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物体的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数学概念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数学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广泛使用,由其在计数、计算、量度和对于物体的形状及运动的深入观察中逐渐产生。目前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正长期处于由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抽象性过渡阶段,因此,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数学抽象化教学的过程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中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同样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梁来相互沟通彼此,信息与技术也正是这样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有效整合;沟通桥梁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重要作用
1.创设情境,改变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被用来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呈现给教师和学生的其实是一个生动的信息艺术世界:图文并茂、动静艺术结合、情感艺术融合、视听艺术并用,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形象逼真的视觉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尤其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召力。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空间。即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成长发展,在信息技术校园这个模拟信息网络的环境下“人机互动”,使得信息网络技术成为了学生自主认知、探究和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有效促进了教学内容互动呈现的方式和信息技术师生之间互动呈现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及学生利用现代信息设备和技术进行自主认知探究、解决信息技术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在意义上是一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的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样式。
2.化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教学"相遇问题"这样一课时,重点关注的是学会如何寻求相遇者在问题中的路程;教学难点是理解教材中相遇问题概念中的一些相关概念和术语的基本意思及弄清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相向于运动时,每经过一个物体的单位距离时间,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单位距离的运动变化。如果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画出类似于教材中静态的物体线段结构图或动态的图像。这难以将其中隐含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概念及其情形直观、便捷地直接展示给了学生。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演示,可把解决相遇问题的概念通过图形、图像的动态化,使相遇问题概念的产生形成及其过程直观、生动地直接展示给了学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相遇问题概念的产生和其发展的过程。
3.反馈及时,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行为
教学自我评价的特点多元化自我评价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其特点是注重在学生认知教育教学过程的自我评价中发挥方法与工具的功能,以及突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引导学生自评,是其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教学评价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这种交互性、参与性,可以有效地分析和解决教学评价过程中多元化的基礎性问题。其一,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备课时学生难以预测的问题以及学生可能出现的典型问题,设计成一个电子版本供学生练习,在教学课堂上根据教师以及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其内容,从而可以使得练习更加具有教学针对性。其二,利用先进的视频教学投影仪,可以把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巡视中可能发现的学生的典型教学范例或典型的问题全部展示在电脑屏幕上,或进行讨论、或回答质疑、或讲解,便于教师聚焦重点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达到正确的教学思路得到有效强化的教学目的。其三,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自我互评,强化了不同的层次教师对学生的自我进行评价的意识。
二、将信息技术贯穿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了计算机这种多媒体演示技术教学,能够有效地使得学生通过丰富的色彩绚丽、精美动态的多媒体画面和逼真传神、扣人心弦的音乐和声响来引导他们认识那些不能直接影响他们感知的自然事物,扩大他们的想象力和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一点,对于抽象性很强的语文和数学来说尤其明显。例如,在计算机解决"相遇问题"的教学时候,可以有效地利用一段计算机的动画来给学生演示它的抽象思维过程,给听课的学生一个直观的抽象认识。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这样的抽象思维过程和演示途径应当随着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逐渐地减少,避免更多的学生对此过程产生了依赖。如此,一方面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抽象思维方法和技巧提供一个易理解的过程演示途径;另一方面,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运用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教学过程,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低年级教师由于学生的身体有意识活动和注意聚集时间并不长,很难将其注意力长时间的集中在枯燥的课堂学习实践活动上,将教育的内容用一些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动画或者卡通人物形象来进行展示,比纯粹的倾听教师讲解更有效。通过运用电脑多媒体对课件进行动态的演示不仅使得课件可以充分吸引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还同时可把课件中知识的基本结构形成和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低年级的学生面前,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准确掌握其内在的规律,完成了知识的构建,使得学生不但可以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再比如课堂教学"九加几",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显示技术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屏幕上机灵可爱的小猴很快的将低年级小朋友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吸引了过来。通过对课件的动态演示,让低年级的孩子们熟练的掌握了"凑十法",轻松愉快地顺利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建芳.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及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27-28.
[2]钱丽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以浙中金华地区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6):63-67.
作者简介
陈丹(1992.09—),汉,女,江西赣州人,学历:本科,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中寨中心小学,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