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王俊文
2017年9月,在阔别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以下簡称“苏州十中”或“十中”)7年之后,周颖回到了他熟悉的校园——他曾在这里度过6年中学时光,大学毕业后又在这里工作了20年,如今又被调回这里担任校长。时光流转,与十中的缘分已缠绕周颖半生。
始创于1906年的苏州十中,已走过百余年的历史,积淀下深厚的人文底蕴,费孝通、李政道、何泽慧、杨绛等一大批名人大家从这里走出。接手十中时,周颖49岁,已在苏州市振华中学校沉淀7年的办校经验。当一所老校与一位成熟的校长相遇,能否碰撞出新的火花?从十中走出又回到十中担任校长,周颖如何治理这所寄托了自己太多情感的学校?
盛夏七月,当梅雨拖着长长的尾巴扫过苏州,我们迎着葱茏的绿意,拜访了周颖校长。
不像校长的校长
校长应该什么样?在不少教师心目中,校长应该像个“领导”,有点“架子”。但周颖打破了他们的想象——
他坦荡、真诚,与人交往从不怀功利想法;
他热心、周到,不论教师遇到什么麻烦或困难,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帮忙解决;
他尊重教师,从不要求教师们加班,给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与家人相处;
他待人平等,从不摆架子、硬要求,总是认真倾听教师们的想法,再给出适当的建议;
……
为此,与周颖相识30年的苏州十中督导评估与教师发展处主任刘凌昊曾当面评价他“不像个校长”。对此,周颖乐呵呵地接受:“职位是虚的,不存在什么校长不校长,我做教育,你们也做教育,我们是合作伙伴、是朋友。”
他有一颗火热而明亮的心,始终装着十中师生,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正因为这样,教师们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和周颖交流,也甘愿跟随他一起为十中的发展和学生的未来打拼。曾有一位在十中学习的外校教师由衷感叹:“你们十中真不一样,老师们不是在等下班铃声。”真正热爱教育、投身其中,哪会整日盼着下班呢?用十中教师的话来说,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有时候一低头、再一抬头,一天就过去了”。
虽然在日常交往中待教师如朋友,但涉及工作时,周颖对他们的要求可不低,有时甚至会“逼”着教师们去研究、学习。在刚过去的暑假,他就给教师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做天津、北京、浙江、上海等地的高考试卷,研究新高考的态势,做完后还会统一组织考试。“我们要尊重教师,也要看到人性的弱点。人都有惰性,如果不给教师们一些任务和压力,有的人可能会永远保持旧观念、老做法,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对于周颖布置的任务,教师们总是欣然接受,他们心中清楚,这是专业成长必经的一步。
为促进教师发展,在周颖的引领之下,苏州十中还探索构建了以学科创新为核心的“教师智库”,以本校教师为主体成员,以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特聘学者为指导专家,打造面向未来、主动探究、自我更新的多学科、多层次人才有机融合的专业团队,为教师全面成长赋能。
周颖对教师们的要求很高,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作为教育部首期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领航班成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周颖42岁就被评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46岁评上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但他并未停下学习的脚步。苏州十中教务处主任程之颖记得,有一次他和周颖一起到北京出差,路上五个多小时,周颖一直在看书。每次开教师大会,周颖都会和教师们分享自己近期读过的书和生发的感悟。“周校长给我们的压力,不是在后面推你、赶你,而是他以实际行动告诉你:我都在学习,你们怎么能停止?”
成就每位学生的本色人生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一个教育人,尤其是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十中自前任校长柳袁照始就有这样的理念:教育就是要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本色人生。何谓“本色”?说到底,就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最好的样子。
人生来不同,最好的样子也不尽相同。但在苏州十中,本色人生有一个最根本的基调——爱国奋进、实事求是、自强不息。这是学校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教育精神,与创始人王谢长达爱国、救国的办校初心及教育实践一脉相承,周颖称之为“学校教育的精髓和支柱”。其中,“爱国奋进”是学校教育的终极追求,是立德树人的校本表达,培养的是学生的爱国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既是培养目标——养成学生的科学理性,也是育人路径——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自强不息”则是人格培养和精神锤炼,指学校师生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战胜困难、永争一流的精神和实践。
那么,落实到具体教育实践中,十中精神如何传承、本色人生如何成就呢?周颖认为,学校首先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如果学生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确定自己想怎么样,如何能成为‘最好的样子呢?”基于这一想法,周颖坚持学校教育应具有丰富性、多元性、可选择性,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思考、实践中,充分发现自己、了解自己,进而自我成长。
为此,苏州十中围绕“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在课程和活动方面进行了多元探索。学校开设了全面素养、生涯规划、线上教育三大“基础支柱课程”,学科提升、视野拓展、实践探索、兴趣特长四维“发展提升课程”,依托诗歌教育课程基地、科学创新课程基地、智造工坊、江南织造文化课程基地的四项“综合探究课程”,以及探索符合创新人才拔尖培养的“个性定制课程”。其中,江南织造文化课程基地正是依托学校独特的文化遗存而建立——校园前身是清代的苏州织造署,具有近400年的历史——旨在让学生了解江南丝织的前世今生,认识织造文化、丝绸文化、工匠精神,建立价值自信与文化自信。
课程之外,学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依托主题教育、学生社团、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各类平台,将爱国精神和“诚朴仁勇”的校训精神物化,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军训、经典诵读、军民同心共筑梦、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活动、野外地理考察……其中,授旗仪式是学校的特色活动,每年学生毕业前夕都会在瑞云楼广场举行。现场,高三学生向高一、高二学生授“今天我以十中为荣”旗帜,希望学弟、学妹们能传承十中校训,做“诚朴仁勇”的十中学子;校长则将“明天十中以我为荣”旗帜授给高三学生,希望高三学生今后不忘学校精神,在人生道路上爱国奋进、实事求是。
丰富的课程、多元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泛探索、认识自我的空间,这与新高考体现学生个性发展、自主选择和扬长教育的方向不谋而合。但周颖同时认识到,高考科科必争、分分必争的情况并没有改变,甚至对学生的精准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精准教育”的概念。
何谓“精准”?周颖以医生诊断举例:看病时,医生会详细地询问患者症状、过往病史、有无药物过敏等,然后做出诊断,对症下药。而教育呢?往往是含糊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备着同样的课、讲着同样的内容、出着同样的考题。这显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利。由此,周颖提出:在宏观层面上,学校要根据生源的特点优化选科组合,根据师资结构优化師资配备;在中观层面上,教师要根据班级层次优化教学内容,根据班级特点优化课时安排;在微观层面上,学生要根据优劣势分布优化时间分配,根据兴趣发展优化个人的学习构成。
为了更好地落地“精准教育”,周颖带领十中的教师们着手落实学生生涯规划指导、采集考试数据、分层教学等,力争以教育的“精准”实现学生“各取所需,各尽其长,各尽其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潜能、全面成长。
敞开校门做教育
2019年5月16日,苏州十中与苏州大学签署教育教学合作协议,决定实施大学先修课程项目,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及早接触大学课程内容。这背后,是周颖关于教育边界的思考。
“我们目前的教育学段概念太强。以学科为例,当下都是按照学生的年龄段设置学科内容,而忽略了学科本身的一以贯之。”为此,周颖主张要打破学段的边界,实现教育过程的贯通。除了向上与苏州大学合作,苏州十中还向下与苏州市振华中学校、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校等达成合作,真正实现了学段的上下贯通。
“现在的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就像一滴水,融入整片大海中。”在周颖看来,做教育,就应该有“跨界”意识,不仅要跨越学段,而且要跨越教育圈——学校的校门应该向四面八方打开,让阳光和空气进来。
周颖特别善于运用外部资源来解决学校发展问题、拓宽学校办学空间。有这样一件事,为苏州十中的教师们津津乐道——
地处苏州古城区的十中校园,位于小巷深处,占地仅64亩,囿于空间狭窄,一直为师生吃、住、行困扰——学校人多地少,没有自己的餐厅,师生们中午只能吃盒饭,营养与卫生都得不到保障;校园也没有停车场,教师的车随处停放,学生无处上体育课,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室内运动,身体状况堪忧。
为解决这一难题,苏州十中瞄准了地下空间,计划建设地下停车场和餐厅。谁知,工程实施到一半,就因周边居民的阻挠而停滞——他们担心地下施工会影响到自家房屋的稳定性。周颖来校后,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两难局面:继续施工,居民们不干;恢复原状,白白耗费千万元不说,学校的难题依然无法解决。
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和师生们的便利,周颖选择了迎难而上,将工程继续做下去。居民们不理解,一次次上访,甚至怒气冲冲地闯进校园。不少人劝周颖放弃,但他偏不。“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其实很愿意支持教育发展,只是教育的门没有打开。居民之所以阻挠,是因为对学校所做的事不理解。”为此,他亲自上门,一家家地做居民的思想工作,打消了居民不必要的疑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周颖的诚心终于换来了居民们的理解,学校食堂和停车场改造项目在停滞一年多后再度启动,并于2018年9月顺利完成。
有人说,周颖是在“自讨苦吃”,但他却乐在其中。“我什么都可以忍受,但哪个敢说学校的坏话,我肯定马上跟他翻脸。”他甚至考虑到了学校十年、二十年后的发展,多方协同,积极争取苏州地铁6号线十中附近站点的建设方案。等地铁建成,他差不多也退休了,但周颖不在意,只要学校发展得好,比什么都让他高兴。
校园的空间虽然有限,但教育是无限的。对于周颖而言,百年的历史赋予苏州十中的是如汪洋大海般的广博与深厚,而他要做的,就是秉持开放的态度,为学校的发展引入源头活水,在广袤的海洋激荡起新的浪花。“我希望能成就一所充满生命力、奔向未来的学校,让每一名师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