氧化硅可以增强德化白瓷的力学性,但其也会破坏网络结构中的碱金属氧化物,这种情况下氧离子会摆脱阳离子的束缚产生断网,导致玻璃网络结构变得松散,膨胀系数变大,进而使得白瓷的化学稳定性、黏性和硬度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受材料及其工艺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德化白瓷一直以来都是以小中求巧的造型见长。
长期以来,德化白瓷材料及其工艺方面的局限性不仅影响了德化白瓷的造型和审美,也影响了德化白瓷工匠在白瓷技艺方面的创新,即便是质地极好的德化白瓷,由于其造型和规格偏小,匠人难以在作品上展示自己的技艺和技巧。随着白瓷材料的改良,现代德化白瓷瓷塑拥有了更多审美的可能性、造型方面的可塑性以及功能的实用性,既保留了传统德化白瓷的质朴美,也有所创新。近几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理化学知识水平的提升,被广泛应用于德化白瓷的烧制,使德化白瓷的生产和制作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从德化白瓷制作入手着重研发德化白瓷的材料,积极引进德化白瓷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并对传统材料的化学组成进行改良,选用含氧化物较低的瓷土作为烧制德化白瓷的原料,以此来降低膨胀系数、增强玻璃网络结构、提高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及其硬度,如在材料中适当增加石英的比重来提高坯料的硬度和力学性质,打破传统工艺对德化白瓷造型大小的束缚。
人们正在积极尝试从其他传统手工艺文化中汲取灵感,在德化白瓷造型技艺的基础上融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物、花鸟、神话传说等素材来丰富德化白瓷的内涵,并引入辅助性设备促进德化白瓷朝着大型制创作,如在坯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废瓷粉,以此来改善白瓷材料的物理性能,又或者是在烧制大型制的白瓷时,在窑内设置辅助性的支架等,以此来帮助烧制白瓷造型。由此可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领域知识,对德化白瓷而言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推动力,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助力。
德化白瓷曾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往来商品,现如今也是中国文化的地理性标志,对德化白瓷的研究和改良迫在眉睫,所以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留德化白瓷的优秀特点、融合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推动德化白瓷造型发展的新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