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美国媒体上的舆论态势研究

2020-11-03 06:14韩青玉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命运

韩青玉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1]510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由中国首次提出之后,不仅在国内引发各界一致认同,并最终体现为一种国家意志和执政党意志,而且在国际社会引发共鸣并最终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体现为一种全球意识,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自提出以来,国内学界积极响应,做了大量研究,但国外学者对这一理念的研究较为罕见。纵观国内学界相关研究,主要在政治学科范围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3-6]、全球治理[7-9]、中国外交[10-12]等视角对这一理念的渊源、内涵、意义等进行阐释,虽取得了一些成绩,达成了一些共识,国内舆论也对这一理念充满了自信和期待,但现有研究缺乏从他国视野的审视,尤其考虑到这一新型理念触动了现有国际秩序的最大受益国——美国的利益,美国对这一新型理念的关注度如何?围绕这一理念美国媒体营造了什么样的舆论氛围?这一理念在美国媒体上的舆论态势如何?以及美国媒体对这一理念的舆论建构如何?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而且也关乎中美大国关系的妥善处理。

二、研究设计

(一)报道检索

本文选取数据库为Factiva,检索时间跨度为2012 年12 月1 日至2019 年5 月31 日。

关键词选取:鉴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关键词有多个英译版本,关键词分为三组进行检索,第一组为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这一关键词为十八大报告的英译文);第二组为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这一关键词包括了十九大报告以及新华社和外交部通稿中使用的两个英译版本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humanity);第三组为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这一版本也在一些媒体中使用)。

(二)方法及步骤

本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方法,第一步:通过关键词检索,分析报道量及其年度变化趋势,总体掌握对这一理念的关注度及其变化趋势。第二步:通过具体内容分析,洞悉美国媒体对这一理念营造的整体舆论氛围,并通过实例具体展现其舆论建构过程。

三、研究发现

(一)热度不高,关注不均

通过关键词检索,发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关键词在美国媒体上总共出现45 次,篇数为45 篇。

具体而言,在报纸媒体方面,《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包括该报网络版)报道量为17 篇,《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包括该报网站)8 篇,《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包括该报网站)2 篇;在通讯社方面,美通社(PR Newswire)11 篇,美联社(The Associated Press)5 篇;在电视广播媒体上,美国之音(VOA)1篇;在杂志方面,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1 篇(见图1)。

图1 “人类命运共同体”报道媒体及篇数分布

从上可以看出,相较于国内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热议,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对于这一理念的报道量较少,近6 年半时间(从2012 年12 月这一理念正式提出至2019 年5 月研究检索截至)45 篇报道,就美国这样一个传媒大国来讲,就中美重要的大国关系而言,确属偏少。尤其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纽约时报》和美联社以及过往热衷报道中国的美国之音对这一理念的低度关注,无疑使得美国媒体对这一理念的“漠视”更具有了某种有意为之、战略选择的意味,而《华盛顿邮报》网站一则相关报道无疑有力地作证了这一判断,该报网站称: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正在领导一场运动,以遏制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在联合国,美国外交官奉命挫败北京方面努力提高其软实力和宣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哲学箴言——被称为习近平思想——的努力,他们奉命清除联合国决议中的中文流行语或短语,包括“合作双赢”“民心相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的一些欧洲同僚也同样担心,中国正在逐步寻求改变联合国的外交话语,以符合其自身的外交愿景。[13]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主题最早见诸美国媒体是在2013 年,报道量为4 篇,2014 年下降为2篇,2015 年攀升至13 篇,2016 年跌至1 篇,2017年转而上升至7 篇,2018 年继续小幅上升至15篇,2019 年截至统计日(5 月31 日)5 个月时间内报道量仅为3 篇(见图2)。

图2 “人类命运共同体”报道年度变化

自2012 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至今,国内媒体对这一理念的报道量呈连年大幅上升之势,习近平总书记也通过各种国际场合,不断推广这一理念,而美国媒体对于这一理念的报道量却未见顺势上升态势,相反起伏波动较大,这给这一理念在美国以及更大范围的传播增加了难度。

(二)议程情感总体偏负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然而通过内容分析发现,美国媒体却未顺应这一议程初心,而是将这一理念主要置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议题框架内,整体营造了偏负面的舆论氛围。

统计结果显示,在所有45 篇报道中,政治议题出现频次为43 次,其中消极态度为25 次,占比约为58%,中立为10 次,占比约为23%,积极为8 次,占比约为19%;经济议题出现频次为33 次,其中消极态度为20 次,占比约为61%,中立为3次,占比约为9%,积极为10 次,占比约为30%;社会议题出现频次为6 次,均为积极,占比100%;文化议题出现频次为4 次,均为消极,占比100%(见图3)。

图3 议题态度倾向

数据表明,美国媒体总体在偏消极的政治、经济议题框架下设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议程,虽然对社会和文化议题的评价均为积极,但因数量较少,无力改变这一理念在美国媒体上的总体消极舆论态势。

(三)舆论氛围逐渐趋冷

2017 年美国政权发生更替,特朗普替代奥巴马成为美国新一届总统,美国对华战略也随之发生调整,美国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舆论建构也应势而动发生变化。

在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媒体对这一理念所涉“政治议题”的评价除2013 年呈消极态势外(消极6 次,中立1 次,积极为0),接下来连续3 年总体呈现中立或积极态势(2014 年中立6 次,消极和积极均为0;2015 年积极6 次,中立和消极均为0;2016 年中立1 次,消极和积极均为0),而到了特朗普时期,态度发生转变,总体呈现负面态势(2017 年消极7 次,中立2 次,积极为0;2018年消极11 次,积极1 次,中立为0;2019 年消极和积极均为1 次,中立为0)(见图4)。

在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媒体对这一理念所涉“经济议题”态势不太明朗(2013 年中立1 次,消极和积极均为0;2014 年和2016 年未见相关经济议题;2015 年积极5 次,中立1 次,消极4 次),而到特朗普时期,态度趋向消极(2017 年消极8 次,中立和积极均为1 次;2018 年消极8 次,积极和中立均为0;2019 年消极4 次,积极和中立均为0)(见图5)。社会议题和文化议题由于数量较少,且年度变化不显著,此节不做分析。

图4 政治议题态度倾向年度变化

图5 经济议题态度倾向年度变化

上述美国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涉议程的年度变化态势无疑是美国对华战略转变在媒体上的反映。奥巴马时期,美国在“亚太再平衡”战略基调下,对华政策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在此背景下,美国媒体舆论总体在相对中立和积极的政治氛围,以及既有积极也有中立和负面的经济氛围中论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而到了特朗普时期,美国对华战略基调趋向对抗,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政治和经济议题双双也随之全面趋向消极,这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美国媒体上的舆论环境趋向恶化。

(四)报媒消极、通讯社积极

通过分析发现,美国媒体对这一理念所涉议题的态度随媒体形式不同而有所变化。

具体而言,在通讯社方面,美通社所涉议题频次为18 次,其中积极评价为15 次,占比约为83%,其余3 次为中立,占比约为16%;美联社所涉议题频次为2 次,均为积极评价,占比为100%。在报纸方面,《华尔街日报》所涉议题频次为44次,其中积极评价7 次,占比约为16%,中立3 次,占比约为7%,消极评价34 次,占比约为77%;《华盛顿邮报》所涉议题频次为16 次,其中积极评价1 次,占比约为6%,中立6 次,占比约为38%,消极评价9 次,占比约为56%;《纽约时报》所涉议题频次为2 次,态度均为消极,占比为100%。在电视广播方面,美国之音所涉议题频次为1 次,态度中立,占比为100%;在杂志方面,《财富》所涉议题频次为3 次,均为积极评价,占比为100%(见图6)。

图6 具体媒体报道态度倾向

从上可以看出,美国两大通讯社美联社和美通社总体对这一理念总体持较积极态度,而美国三大报纸《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对这一理念总体持消极态度。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无疑与通讯社的性质有关,他们面向全球媒体发稿,在报道国际新闻时,为了提高稿件采用率,通常会尽量避免意识形态负面评价;而美国三大报纸主要面向美国国内受众,是美国价值理想的重要舆论阵地,担负着固守与传承意识形态的职责,因此,继承美对华传统,三大报对这一理念整体进行偏负面舆论设置也就不难理解了。

(五)舆论构建呈现

在具体报道过程中,美国媒体往往通过援引官员、学者信源,或通过记者介入评论的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议程,在总体歪曲、警惕倡议的舆论氛围下,制造对抗,唱衰中国,虽也有少量呼吁正解倡议,开展合作的声音,但范围仅限在气候变化和核武防控等有限领域,且美国呼吁参与“一带一路”的姿态依旧高高在上,目的仅仅为了参与规则制定,充当监督者角色。

1.警惕倡议,制造对抗。美国媒体倾向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践行体“一带一路”视为21世纪的“马歇尔计划”,此举不仅警示民众小心中国倡议的动机,而且无疑是在唤醒意识形态对抗。

(1)“专制”体系与民主自由体系。当年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不仅对战后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且在政治上达到了遏制社会主义的苏联及其东方盟友的目的。美国认为该计划是西方民主自由秩序对东方专制的意识形态胜利,是“一个繁荣的‘自由世界’为应对冷战时期的苏联而构筑的一道堡垒。”[14]

今天,美国媒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的“一带一路”战略与美国当年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意在凸显中美意识形态竞争,即社会主义中国的所谓地缘政治企图对美国领导的既有自由秩序的挑战,这种舆论集中体现在《华尔街日报》名为《中国的世界:在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下美国将其影响力拱手让给了中国》(China’s World:U.S.Cedes Clout to China Under Massive Infrastructure Plan)一文中,文章称:

许多人认为,2013 年启动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21 世纪的马歇尔计划——根本上来讲与金钱无关,相反,“一带一路”根本还在于其重塑世界观念的力量,这是真正能与马歇尔计划进行比较的……事实上,马歇尔计划的持久遗产并不在于用美国贷款建造的工厂、学校和医院,而在于它对战后自由秩序价值观的贡献——自由贸易、民主以及强力多边机制下基于规则的治理。还有习近平先生本人是中国品牌的代言人。他所推广的——产品——是“中国模式”:专制控制下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美国主导的自由秩序背道而驰。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国有企业,如国家电网和中国国家建筑工程公司,它们都是按产业计划运营的。他们所服务的许多政府都有专制倾向。[14]

《华盛顿邮报(欧洲版)》更是称“一带一路”“最热情的参与者是该地区志同道合的专制国家。”[15]

(2)集体人权与美式人权。美国媒体不仅担心中国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的“一带一路”战略构建所谓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从而对美国领导的既有自由秩序发起挑战,而且还担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涵的全人类集体人权思想会对西方人权体系构成挑战。

2018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俞建华就联合国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人权决议一事发表讲话称:“联合国呼吁‘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权领域的互利合作’,这正反映了‘联合国的宗旨’”。[16]针对中国这一立场,《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西方官员和人权组织却发现另一目的正在运作,并对中方话语背后更广泛的意图表示深切关注,他们将中方此番言论视作,为重塑国际人权规范并将世界变成一个更安全的独裁者家园,而做的不断努力。”[16]

该报援引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泰德·皮康(Ted Piccon)的说法称:“这是中国走出阴影,扮演更加自信的角色,并利用其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表现”,“他们的兴趣是推广其制度,而其制度却与普遍的人权不相符合,因此他们利用每一个机会,通过扭曲人权保护他们的制度。为此,我们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意识形态斗争。”[16]该报还援引美国高级外交官杰森·麦克(Jason Mack)的言论,称:“很明显,中国正试图通过这项决议削弱联合国人权体系及其所依据的准则。”[16]

2.歪曲倡议,唱衰中国。在警惕倡议、制造对抗的舆论基调下,一些中国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出现的问题成了美国媒体怀疑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初衷和唱衰中国的证据。

(1)质疑中国动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身具有多元价值体系和不同合作机制相互包容的属性,但美国媒体却借机歪曲理念,将其视作是一个构筑在利益之上而非共同价值观之上的共同体。

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体“一带一路”战略,《华尔街日报(欧洲版)》发文称“虽然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坚持‘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交响乐’”,但“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高级研究员纳迪格·罗兰德(Nadege Rolland)在她的《中国欧亚世纪?》(China’s Eurasian Century?)一书中,写道,“‘一带一路’主要是为了中国国家利益而设计。”[15]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通过建设港口、铁路、公路和管道网络,目的在于开辟新的东西贸易线路,为中国企业创造业务,并扩大其战略影响力。”[17]

《华盛顿邮报》网站称“中国声称其在欧亚大陆的新丝绸之路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是一个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开放平台,但这一说法却受到质疑,因为到目前为止,几乎90%的合同都是与中国公司签订的。”[18]该报还称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只是掩饰中国寻求全球主导地位的一片薄薄的无花果树叶,只是在中国国内经济放缓之际为过剩产能寻找市场的一种手段。”[19]

(2)炒作债务问题。为了保证“一带一路”项目在沿线国家的落地实施,中国政府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对象国提供资金支持,对此美国媒体通过质疑信贷透明度、中国信贷承诺等,炒作对象国债务问题,唱衰中国“一带一路”前景。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大多以不透明的方式发放贷款,而且贷款的发放往往视中国承包商的情况而定。巴基斯坦是几个正努力因应对担负过多中国债务而导致金融和政治不良后果的国家之一。”并称中国在巴基斯坦修筑的铁路项目“已经成为中国现代丝绸之路倡议偏离轨道、带来麻烦的象征。”“中国在这里实施了三年的项目,巴基斯坦却正走向一场债务危机,部分是由于诸如橙色线(Orange Line)这样的项目从中国贷款和进口激增造成的……”[17]

该报还援引巴基斯坦官员消息称,巴基斯坦的债务风险导致“巴基斯坦新政府可能会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纾困……这样的救助可能包括限制借贷和支出,这将迫使该国削减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即所谓的中巴经济走廊(CPC)”。[17]此外,该报还援引华盛顿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German Marshall Fund)中巴关系专家安德鲁·斯莫尔(Andrew Small)的观点称:“如果巴基斯坦在财政上落得如此下场,我认为这将是对整个‘一带一路’的重大打击。”该报还称:“欧盟和印度官员也加大了对‘一带一路’的批评力度,称‘一带一路’缺乏透明度和可持续性,其目的在于扩大中国的战略影响力。”[17]

此外,《华尔街日报》发文还称“至于习近平用中国投资重新绘制亚洲地缘政治版图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炒作。习承诺的数百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支出,目的是通过扩大贸易和投资,将邻国进一步拉入中国的圈子。到目前为止,这些钱只存在于纸面上,如果以史为鉴,那么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会成为现实。”[20]该报还援引学者信源称“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教授罗伯特·萨特(Robert Sutter)写道,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些数据,中国在习领导下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布满缺口,影响比预期的要小’。”[20]

(3)指责中国“殖民”。美国媒体不仅通过质疑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初衷,炒作对象国债务危机,还将商业抵债行为歪曲为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新型“殖民”,甚至给中国冠以“债主帝国主义”(creditor imperialism)的名号。

《华尔街日报》称“斯里兰卡政府因无力偿还汉班托塔港口建设中方贷款,去年将该港口以99年的租约租给了一家中国国有公司。美国和印度官员一直认为中国意图在那里建立一个海军前哨基地,但中国否认了这一点。”[17]

该报援引乔纳森·希尔曼(Jonathan Hillman)的话称:“正当斯里兰卡庆祝脱离英国帝国统治70周年之际,一些人担心该国现在面临着一种新型殖民主义。”[20]该报还借希尔曼之名借题发挥到“对希尔曼来说,‘这段插曲把小小的汉班托塔变成了一座全球灯塔,它坐落在印度洋上,是对中国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的危险警告,即使可能对小型经济体的发展有所帮助,但同时也可能使这些小型经济体产生依赖。’其他人甚至为中国经济扩张的潜在后果创造了一个新词:‘债主帝国主义’。”[20]

《华尔街日报》还援引美国国防部长吉姆·马蒂斯(Jim Mattis)的消息,将当下中国实施的“一带一路”项目和历史上明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作比较,称“明朝似乎是他们的榜样,尽管那时更为强硬,要求其他国家成为其朝贡国,向北京磕头”。[17]

3.呼吁正解倡议,开展合作。

(1)呼吁正解倡议。尽管美国媒体总体与美国政府对华政策亦步亦趋,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制造中美对抗舆论,但也有媒体援引专家意见认为不应该对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践行体“一带一路”战略持敌视立场,不应该怀疑中国的初衷和动机。

西方学者呼吁:美通社援引哈佛大学杰出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的观点,称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相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体现了当今全球所需的协作精神。奈说“我认为习近平主席的口号是展示这种合作的一种方式。这对全人类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我有时说,我们必须学会的不是将权力施加给他人,而是与他人分享权力。”[21]

奈还将今天的中美局势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作了对比,他认为当时美苏之间几乎没有贸易和社会关系,而今天与中国,“我们显然有大量的贸易,在美国有37 万名中国学生,数百万游客在两国间旅行,这不像冷战,我们不应该使用冷战的语言,我将其称之为合作竞争”。[21]

《华盛顿邮报(网络版)》援引专家加蒂斯(Gardels)的观点,称:

天真地看待中国的野心和动机的自私自利是没有好处的。但是,若站在敌视中国倡议的立场上,就如同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及其支持者在二战后对马歇尔计划所做的那样,这对西方来说是个错误的道路。因为马歇尔计划为遭受重创的欧洲创造了奇迹,同时也……使美国从中受益。我们不要忘记,19 世纪美国铁路向西扩张也导致了腐败和过度负债的危机。尽管有动荡和损失,当这一切都解决了,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连接互通的大陆成就了美国繁荣的基础。[19]

另外《华尔街日报》肯定了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泉的“天下大同”概念,称“作为地球上现存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根植于其中的治理理念‘天下大同’无疑是一个有价值的理想。”[20]

中国官方辟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带一路”战略在遭到美国媒体普遍误解的情形下,中方采取积极态度,利用美国媒体积极发声,阐释中国立场,用“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就,意图化解美方疑虑。

2019 年4 月23 日,驻美大使崔天凯在美国《财富》杂志发表题为《不应错失“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的署名文章,文章针对美国质疑“一带一路”战略企图指出:

“批评者认为,‘一带一路’必定有什么潜在的战略意图。如果非要这么说的话,这个意图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一带一路’首先最重要的意图就是要实现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开放、包容、透明,我们决不靠‘一带一路’搞地缘政治的一套,从不拉‘小圈子’,也不排斥谁或强拉谁。”[22]

同时,针对美国舆论炒作对象国财务危机和所谓中国金融陷阱的言论,文章也进行了反驳,称:

一些人渲染“债务陷阱”,这是无稽之谈。很多参与并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已经站出来用事实和数据公开辟谣。菲律宾财政部长多明格斯公开表示,截至去年底中方债务仅占菲总债务的0.65%。斯里兰卡驻华大使科迪图瓦库也批驳了所谓中国“债务陷阱外交”的说法。“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的项目选择及投融资合作,都是各方共同商量并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可行性分析后,慎重作出的决策。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而陷入债务危机,相反,很多国家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走出了“欠发达的陷阱”“不发展的陷阱”,比如肯尼亚。肯铁路局代理局长说,肯经济和民众都从中国帮助该国扩建升级交通基础设施中受益。[22]

(2)呼吁核武等领域合作。中美在总体竞争的态势下,美国媒体认为气候、核武、公共卫生领域是开展合作的利益切合点,尤其是气候变化、核武防控领域是保持美、中大国平衡的一个必要部分,而且相信中国在核武防控上能够发挥一定影响力。不论是奥巴马政府还是特朗普政府,不论其对华政策有什么改变,但在上述领域开展合作的努力始终未变。

美国之音发文称奥巴马:“他赞扬两国在防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反对朝核挑衅和试图结束埃博拉疫情等全球挑战上的有效伙伴关系。”“特别是,美国和中国在敦促世界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23]

《华盛顿邮报》网站刊文称:

为了维护和平,战略对手之间的力量平衡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明智的目标。气候变化或防止核扩散等共同利益问题上的伙伴关系是评估这种平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否则,仅凭军事力量,双方都以防御的名义寻求至于对手的优势,就会有爆发战争的风险。如果在任何一方面,双方都没有共同的意图,那么所有其他人都会生活在不信任的阴影中。[18]

特朗普上台之后,尽管采取了对华强硬遏制策略,但仍然认可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希望中美在此领域开展合作,妥善解决朝核问题。

《华盛顿邮报(网络版)》发文称特朗普感谢习近平在限制对朝贸易和银行业务方面做出的努力。“……他敦促(中国)对朝鲜采取进一步措施,迫使平壤停止其核武器项目。”他说:“中国可以轻松、迅速地解决这个问题。”“习近平主席有这一能力:如果他努力解决这一问题,问题就会解决。这是毫无疑问的。”[24]

美通社援引哈佛大学杰出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称在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以及流行病等问题上,“如果不与中国合作,美国就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与美国合作,中国也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21]

(3)呼吁参与“一带一路”规则制定。尽管美国媒体对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动机持普遍怀疑态度。但也有少数专家呼吁美国能够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体“一带一路”战略中来,不过其姿态依然高高在上,目的是为了参与规则制定,担当监督者角色。

《华盛顿邮报(网络版)》援引专家加蒂斯(Gardels)的观点呼吁美国和西方加入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中,以避免美国所担心的一些负面效应的产生,他称“……对于西方国家合适的立场应该是,与中国一道努力,推动全球发展,使这一进程更加透明,减少腐败,使其条款不会助长债务陷阱,演进成为债主帝国主义。许多西方国家——但不是美国——加入……亚投行的经验表明,在新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如果西方是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高标准就可以实施。”[18]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美国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战略性地选择了“漠视”,总体关注度较低,且未持续跟进,年度起伏较大。虽两大通讯社对这一理念持偏积极的态度,但三大报却依靠数量优势主导了整体偏负面的舆论态势。报道总体在“战略竞争”意识形态的主导下,依然用霸权主义思维对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总体持警惕和怀疑态度,通过议程设置,一方面不断制造中国威胁论,另一方面又在唱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前景,但也有少量中方人士和美方有识之士呼吁正解倡议、开展合作的声音,不过美方期待合作的范围仅限在气候变化和核武防控等有限领域,且呼吁参与“一带一路”的姿态依旧高高在上,目的仅仅为了参与规则制定,充当监督者角色。

上述研究结果对中国在新形势下妥善处理对美关系和更好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有着如下启示:(1)持续开展对话沟通,尤其设法利用美国媒体,明确阐明中方和平发展道路,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观,最大可能消除美方疑虑,避免中美对抗风险;(2)继续推进中美在防止气候变化、核武扩散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内已有的交流和合作,筑牢双方共识基础,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掘更多利益交汇点,寻求更广泛领域内的共识、交流与合作,续写好中美合作共识的历史篇章,积极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3)研判“一带一路”战略践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妥善处理已出现的债务、贪腐等问题,用中国实实在在的行动,看得见的成绩,证明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志和行动,以此消解美方质疑。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