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爱军
摘 要:基于优化和完善电力系统,提高变电运维的质量和效率,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需要,分析变电运维一体化与的资源配置与操作难点。变电运检一体化指的是将当前我国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运营工作与变电维护工作进行协调整合,由以往的分开配合工作模式转变为当前的单一全权负责模式,以有效调整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生产与管理工作的职责分离现象,充分达到节省电网运行成本、提升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电网工作重叠内容的创新效果。然而在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变电运维 一体化 资源配置
一、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主要特点
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具有统筹性、安全性、技术性等多项特点。首先,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要求供电公司必须要在国家电网的指导下,依照当前其所辖地区的实际供电需求对变电运检工作进行组合式、协调式的调整,以降低供电企业的劳动消耗、在用电管理工作中的难度。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要求将变电运行与检修工作合为一体,一次制定系统性、统筹性的变电运行管理方案。其次,在当前变电运检一体化本身处于无人运行状态,但其仍然需要进行持续性、实时性的维护和监管,以确保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最后,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单纯对变电运行和变电运检工作进行合而为一的调整,其工作开展的背后必然涉及大量的运行运检技术,且必须要确保这些技术能够相互结合、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二、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现场安全控制环节脱位问题
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中,相关人员应提供全面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并采取安全交底等相关保护策略,以提升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然而由于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人员对安全理念不够重视等,导致安全控制环节脱位的问题,对工作开展过程中安全指导理念的贯彻落实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在以往变电站的检查与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其检查与维修工作必须要经过运行人员的许可并进行安全核查后才能开展,且必须要由运行人员对检查维修工作的成果进行鉴定把关。与以往相比,安全控制效果却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二)单一人员劳动强度过大过高问题
伴随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相关运检工作人员需要在单调的工作环境下独立承担变电站的运行工作以及维护工作内容,由此就会导致人员单一且劳动强度过大过高的问题。而随着任务标准和任务强度的提升,人员本身工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的情况下其精力有限,由此所带来的安全威胁也被放大。
三、安全作业可控分析
(一)全面排查评估并建立可視化风险库
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需要运维人员全面排查评估电力系统,根据排查和评估的内容,建立可视化风险库,帮助电力企业全面掌握电力系统的运维工作状态,针对运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施全面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运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排查和评估电力系统过程中,运维人员应制定标准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流程开展相关工作,有效将运维工作产生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运维人员应加强风险管控,采用记录难点、总结工作等方法,分析运维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用正确的方法开展运维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二)逐条梳理步骤编写完善标准化作业卡
建立可视化风险库,并全面掌握运维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运维人员应逐条梳理步骤,然后编写完善标准化的作业卡,要求每名参与运维工作的人员,必须按照作业卡内容开展工作,不断积累经验,从而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必须要求运维人员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操作,在标准化流程中可以有效掌控工作难点,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防止电力系统以及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三)强化运维人员专业性
变电运维一体化风险规避与效率提高,还需要重视一体化培训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变电运维一体化运行效率,顺利完成一体化管理项目。具有针对性的组织技能培训,确保培训全面性,尤其是变电设备构造方面,结合构造培训开展模拟训练,如此积累更多专业知识与变电运维一体化经验。专业技能训练中,因为理论知识多元化,技能培训与专业知识无法做到统一,影响专业技能培训质量。结合培训课件的调整,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多组织实战培训环节,以此增加技能操作熟练度。技能培训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变电运维一体化相关人员责任意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如此提高变电运维一体化专业性。
四、结语
电力企业积极应用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使运行和维护等工作形成统一的整体,并掌握运维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同时,还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优质的电力能源服务。
参考文献
[1]孙兴,王孜航,牛明珠,祁广源,于泓漪,吴江宁.变电运维安全隐患及其解决方案探讨[J].电子技术应用,2015,41(12):141—143,147.
[2]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