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析

2020-11-02 02:29何娜娜
中文信息 2020年9期
关键词:工作路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基于网络视域下,本文旨在研究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的困境及探析相关工作路径,增强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推动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思政教育 網络育人 工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9-0-01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入互联网时代,培养人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形势,新作为,面临网络大环境,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调整自我,学习新手段新本领新词汇,增强育人理念,提高育人本领。因而,探讨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视域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十分有必要。

一、网络视域下辅导员开展思政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

网络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开展育人工作需要深入了解时代特点和网络育人规律,不断发现自身问题,转变思路,借助平台,善于利用外在优势条件,拓宽渠道,把握育人机遇,同时要有创新精神,善于改变,提升网络育人效果。

1.自我认定,转变思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高校辅导员群体整体上趋向年轻化,找不到工作的平衡点。从学生到育人教师的转变,时刻要求辅导员把握好角色定位,转换思路,学会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找到更好的育人模式。尤其是网络视域下的思政育人,高校辅导员要改变传统的育人模式,把握网络育人技巧,有效开展工作。

2.借助平台,拓宽渠道

传统的育人模式大多采用说教的方式进行,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模式已无法达到目前的育人效果,高校辅导员要紧跟时代步伐,借助新兴网络媒体和平台,例如微信,抖音,微博等,利用平台优势开展育人活动。高校辅导员要改变育人模式,善于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工作,以此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3.适应环境,把握机遇

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同时,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为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育人带来了挑战和困难,但是同时这也是很好的机遇,固守传统只会让辅导员开展工作越来越被动和消极,无法与学生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学会利用网络环境为自己的工作助力,需要不断地创新思路,开拓新方法,借助有利环境,达成育人目标。

4.勇于创新,提升效果

面对海量信息,高校辅导员需要做好信息的过滤,并把有效的信息传达给学生,长期的工作模式难免会让辅导员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产生倦怠感,在校园文化和社会大环境下,勇于把握时代焦点和倾向问题,主动引导学生,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让学生以主动的内心接受感化,达到思政育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二、网络视域下辅导员开展思政育人工作路径选择

新时代,要想高校牢牢把握网络育人阵地,就必须要做好高校辅导员育人路径的探索,在做好传统育人模式的同时,转换思路,利用新平台新技术,采用新方法,聚焦网络热点,转换视角,提升网络育人效果。

1.新时代新思路,增强网络育人理念

新时代的大学教育不再仅仅拘泥于传统育人模式,网络视域下更需要辅导员转换思维,提升育人理念。首先,辅导员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育人理念,从自我思想上接受多方位多角度的育人模式,结合网络新时代,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其次,做好自我角色定位,学会转换视角,从学生工作出发,与学生平等有效地沟通,同时积极参加相关网络育人工作的培训,学习新技能,把握网络育人的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2.新平台新技术,拓宽网络育人渠道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筛选和推送。首先,新兴媒体平台的出现,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微博、微信、QQ、抖音、B站等大受同学们欢迎,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按照“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工作要求,不断学习新事物,提高沟通效率。其次,抓住“内圈”,聚焦第一课堂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育人效果。网络背景下的授课借助小视频,PPT等多媒体,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提高课堂效果。最后,发挥“中圈”“外圈”的互动效应,进一步提升育人成效。在网络视域下,做好三圈育人工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3.新角度新方法,把握网络育人机遇

针对辅导员个人专业、能力、技术等各异,开展网络思政教育需因材施教,以学生视角抓住育人机遇。首先,针对辅导员专业的差异,可直接借助有效平台开展育人工作。注重引导同学们关注“人民网”“央视新闻”“学习强国APP”等主流媒体平台,培养有思想的社会主义青年。其次,借助学校网络育人平台,开展育人工作。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借助易班平台和盗梦空间等育人平台,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院系活动,辅导员做好及时信息推送和把握。最后,专业化发展的辅导员根据工作需要,开通个人网络公共账号发挥育人功能。根据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辅导员队伍“9+x”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实施意见,针对个人能力强,专业化发展的辅导员,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开通个人网络公共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4.新内容新手段,提升网络育人效果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同学们获得信息最大便利化,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需要提高网络信息的敏感度,对同学们聚焦的事件及时进行引导和解读,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首先,对于网络热点,大学生很容易被各种言论和思想影响,辅导员及时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正确分析热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借助校园网络育人平台,加强与学生日常沟通。在日常主题教育中,鼓励学生积极创作,主动交流,辅导员做好辅助工作。

三、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牢守网络思政育人阵地

新时代新事物,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刻牵引着人民的意识,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准确把握网络视域下自身的定位,提高政治敏感意识,树立牢固育人理念,在大背景新环境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化挑战为机遇,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扣好人生第一扣,夯实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李正军.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本领提升的三重维度[J].高校辅导员,2020(02):60.

作者简介:何娜娜(1989.2—),女,河南信阳人,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工作路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优化考务管理工作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