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外语言学界学者对语境研究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国外;语境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洪冰蟾(2000.01.04-),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学界普遍认为,“语境”(context)的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最早提出的。一方面,他认为话语与环境紧密相连,话语脱离了语境便没有任何意义;另一方面,他指出语言基本根植于当地民族的社会文化及生活习俗,了解语言所在的社会和文化是理解语言的必要条件。 因此,他将语境划分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Malinowski, 1923)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Malinowski, 1935)。前者是指言语交际活动发生时所处的客观环境,后者是指交际参与者的社会文化背景。马氏最初创建了语境理论,被誉为现代语境论的鼻祖。他的语境思想十分具有开创性,但过于肯定了语言外部环境因素对构成语义的绝对影响。
英国语言学家弗斯(J. R. Firth)将语境概念纳入了语言学研究领域,此后语境成了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马氏的研究基础上,他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context of linguistics)和非语言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前者聚焦于语言内部,具体描述为“一个结构各个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和系统内项目或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即上下文;后者聚焦于语言外部,即Malinowski的情景语境。弗斯指出,话语只有在上下文和言语环境中才有意义。弗斯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情景语境。他将情景语境归纳为三要素:参与者的相关特征、参与者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此外,弗斯独创了“典型语言环境”概念,指的是“人们在特定场合下遇到的环境,它决定着人们必须扮演的社会角色”。他认为,一切话语都受着社会文化传统和道德价值等因素的制约(林亚军,2008)。这一概念对后来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弗斯的理论更加全面,他对语言内部因素进行了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马氏对语言语境研究的空缺。另一方面,他没有停留在语境的宏观研究层面,尝试对情景语境进行了再分类。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 A. K. Halliday)受到弗斯语境思想的启发,对语境展开了一系列论述。他指出文化语境是指整个语言系统的环境,而情景语境是单个的话语环境,它们之间是一种“示例关系”,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在社会情景中的具体体现(彭利元,2008)。此外,韩礼德吸收了弗斯的典型情境语境思想并提出了“语域”(register)指称语境。他认为,说话人在不同情景下会改变他所使用的语言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其中,说话人使用的各类语言即是语域变体。他还提出了三种共同决定语域的变量: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其中每一种变量的改变都能产生新的语域变体。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框架着眼于社会语境对语言使用的影响,语域框架中三种变量都受到社会情境的制约,但这种影响仍需更深入的论证。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费什曼(Fisherman)也提出了他对语境的看法,他使用的术语是“语义场”(domain)。费什曼的研究集中在导致语言变体产生的社会因素上。他提出“语义场是受共同行为制约的社会情境,包括地点、时间、身份和主题”,即何地何时对何人说了什么,这些要素构成了语境。
美国另一位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也对语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海姆斯将语境划分为八个部分:背景与场景(setting and scene)、参与者(participants)、目的(end)、行为顺序(act sequence)、音调(key)、交际工具(instrumentalities)、语用规范(norms)和题材(genre)。其中,海姆斯将话语本身也视为语境的一部分。他还提出,“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时,既要有生成正确话语的能力,又要有在一定时间、地点、场合说出相应恰当话语的能力,即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人们在交际时使用的语言不但要符合语言的生成规则,并且要適用于交际所在的言语环境。海姆斯和韩礼德的语境观在大体上基本一致,他们都认为人们在交流时需要适应社会环境,不过海姆斯对语境的分类更加具体。
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也对语境概念进行了阐述。在上述研究中许多学者试图将语境划分为许多实体,莱昂斯则将语境视为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莱昂斯围绕话语的得体性(appropriateness)将语境归纳为六种知识,包括作用和地位、场合、正式程度、交际途径、合适的主题和合适的语域(何兆雄,1989)。莱昂斯将语境概念抽象化为交际参与者的多种知识,但他所强调的仍是语言外部因素对交际参与者选择何种语言形式的影响。
法国学者斯珀泊(Sperber)与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突破了传统语境观,进一步发展了语境理论。斯珀泊和威尔逊在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中提出了“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概念。他们认为,“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听话人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正是因为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对话语的理解”(转自高登亮,2006)。换句话说,语境是存在于听话人大脑中对现实世界的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他的认知语境。 在交际过程中,听话人原先的语境假设可以被改变甚至推翻。当听话人接收到新信息时,他会调用大脑中的语境假设与新信息相互作用,不断寻求这些假设与新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推理出新信息的含义。因此,在听话人理解话语时,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大脑内部的语境假设,他们还着眼于语境的动态研究,只要语境是心理产物,认知语境就会呈现出个体差异性。即使是同一个体,他的认知语境也会随着对世界认知的变化而改变。在这两位学者看来,语境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变项。随着交际的进行,说话人和听话人不断地进行角色互换,听话人不断收到新信息并调用认知语境,语境也因新信息的接收而不断得到扩充。循环往复,语境呈螺旋状上升,不断得以优化、完善。从这一点看,认知语境观区别于传统语境观。过去的学者似乎认为语境是在交际之前就预先设定的,是一成不变的(曹京渊,2005)。认知语境观一定程度上推翻了过去的语境思想从而建立了动态的语境观,并且对语境在交际时如何影响话语理解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荷兰语言学家范戴克(van Dijk)从社会认知的视角研究语境,创立了跨学科的语境思想。 范戴克将语境看作是“话语参与者对社会情境的以社会为基础的主观表征”(转自成利军,2017)。他认为语境不是外部的客观环境,而是内化的主观建构。在《话语与语境》一书中,他提出“语境模型”(context model)的概念。他认为语境模型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型,是交际参与者建构的一个心理模式。在语境模型理论中,他提出了一个知识装置“K-装置”(K-device),并假设了语境模型的形成过程:在交际开始前,交际参与者已经建构了部分语境模型,如交际背景、参与者的社会地位等。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运用K-装置预估接收者的已知信息,并以话语中获得的反馈不断更新、构建心理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境(汪徽,2014)。范戴克的语境模型较为充分地解释了语境的主观性和动态性,丰富了语境的社会维度,奠定了跨学科式研究语境的基调。
综上所述,该文回顾了西方学者们对语境理论的主要研究情况,从马林诺夫斯基、弗斯到范戴克等人,他们从语言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角度对语境概念展开了讨论,学者们的论述和使用的术语虽各不相同,却指向未来统一的发展趋势。当代语境研究将由分散走向系统,由单一性走向跨学科性。语境理论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需要我们多视角、全方位地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Malinowski, B.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In Ogden C. K, I. A. Richar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C]. New York: Kegen Paul, 1923:296-336.
[2]Malinowski, B.Coral Gardens and Their Magic[M]. London: Routledge, 1935:58.
[3]Firth,J.R.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51[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4]林亞军.弗斯语言观对系统功能语法学的启示[J].北方论丛,2008(05):60.
[5]彭利元.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异同考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01):109.
[6]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7]Fishman, J. A. et al.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M].Mouton, 1968.
[8]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Pride J. B, Holmes J.Sociolinguistics[M].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269-293.
[9]何兆雄.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21.
[10]高登亮.浅议语境理论在西方的形成与发展[J].龙岩师专学报, 2005(01):101.
[11]Sperber, D, D.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1995.
[12]曹京渊.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J].修辞学习,2005(06):15.
[13]成利军.语境研究综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7,16(03):80.
[14]Van Dijk, T. A. Discourse and Context: 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5]汪徽,张辉.van Dijk的多学科语境理论述评[J].外国语,2014, 37(0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