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少铨
摘 要:东华三院自1880年兴学育才至今成为香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服务最多元化的办学机构,本文以东华三院为例,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东华从1880年义学创办时仅有学生数十人,发展迄今每年均提供教育服务予数万香港青少年,总结它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关键词:东华三院 香港 民办教育 津贴学校 直接资助计划 义学
中图分类号:R-4;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一、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现况
东华三院的创办,可溯自建于1851年的广福义祠。义祠原用作市民安放先侨灵位的地方,后来却成为流落无依人士及垂危病人的居所,卫生环境日益恶劣,引起政府及全港市民的关注。当时一群热心公益的华人领袖有见及此,便倡议集资于附近兴建一所医院。1869年,港督麦当奴拨出上环普仁街一个地段,资助部分建院费用,并于1870年颁布《倡建东华医院总例》,创办香港第一间华人医院。至1872年东华医院落成启用,为贫苦市民提供免费中医药服务,其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位于九龙油麻地的广华医院及香港铜锣湾的东华东院相应于1911年及1929年分别落成投入服务。1931年,东华为加强三间医院的行政管理及资源分配,决定由一个董事局统一管理三间医院,合称「东华三院」。
东华东华医院创办后10年,更同时提供教育服务。东华于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于文武庙旁的中华书院创办第一所义学,当时只有属于义学性质的一间私塾,设备简陋,学生仅数十人,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开创香港平民教育的先河。在1920至1930年代逐步迈向现代学校模式,被认同为当时贫苦儿童提供教育的主要办学团体;东华的赈济服务摆脱了宗亲、乡籍、方言等传统社会连带的局限,发展出殖民地慈善机构的本土特色;及至五、六十年代,本港人口剧增,为配合政府当时扩展中小学教育政策,东华着手开办中、小学及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大专教育。东华发展至今,已成为本港规模最大的办学团体之一,共有51间教育服务单位,包括1间东华学院、18间中学、14间小学、15间幼儿园、2间特殊学校及1间教育心理服务中心,17/18学年人数约23651人(撇除大学课程)。以规模而论,东华三院是全港最大的社会福利和慈善机构 。
二、香港的津贴学校营办制度
香港的民办中学体制可以分为三大种类:资助中学、直资学校及私立学校,八成以上的中学属于「资助中学」。资助中学提供免费中学教育,而直资和私立中学则收取学费。资助中学政策的来源自香港1978年施行九年免费教育,接受政府资助的中学改称「资助学校」(Aided Schools),资助学校一般是由社会及宗教团体主办。直资是香港政府于90年代以直接资助计划促进优质的私立学校发展,为学生提供资助学校以外的更多选择。直接资助学校可以收取学费,同时获得纳税人按学生数目计算的直接资助。
传统的观念喜欢把民办学校与”私立”联系起来,然后联系至营利,因此对民办学校有一定的偏见,香港存在大量的政府资助的民办幼儿园、中小学,学校的大部分经费来自政府,但是学校由私人和社团经营的,经营管理者有相当大的办学自主权。东华三院受资助的学校全都是非牟利的,辖下有十八所中学及十四所小学,全部均为津校。而不少香港的慈善团体经营的除了津校,还有由津校转型至直资学校的趋势,甚至建立收费高昂的私立学校,这些学校的学费远高于津贴学校,走向贵族化的趋势。
三、东华三院的教育服务特色
东华三院的教育服务可聚焦于三大办学特色,其一是学校的管理与组织严密,由东华董事局透过学务委员会领导,具体的策划、执行及监管工作由教育科负责,并由行政总部各部门加以支持,东华董事局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具体执行学校的管理工作,已有近百年以上的历史。为增进学校的管理效能,三院学校从1996年开始推行校本管理。因应《二零零四年教育(修订)条例》的实施,三院各资助学校由2006年2月1日起成立法团校董会,让更多持份者参与决策,以提高学校的问责性及透明度。每个法团校董会由6至7名办学团体校董,联同校长校董、教员校董、家长校董、校友校董及独立校董各1名组成,并由本院董事局主席出任名誉校监。法团校董会的职能,是按照本院的办学宗旨,因校制宜,订定学校发展策略,并透过学校自评机制,定期检视工作成效,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另一个在特色是东华三院推行全人教育,为学生提供包括学术、文娱、服务、兴趣、体育、音乐及制服团队等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有均衡而具个性的发展。每年均拨款以供学校举办多元化的课外活动。本院并设有多项基金及活动奖学金,资助学生参加体艺活动及社会服务。学校除了举办本身的课外活动外,还积极参与香港学校朗诵节、香港学校舞蹈节、香港学校音乐节、香港学校戏剧节等校际活动,以及校际田径、球类、游泳、划艇、柔道、跆拳道等体育比赛,并取得不少奖项,更有同学代表香港,参加在内地及海外举行的比赛,获得优秀的成绩。在德育方面及公民教育方面,本院属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态度和正面的价值观,以体现中国人「勤、俭、忠、信」的美德。学校鼓励学生参与义工服务,组织学生到中国内地进行考察,与内地学校结盟为姊妹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及对国家和社会的承担。
最后一项是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弱势学童的支持,香港特区政府采取分隔式精英主义教育,中学实施英中、中中分隔学制,造成了教育过程的不均等。作为香港六大慈善组織之首,东华办有英文中学、中文中学,但英中的数量不到四分之一,是相对比较办学多元化的团体。东华三院的教育基本上不以建立精英的学校为目的,因此并没加入「直接资助计划」,当时不少主张精英主义的办学团体皆加入直资计划,因为学校「有充分自由去订定符合基本教育标准的课程、学费及入学资格」;学校是可以通过自行主办的入学试,向全港招生;换言之,这些学校是可以超越「学校网」,在全港挑选最精英的学生,其后果明显是希望在免费强迫学制内建构分隔性的精英学校体系。被分隔到精英类别学制的学童,每来自高社经地位家庭或/及具支配地位的族群;其结果就是造成社会或及种族的分隔以至不均等。这些与东华追求平民教育的宗旨大相径庭。
四、东华三院教育服务的几点启示
香港有非常成功的多元化团体办学经验,政府付出部分拨款社团办学,解决「问责与办学多元化」的矛盾。现在香港的经验都指出,若纯由政府办公立学校,官僚体系膨胀,步步问责,不敢创新,易流于僵化、单式化。香港社团办学为政府节省巨量的管理成本,并直接或接动用各类社会资源,把学校做好。香港审计署的报告亦曾指出官校比较津校,昂贵得多。更重要的是办学可以多元化,更灵活有弹性,满足不同社会需要。目前香港办团体以百计,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宗教团体、慈善社团、及地方组织等,可说是香港独有而巨大的教育资产,要好好珍惜、应有全面策略善用、保存和发展。东华三院正是其中一个成功的例子,可予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这些经验。
1.民办教育机构应建立科学及合理的管理机制:东华模式在每年的选举总理(领导层)方式,规定不同团体、行业的人才进入管理层,使东华办学理念能贯彻,包容各行各业,不同地域精英的平台。
2.此外,在政商良好关系,此为其财务及不同服务「可持续发展」之另一因素。
3.调整并补足政府在教育功能的发挥: 东华三院为本地的「非牟利组织」,办学又不单素满足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办学理念,东华其管理层着眼于本地的需要而发展,实际而又贴近民生需要,踏实地「一步一脚印」扩展服务,以本地所需医疗为主,社会服务为辅,教育服务再次之的医疗带动三头马车模式,使其服务切合港人的需要。
4.东华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朝香港经济发展而均衡推进,先香港岛而后九龙,再而新界各大卫星新市镇。
5.教育与市民需求联结,例如护士学校、各式商业夜校、女义学、两部制(上下午校)的学校课程,都展现了商人的灵活性及对社会发展的敏感度。
6.办学团体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很多基层家长以把学生送至东华就学为荣。
7.加强内地与香港在教育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 近年东华三院主力在中小学发展学生对本国家的归属感,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感及服务精神。例如举办国内考察、与内地缔结姊妹学校、发展院本德育课程等,皆有助建立东华三院学生对国家的身份认同感。而两地有关学校及机构建立合作的機制和项目,借鉴香港在教育服务发展的经验,必然能提升两地的教育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两地的合作和交流,有着天时(两地经济及民生的联系日益紧密)、地利(交通便利)、人和(共同的文化传统及国策) 配合,效果自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