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媛
摘 要:在当前高等医学专科学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后进生的比例也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做好对这一学生群体的管理与教育工作,现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关键组成。为提高后进生管理工作效率,需要摆正心态认识与评价学生,采取合理策略去诱导转化,逐步将后进生培养成为栋梁之材。本文将结合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实际情况,对学生工作中的后进生管理展开探究。
关键词:学生工作 后进生 管理 转化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也因此造成生源质量逐步下降的情况,在学生工作中出现了较为严峻的后进生管理问题。所谓“后进生”,指的是在知识、技能、品格等养成方面存在困难而无法达到基本要求的学生。这类学生在生活方面对同学老师不够友好,在学习上经常旷课迟到、目无纪律,存在自卑感强、逆反心理强、自信心差、缺少人生目标等特性。当然,也有很多后进生在生活与学习上曾付出一定努力想要改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失败了,导致最终失去信心而放弃了自己。所以,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在学生工作中需要重视对后进生的管理,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这一点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深究。
一、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要想做好对后进生的管理与转化工作,首先要对他们的形成原因进行准确分析,综合大量案例分析,可将后进生的形成归纳为外在与内在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外在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做得不够好,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味袒护孩子,导致其养成任性、依赖等不良习性;社会环境存在不良影响,学生經常能够接触社会人士,受其价值观念与思想意识的干扰,越来越讨厌学习,出现厌学、自暴自弃的思想;学校教育管理缺失,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更看重知识技能教育,却在非智力教育的德育、素质教育方面有所忽视,尤其是在成年之后的高等教育阶段,完全要靠自身自觉,如果自控能力不强且学校管理太过宽松,也会导致后进生的形成。
另一方面,内在原因主要有:由于自身能力不行,经历的失败多过成功,受到的责备多过肯定,所以自尊难免受挫,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兴趣与上进心;部分后进生智力水平并不低,但是学习态度非常散漫、畏难且缺乏耐心,导致学习屡屡受挫,极易丧失学习信心;大学生基本上刚刚成年,所以往往更在意以“成人”自居,为了体现自己的“成熟感”,会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各种批判、抵制行为,一旦对不良思想持认同感,极易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情况。
二、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工作中“后进生”的管理策略
1.深入了解,因势利导
要想做好对后进生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后进生的相关资料全面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不至于策略出现偏差,同时对后进生的了解过程也能渗透教育感化。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后进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学习成绩、社会交往等情况。具体来讲,有以下渠道:第一,新生入学后让学生详细填写个人资料,掌握学生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第二,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引导学生自我介绍;第三,研究学生档案,深入学生寝室,熟悉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其次,与后进生的沟通要提前有所准备,同时要表现和蔼态度,拉近与后进生的距离,从而起到有效沟通目的,更深入了解他们,为后续的管理与转化工作打好基础。在对后进生进行了全面且客观地了解之后,要采取“疏导+启发”的方式,让后进生能够认识到自身错误根源,教师也要找准合适时机且掌握好火候,将后进生拉回到正确轨道,避免教育处在被动状态。
2.批评不足,肯定进步
对后进生的态度一定要表示充分的尊重、信任与爱护,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任自流,既要有关爱,也要有严厉,两者有机融合。换而言之,对于后进生要给予人格上的充分尊重,但是犯错要严厉批评,进步要及时肯定,只有严格要求才算是真诚的爱。
批评是后进生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方法,一定要本着“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进行,绝不可采取强制手段。具体来讲,在对后进生的批评教育中要重视如下问题:第一,批评之前要查清楚事实,不能带有主观臆测,更不能无中生有。很多后进生受批评的次数非常多,如果没有绝对证据,基本不会承认,所以教师需要对情况有充分地了解,才能向他们摆出事实,利用准确有力的证据让后进生无法否认。同时,讲道理也要简明扼要,让他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第二,批评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指责,而是要通过批评去引导后进生反思,激发他们的思想斗争,从而重新振作起来,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一目标,选择启发式且更让后进生接受的批评手段。
对于后进生的进步与闪光点要充分肯定。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并不是天生的,同时以辩证眼光来看,后进生身上同样也有闪光点,那么教育工作者则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即便是不起眼的、小小的优势,也要小心呵护与支持,逐渐培育其发展壮大,从而抑制后进生身上负面因素的发展,逐步上进。
3.讲究方法,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后进生同样也有很多不同类型,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因材施教,讲究策略方法。总结对后进生的管理经验来看,可将后进生分为四种类型,具体管理方法为:①活跃型。这类后进生有着旺盛精力,是破坏校纪校规的“常客”,同时也有着思想灵活、讲义气等特点,所以可尝试疏导的教育管理方法,将其精力引导至正确方向,如为他们安排活动组织任务等;②孤独型。这类后进生由于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大多有点自卑、彷徨、自暴自弃,对他们的教育要更多用集体温暖感化,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③偏激型。这类后进生为人处事态度跋扈,不把老师与同学放眼里,却一直要求其他人对其尊重,对此可采取说服教育方式,用周密的逻辑去击破他们较为偏激的“牛角尖”。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在针对后进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领导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高重视且保持耐心,认识到该项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既要找准后进生的出现原因,也要采取合理策略去促进后进生的积极转化。当然,后进生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存在,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正确且乐观的态度,对后进生的进步充满信心,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他们表示关心与肯定,一定能够收获良好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战.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学生工作中的"后进生"管理[J].读书文摘,2015(05):114-115.
[2]杜涛.高校后进生转化案例解析[J].学园,2018(3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