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帆(导演、编剧,代表作品:《流浪地球》《同桌的你》《李献计历险记》):大家好,我是电影《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很荣幸可以来到大刘老师的思想实验室,跟大刘老师一起探讨一些关于科幻和电影的话题。文明的出现与消亡一直以来都是科幻作品的永恒主题。您觉得在科幻小说中有哪些您印象深刻的文明被毁灭的情节?如类似《三体》中二向箔毁灭太阳系的这种描述?
刘慈欣:科幻小说分这几大类:一类就是来自宇宙中的灾难,典型的像彗星撞地球、世界末日,还有一些是来自宇宙中的自然物体、无生命物体的灾难。第二类也是来自宇宙中的灾难,但是它是宇宙中的生命——外星文明的威胁,最典型的例子像《独立日》。第三类是地球本身内部发生的灾难,比如地球气候灾难,这是常有的一个题材。典型的像《后天》《2012》都是。
第四类就是传染病。关于传染病比较经典的电影和小说是《安德罗墨达细菌》,就是咱们翻译成《死城》,克莱顿写的剧本。
第五类现在已经不太提及了,那就是核灾难、核袭击、核冬天。比较经典的电影叫《闭日》。
其他的一些灾难比如说人工智能造成的灾难,最典型的例子当然就是《未来战士》、施瓦辛格演的《终结者》。基本上主要的例子就是这些。
郭帆:人类为何会着迷于灾难?我个人认为人类着迷于灾难,是因为我们还尚未处在比较大的、世界末日级别的灾难之中,所以对灾难应该保持一种猎奇心态。比方说,如果我们生活中充满了灾难和苦难的话,我们应该不太喜欢看这类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人类着迷于灾难,说明我们还未处在大的灾难之中。
刘慈欣: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因为现在没有大的灾难,当人类处于灾难时代的时候,他不会着迷于这些作品。比如人类处于欧洲黑死病时期,你再弄个传染病的科幻片、灾难片,不会有人去看的,对吧?所以说人们处于一种太平状态的话,可能就对大灾难状态甚至末日状态有一种想了解的愿望。这里面他真的是有一种灾难美学在里面,你能从中体会到一种奇怪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感受,当然包括大灾难的那种惨烈,惨烈的场面震撼人心,也包括让我们对目前的这种安逸的生活可能有着更深刻的认识。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个距离感,我得远远地去看着灾难,它才有观赏价值。如果把你扔到灾难之中,它是没有丝毫观赏价值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周围都是灾难了,那么灾难片很快就不会有人看了。
所以说着迷于灾难的电影作品,是太平盛世的一个象征。只有太平盛世才会发生这种事情。
这里面它有个区分,这是不是有意识的?比如说我们拍摄很多的灾难电影,让人们对那种可能性,至少有一个心理上的准备。但至于说,为了以后生存进化的目的,人类下意识的去模拟未来的灾难。我觉得这不太可信。
我觉得,如果说无意识地通过这些灾难作品去模拟未来的灾难,为了生存进化的目的,至少我没有得到过这方面的证明。我认为他们着迷灾难电影还是由于娱乐方面、美学方面对一些作品的欣赏,就这样一个角度。
郭帆:关于世界末日的科幻电影,比如说《后天》《2012》《独立日》,这几部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关于世界末日的电影,有哪些您印象深刻的关于世界末日的科幻电影?
刘慈欣:印象深的有很多。大家都熟悉的,比如像《世界末日》,他就描写一群石油工人在海上钻井,结果被招去以后,把他们发射到彗星上,因为他们会钻井,就是在彗星上钻一个井,把核弹放进去,把彗星炸碎。就这么一个电影,当时给人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另外印象比较深刻的像人工智能反叛,就是《终结者》,这个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刻,最后人类和人工智能爆发战争,成为对立面。这个电影对未来的场景描写得并不多,除了最新的一集。但是他其实是把未来投射到现在,从未来的时间旅行到现在,他把未来那种人和机器的灾难投射到现实中了,给人产生的感觉也是很震撼,很强烈。
《后天》是说地球气候变化的,描写由于急剧降低的气温,外部世界全被冰封了,几个人就在图书馆里靠烧书幸存下来,就那样一個故事,让人们对那种极端的气候变化,有一个很震撼的印象。
《流浪地球》的末日场景,几乎是所有的科幻片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灾难,而且称得上是灭顶之灾。
其他科幻片中的灾难,虽然是一个大灾难,但是那个灾难过后至少会有一小部分人会活下来,只要有人活下来,文明总还会存在下去的。但是《流浪地球》描写的这场灾难是没有任何人活下来的,连个细菌都活不下来。整个地球就被气化了,被烧焦了,这么一场灾难。所以说在这种灭顶之灾下,《流浪地球》所描述的人们作出的努力,为了生存,人类那种毅然决然的勇气,确实是给人印象很深刻,在中国电影史上也从来没有过这种描写。
郭帆:人类文明走向毁灭是不是一种必然?我个人感觉不一定是一种必然,这一点还要看我们怎么去定义毁灭这件事情。我觉得可能人类会通过改变某种形式,包括我们存在的方式去避免灾难的发生。也就是说我们极有可能在大的灾难发生之前,就已经通过科技的手段让我们的形态产生了质的变化,以此来避免这种灾难。
刘慈欣:这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其实人类文明从诞生一直到现在为止,还真的一次都没有遇到过那种毁灭级别的灾难,一次都没有,还是很顺的。
我能够想象到的接近那种毁灭、末日级别的灾难也就两次。一次是欧洲的黑死病,那个确实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有人说当时1/3的人死了,有人说一半的人死了,就算一半的人死了,还有一半的人活下来,离末日、灭顶之灾差得远。
第二场灾难没有发生,离咱们很近,就是上个世纪华约和北约,美国和苏联的核对峙。那个灾难真的是一触即发,但是最后还是人类的理智战胜了疯狂,最后没有发生灾难。一旦发生,真的可能会把人类拉回到中世纪或更落后的时代,让整个的地球生态圈都崩溃。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灭顶之灾,肯定会有人活下来的,所以说最接近的是这两场灾难。
除此之外,人类没有遇到过这种级别的灾难,我认为我们一次毁灭都没有,更谈不上循环了,如果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让人类长久地延续下去。我说的正确的选择就是:我们必须在科学和技术上不断的进步。
因为要想避免灾难,可能有很多的因素,比如我们要有预见力,有勇气;灾难来临的时候,人类要有集体主义的精神,要有牺牲精神,这些都很重要,对吧?但最重要的,真正能把我们从大灾难救出去的,就一样东西,就是科学和技术。
离开了科学和技术,其他的勇气也好,牺牲精神也好,不能说没有作用,但是真当末日到来的时候不会有根本的作用。所以说如果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让我们的科技不断地往前发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离开地球,在太空中建立人类生存的世界。
有的世界是在太空城中,有的世界是在新的行星上。这个时候人类不会有毁灭的循环。你这边地球毁灭了,还有好几十个别的世界都在,不可能所有的世界同时全毁灭,对吧?
这个时候我认为人类文明走出摇篮,能够不断地在宇宙中延续下去,甚至可能一直延续到宇宙的末日,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至于说到毁灭的循环,如果做不对选择就会发生,这肯定的。错误的选择,就是我们永远呆在地球上,肯定会有毁灭循环的。因为地球本身生态圈就是在循环的。会有冰期到来,会有很炎热的时候到来。
即便这些不发生,人类待在地球上,它自己也会制造灾难的。污染、战争等等的,所以我觉得能够避免这种毁灭的循环,关键是做出正确的选择。
郭帆:人类文明目前的确还是很脆弱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经过毁灭性的灾难,我觉得是有一定运气成分在其中的。而且在一个宏观的尺度下,人类存在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大概二十几万年,当然还有历史学家说是七十几万年,就这一部分来讲,在地球46亿年的存在尺度下是很少的一部分。可能真正的大的灾难还没有来临。
灾难没有来临之前,如果我们科技不能够达到避免这种大灾难,以及让我们去换一种形式去逃离这种大灾难的话,那么如果出现了,我们极有可能是被毁灭的。这其中不得不想到一点就是霍金先生所提示的,或者说是警告大家的那部分,我们尽量不要向外太空去发送人类存在的信号,以及我们所处在的坐标的位置。因为如果外星高等文明来临的时候,未必有太好的结果。
刘慈欣:也不一定是运气,就是说这可能是个时间尺度问题。人类文明的时间尺度目前不大,真正称得上文明,开始有文字,文明开始到现在大概也就是不到1万年的时间,严格说也就5000多年的时间。这么短的一段时间,可能按灾难发生的概率来说,比如说天体撞击地球的概率来说,这个时间还不到。假如说人类能延续10万年,100万年,那很可能偶然就会变成必然。
郭帆:如果末日来临,您会如何准备?可以从心理和物质两方面聊一聊吗?如果末日来临,人类在科技层面没有做好准备的话,其实对于个体来讲意义不大,那么从心理层面上,我觉得还是给予更多的希望,也许希望是我们最后能够活下去的那点火种。物质方面我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可解决的了。所以对于我或者是对于个体来讲的话,心理层面的慰藉,可能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刘慈欣:如果真正意义上末日是所有人都会死,就那个情况下,心理上我觉得不会有太大的负担。其他的物质方面,就是尽可能过好每一天,就没有更多的限制了,对吧?
我觉得到那个时候的话,应該是很好过去的。难就难在哪儿?难在不是个完整的末日,是半个末日。有些人有活下去的希望,但是你要活下去,你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巨大的代价,这种末日到来的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只要有一点希望,生活可能是相当严酷的,你要去努力活下去。但那个时候,从我自己来说,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活下去,我不会考虑舒适的问题,不会放弃任何希望。
但是如果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对谁来说也是一件很好办的事情。我看过一本书,是在战争的时候,一位母亲写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通过她的经历告诉人们,如何在那种极其严酷的战争大灾难环境下生活下来。
他说的第一个要素其实都是我们没想到的。
你刚才提到了很多,比如我在家里储存粮食、储存水、火种,但是他说最重要的不是这个,最重要的是,你要加入一个集体,这是最重要的。你一个人准备得再好,你很难活下来,这是他的经历。幸存的人们形成一个集体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不管你准备得再好,活下来是不容易的,在那种大灾难时代。
郭帆:阿西莫夫说过,人类被更先进的计算机代替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客观上值得欢呼。您对此有何看法?关于人类被更先进的计算机取代的这个现象,我觉得从人类角度来讲,没有什么值得欢呼的。
刘慈欣:这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要从整体的超然的角度来看,如果它的智能,它的能力比人类高得多,它能够代替人类飞向宇宙,把文明的生存范围扩大,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你从个体角度来说,这就比较复杂了,谁也不愿意自己被代替,从人类自身的个体角度来看,机器代替人那一天可能是没有人愿意看到的。
那时候很难用理智来说这个事情,我相信你要从个体角度来看的话,当机器要代替人的那一天,会有很多的人去阻止这件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