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夏丽 白冬雪 宋成 吕佳 赵彦辉
摘要:本文对菟丝子正异名本草来源,异名女萝的本草考证,菟丝子的商品名、地区异名及别称3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历代本草对菟丝子正异名的记载及各异名首载文献和成书年代,考证异名“女萝”与“菟丝子”非同一种植物,对菟丝子的基源鉴定及现代应用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菟丝子;女萝;正名;异名;本草考证;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5-0073-04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0.05.0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nducted textual research on materia medica of origin of orthonym and synonym of Cuscutae Semen and synonym of Nvluo, and reviewed trade name, regional synonym and alias of Cuscutae Semen. It summarized the records of orthonym and synonym of Cuscutae Semen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the first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writing date of orthodox and synonym. Textual research showed that Nvluo and Cuscutae Semen were not the same plant, which provided significance for origin identification and modern applications.
Key words: Cuscutae Semen; Nvluo; orthonym; synonym; textual research on materia medica; review
菟絲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 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等功效;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等症;外用主治白癜风[1]。菟丝子异名众多,如无娘藤、缠豆藤、无根金丝草等[2-3]。本草著作中大多以入药部位为正名,异名常指其来源植物的全草或茎。菟丝子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卷二》,“菟丝子,味辛,平。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一名菟芦。生川泽”[4]。面?:指颜面生有黑褐色斑块,说明此药可用于面部美容祛斑。此后的本草著作大多沿用了此书所载的“菟丝子”为正名,如《本草汇言》[5]、《本草正义》[6]、《本草纲目》[7]、《本草从新》[8]、《本草图经》[9]、《药品化义》[10]等。据考证,早在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11]就记述菟丝子,“或谓菟丝无根也,其根不属地也,茯苓是也”。只是当时没发现它的药用价值。《中国植物志》中记载[12],我国菟丝子亚科至少有9种: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 Br.)、田间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欧洲菟丝子(Cuscuta europaea L.)、杯花菟丝子(Cuscuta cupulata Engelm)、金灯藤又名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单柱菟丝子(Cuscuta monogyna Vahl)、啤酒花菟丝子(Cuscuta lupuliformis Krocker)、大花菟丝子(Cuscuta reflexa Roxb)[13]。本文对历代本草中有关菟丝子的记载进行梳理,以厘清菟丝子及其混淆品的本草来源,为菟丝子的基源鉴定提供参考。
1 菟丝子正异名的本草考证
1.1 春秋至魏晋时期
菟丝子应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分布广而不均,历代文献记载和描述的性状不同,因此其异名较多。异名“唐”始载于春秋时期的《诗经》,“爰采唐矣?沫之乡矣”[14]。《诗经》的最早注释者是西汉时期的毛亨、毛苌叔侄,故《诗经》也叫《毛诗》,异名“蒙”始载于《毛诗》。在《诗经》頍弁篇的注释中认为“女萝”指“菟丝子”,由此,异名“女萝”始载于《诗经》。在后来朱杰人等整理《毛诗注疏》[15]注释时发现,毛亨认为“唐”“蒙”为菜名。而《尔雅译注》的释草篇中认为“唐”为菟丝子,认为“女萝”即菟丝子[16]。“唐”是否为菟丝子还有待考证。《尔雅译注》中曰“唐,蒙,女萝。女萝,菟丝”及“蒙,王女”,注释中认为“唐”“蒙”均指女萝,“女萝”即菟丝,“蒙”又称王女。“王女”这个异名始载于《尔雅译注》。《神农本草经·卷二》“菟丝子,味辛,平……一名菟芦。生川泽”,异名“菟芦”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汉末《名医别录》中曰:“味甘,无毒,主养肌,强阴,坚筋骨,主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消,寒血为积,一名菟缕,一名唐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网,一名菟累。生朝鲜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累。”[17]异名“菟缕”“玉女”“赤网”“菟累”始载于《名医别录》。由此可见,此时菟丝子已有颜色、种类和大小之分。魏晋《吴普本草》言:“菟丝子一名玉女,一名松萝,一名鸟萝,一名鸮萝,一名复实,一名赤网,生山谷。”[18]此中相较于《名医别录》又增加异名“松萝”“鸟萝”“鸮萝”“复实”,但此中所言的“松萝”现今并非指菟丝子,而是松萝科植物,药用的有长松萝(Usnea longissima Ach.)、环裂松萝(Usnea diffracta Vain.)。“鸟萝”现今指旋花科茑萝属茑萝(Ipomoea quamoclit L.)。魏晋时期的《李氏草秘》中记载:“缠豆藤一名豆马黄,无叶有花,子即菟丝子。”[3]异名“缠豆藤”与“豆马黄”始载于《李氏草秘》。
1.2 唐宋至明清时期
唐代苏敬等人编著的《新修本草》中曰:“一名菟芦,一名菟缕,一名玉女,一名赤网,一名菟累。生朝鲜川泽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累。”[19]由于《新修本草》是苏敬等人在以往本草文献的基础上编撰而成,故其异名与《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中一样。《本草述校注》卷十一中引述《日华子诸家本草》“苗茎似黄丝,无根株,俗称黄丝草”[20]。异名“黄丝草”始载于《日华子诸家本草》。五代的《日华子本草 蜀本草》中记载“菟丝子,苗茎似黄麻线,无根株,多附田中,草被缠死,或生一丛如席阔。开花结子不分明,如碎黍米粒”[21]。此中描述了菟丝子无根和生长在田野中的特性。宋代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的疗肾诸方中记载,“菟丝子一两,酒浸三日,曝干,别捣为末”[22];宋代《本草衍义》曰“菟丝子,附丛木中,即便蔓延,花实,无绿叶,此为草中之异”[23];元朝《局方发挥》[24]中记载菟丝子丸可治疗肾气不足。皆以“菟丝子”为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宁献王《庚辛玉册》云:“火焰草,即菟丝子,阳草也。多生荒园古道,其子入地,初生有根,及长延草物,其根自断。无叶有花,白色微红,香亦袭人。结实如秕豆而细、色黄,生于埂上尤佳。”[7]此中异名“火焰草”始载于《庚辛玉册》。“初生有根,及长延草物,其根自断”表明了菟丝子的寄生特点。《本草纲目》中菟丝子又名“野狐丝”和“金线草”,这2个异名皆始载于《本草纲目》。
1.3 清代至今
在《分类草药性新编》中有:“莫娘藤,味甜,性温。能补气,和血,祛风,散痧发痘。”[25]此中菟丝子的异名“莫娘藤”始载于《分类草药性新编》。而《植物名实图考》中:“金灯藤一名毛牙藤,南赣皆有之,寄生。”[26]此中记载菟丝子异名为“金灯藤”,现今“金灯藤”指日本菟丝子,异名“金灯藤”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脉药联珠药性考》[27]“金丝草无根叶,用苗,此药功在凉血散血”和《慈惠小编》[28]“金丝草多附于黄豆莽上,无根无叶,细如棕色,近水滩诸树上皆有之”,这2本书都记载菟丝子又名“金丝草”,此异名始载于《慈惠小编》。而《本草述钩元》中也记载:“火焰草,俗呼黄丝草,即菟丝子,阳草也。”[29]清朝《本草新编》《本草备要》《本草便读》等大多以“菟丝子”为名,现代中药学和方剂学等教材皆是以“菟丝子”为名。
1958年出版的《贵州民间方药集》中记载的“无娘藤”[2]也是指菟丝子,此异名始载于《贵州民间方药集》。
关于异名“无根金丝草”,目前存有疑点。经查阅,《本草纲目拾遗》[3]中引用《百草镜》中记载“无根金丝草一名大焰草,即菟丝苗也,生毛豆茎上者佳”;引用《采药录》中记载“此草无根无叶,生在柴草上,缠结而生,名无根金丝草,色有紫有黄”;引用《药鉴》曰:“无根金丝草茎细而赤,无叶无根,惟有青色细累,附于茎际,蔓延极长,多缠草木上”。3本书中提到的“无根金丝草”即为菟丝子,描述了菟丝子无根无叶,寄生在柴草、草木、毛豆这些植物上的特点,说明了寄生植物的特性。考证3部本草的成书年代,《百草镜》为清代赵学楷(赵学敏弟弟)著于1760年;《采药录》按尚志钧在《历代中药文献精华》[30]一书中认为:《本草纲目拾遗》中引用《釆药录》取自清代王安所著,原书已佚。而《药鉴》为明代杜文燮所著,刊于1598年。经查阅《药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版[31]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版[32],全文内容只有“菟丝子,益阴虚,而除精气之走泄;健肌肤,坚强筋骨之酸疼”字样,未见异名“无根金丝草”。故本文将异名“无根金丝草”放在清代表述,并对《本草纲目拾遗》乃至《中药大辞典》中有关《药鉴》一书中菟丝子内容引用存有质疑。
2 异名女萝考证
女萝与菟丝子最早混淆是在《诗经》中,毛苌在《诗经》的注释“茑与女萝”中说“女萝,菟丝也”[14]。于是,在《尔雅·释草》[16]第十三卷中也说,“蒙,王女”,“唐,蒙,女萝。女萝,菟丝”。这些注释认为“蒙”“王女”“唐”“女萝”皆指菟丝子。《毛诗注疏》中记载[15],孙炎在释《尔雅》时曾提出质疑“而本草菟丝无女萝之名,惟松萝一名女萝,岂二物皆是寄生同名,而本草脱漏乎”?表明虽然兩者皆为寄生植物,但菟丝子并不是女萝,女萝则指的是松萝。
《本草纲目》中引述陆佃“在木为女萝,在草为菟丝,二物殊别,皆由《尔雅》《诗》误以为一物也”,也引述朱震亨“女萝附松而生”。张揖在《广雅》[33]云:“菟上,菟丝也,女萝,松萝也。”表明二者是2种不同的植物。而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34]言:“菟丝蔓草上,黄赤如金;松萝蔓松上,生枝正青,无杂蔓者,皆得之。”此中陆玑就明确表述了菟丝子“黄赤如金”的特性与松萝“生枝正青”相对比有明显区别。菟丝子颜色黄赤如同金色且多缠绕于草上生长,而松萝的颜色为青色且多缠绕于松树上生长。
《百草镜》中记载“无根金丝草一名大焰草,即菟丝苗也……此草与女萝相似,以色黄如金而细如线者真”。此中的大焰草即是菟丝草,且说是和女萝相似,还解释以“色黄如金而细如线”者为菟丝,使人加以辨别。《本草述》[20]有“忆昔年七月过烟霞,望树林间有若赤网笼幕者,有若青丝覆罩者,又有青赤相间者,以讯山叟,曰:赤网即菟丝,青丝即女萝”和“但女萝藤类,细长而无杂蔓,菟丝蔓类,初夏菟丝,不能自举,随风倾倒,萦草者则不经久”。意思是说远看林间有赤网笼罩,又有青丝覆罩,两者相互生长,问山里的老人说赤网就是菟丝子,而青丝是女萝。此中的“女萝藤类,细长而无杂蔓”就是指女萝的特征,而“菟丝蔓类”“不能自举,随风倾倒”则指的是菟丝子的性状特征。
《本草纲目》中记载,《尔雅翼》[7]云:“女萝色青而细长,无杂蔓。”故《山鬼》云“被薜荔兮带女萝”,意思是说女萝青长如带,而菟丝黄赤不相类。但是二者都附木而生,有时还相互交结。在《因忆古乐府》诗中“南山幂幂菟丝花,北陵青青女萝树”及诗《唐乐府》中“菟丝故无情,随风任颠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都说明菟丝是蔓草类,而女萝寄生于树的特点,因此这两者并不是一物。
以上的古籍考证皆证明菟丝子与女萝非一物,且说明了女萝与菟丝子各自的性状特征和特点,经实物对比后发现两者非一物。
3 菟丝子的商品名、地区异名及别称
谢宗万著《中药材品种论述》[35]考证了菟丝子的地区异名,商品菟丝子依据菟丝子种子的大小可分为大粒菟丝子和小粒菟丝子,小粒菟丝子包括中国菟丝子、欧洲菟丝子、南方菟丝子;大粒菟丝子包括红菟丝子、大花菟丝子。
3.1 小粒菟丝子
中国菟丝子东北称黄丝子、龙须子、黄藤子;河北称兔儿须、黄腊须;河南称缠龙子、无根草、豆阎王;山东称无根藤、黄弯子、豆须子、黄乱丝种子;江苏称金丝草;浙江称飞来藤、金丝龙门草、有头无根草、无根有头草;江西称金絲藤;广东称无娘藤、金织窝、飞扬藤;甘肃称叩先草;台湾称豆虎。
南方菟丝子山东称豆寄生与盘死豆。
3.2 大粒菟丝子
红菟丝子,即日本菟丝子。四川称金灯笼(或金灯藤);江苏称罗丝种子;河南称树阎王。此外,大粒菟丝子还包括大花菟丝子。
以上看出菟丝子的异名在各个地区叫法不一,名称颇多,种类较多,但大多根据其外观形状和特点来命名。
4 结语
笔者对菟丝子的正异名来源进行了本草考证,共考证本草文献47部,异名25个,为菟丝子的基源鉴别提供依据,并对其易混淆植物女萝进行区分,对避免女萝与菟丝子混用有较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 杨济秋,杨济中.贵州民间方药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58.
[3]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4] 神农本草经[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5] 倪朱谟.本草汇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 张山雷.本草正义[M].程东旗,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7] 李时珍.本草纲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
[9] 苏颂.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0] 贾所学.药品化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11] 思源.四库全书精华[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
[1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9.
[13] 郭澄,张芝玉,郑汉臣,等.中药菟丝子的本草考证和原植物调查[J].中国中药杂志,1990(3):10-12,61.
[14] 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5] 毛亨.毛诗注疏(上)[M].朱杰人,李慧玲,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6] 胡光奇,方环海.尔雅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7] 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18] 吴普.吴普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19] 苏敬.新修本草[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20] 刘若金.本草述校注[M].郑怀林,焦振廉,任娟莉,等,校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21] 韩保昇.日华子本草 蜀本草[M].尚志钧,辑复.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2] 王怀隐,王祐.太平圣惠方(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23] 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24] 朱震亨.局方发挥[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
[25] 邬家林,谢宗万.分类草药性新编[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26]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27] 龙柏.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8] 钱守和,吴焕.慈惠小编[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29] 杨时泰.本草述钩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30] 尚志钧.历代中药文献精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31] 杜文燮.药鉴[M].陈仁寿,王明强,苏文文,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75.
[32] 杜文燮.药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33] 张揖.广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
[34]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5] 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338-343.
(收稿日期:2020-05-27)
(修回日期:2020-06-28;编辑: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