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绿色金融发展研究

2020-11-02 02:54耿洁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摘           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期间是重点工作,绿色金融是配合改革的有力举措。论文从绿色金融研究现状入手,重点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发现存在政策和市场环境制约性、激励和监督机制、环保意识、“两高”企业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结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机制,如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与第三方专业环保测评机构合作、设立绿色专项基金、提升公众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度、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设立监督机构等,力求能够有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绿色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债券

基金项目:201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2079);金融市场助力江苏省企业“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路径

绿色金融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在国外已经施行多年,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最大的优点是既发展了经济,也保护了环境。绿色金融在我国处于发展阶段,目前主要是绿色信贷方式,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还有待于发展壮大。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环境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破坏,每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雾霾,就是带来的后果。因此,从政府到民众,都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这也让绿色金融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一些因素的存在也制约了绿色金融在国内的健康发展,比如政策不健全、地方保护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认识上的深入,一些问题会得到解决,绿色金融在中国一定会发展壮大。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国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中,环境问题是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为了降低污染,净化环境,从金融领域提出了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创造性地在从金融领域考虑了环保元素,通过金融行为可以控制各行业部分风险、金融活动的设计、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出,达到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来实现环境保护措施。绿色金融在辅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去产能、去杠杆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绿色资本、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

绿色发展是实现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针,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发展属于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低效利用,经济总体向好但分配不均,人民物质丰富但精神匮乏,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矛盾没有解决。实现绿色发展,经济与生态双平衡,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2008年,兴业银行采纳赤道原则,是亚洲第四家、中国第一家赤道银行。截至2019年末,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10109亿元,绿色金融客户14764家,累计为19454家企业提供绿色融资22232亿元,提前一年完成“两个一万”的绿色金融中期目标。自2016年公开承诺以来,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与客户数均实现了近30%的复合增长率。

(二)“绿色金融债券”是主要承载形式

一些上市公司积极应用绿色金融工具进行投融资,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共有24家上市企业发行了29只贴标绿色债券,金额达到1057.8亿元。2019年,我国境内市场共发行31只绿色金融债债券,募集资金总额达833.5亿元。尽管金融债仍然是我国贴标绿债中发行规模最大的品种,但其发行规模同比下降35%,占绿债市场比重从2018年的62.36%下降到33.90%。2020年,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鼓励发行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探索气候债券、蓝色债券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为绿色金融债券的发行和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2019年江苏省以江苏银行100亿元的绿色金融债发行量位列全国第二,较好的助力供给侧结构改革。

(三)绿色保险试点已经全面铺开

绿色保险,也叫环境污染责任险,其在国外发展良好,运行正常,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举措,但在国内进展较慢,2008年,环保部和保监会就联合下发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设立了部分试点地区。江苏省苏州市被确定为其中之一;湖南省率先推出了保险产品,应用于21家重点企业;江苏省当时推出了船舶污染责任保险;沈阳市率先支持和鼓励保险企业设立危险废物污染损害责任险种。这些行为都足以证明政府的决心和企业的积极配合。但是,在对这些地区和企业推行污染责任保险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暗访后,发现很多情况不尽如人意。有的省份没有一家企业投保绿色保险,有的地区投保企业所占比重极低,更有甚者,有些试验企业占用了大量保费而不赔付。种种迹象表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推行状况不容乐观,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国家层面通过不同的政策进行规范与保证,但是也会存在时间上的脱节,政策制定不及时,绿色金融的开展就存在这个问题。政策制定出来,有时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也会存在落實与执行不到位的现象。环境问题严重时,也会对投资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2008年以来,环保总局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了整顿,但没有取得长效的效果。同时对各级政绩考核指标中也增加入节能减排的指标,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监管有漏洞,效果不明显。绿色金融的发展并不顺畅。所以相关政策还需要不断完善。

(二)激励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任何一项措施的有效开展都需要合理的配套激励机制。激励与监督可以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绿色金融的开展,涉及了金融市场中的各个主体,在金融市场各行业内有不同的情况。即使业务占比最大的银行体系内,其建立的绿色金融配套制度也不够完善。还有在金融体系内,本身追逐利润最大化,加之内控问题,有一部分主体社会责任意识被利益为主导的诉求所掩盖,导致监管形同虚设。从国家层面的监管、激励的缺乏,单凭金融机构自主执行本身是有矛盾的,目前我国企业和个人“绿色消费”意愿动力不足,对金融机构的监督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到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

(三)环保价值理念相对滞后

我国从最初考查GDP到现在考查地方政府绿色GDP,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低头追逐经济增长,而忽略了持续性的发展,从而大众的环保意识也不强,绿色金融的出现,仅仅感觉还是政府的主导,而这一理念还不够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理念的提出,人们才渐渐注意和改变观念,这会存在时间的滞后问题。

(四)专业人才不足

绿色金融属于新兴的交叉了环保与金融的行业,人才标准呈现高素质、复合型特征。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十分稀缺,这直接影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另一方面,以目前的技术又替代不了“两高”企业(两高行业指的是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其实两高企业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即使现在提到“三去一降一补”的改革方向,但某些行业对国家的经济贡献率还是不可忽视的,比如钢铁、建材、电站等行业。只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两高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如果不能较好地转型,背后有大量金融行业的支撑,会连带影响金融业的发展,从而可能出现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如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做到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就需要更多专业性的人才。

(五)信息不透明

绿色金融涉及金融和环保,在相关的各类政策推出之前要对市场的环保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价。金融机构获取环保信息往往是市场中披露出来的有问题的信息,所以获得的信息不够全面,对于后续政策的制定指导上有偏,从而在绿色金融产品风险防范上也有了偏差,使得相关的风险增加。目前金融机构主对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的生产行业信息的处理不够专业,分析信息时会出现偏差,缺乏专业的绿色金融人才,各种信息的不对称、不透明会影响绿色金融的有序发展。

三、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一) 科学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政策

第一,从国家宏观层面上规范绿色金融发展的框架,结合具体的市场发展情况、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骤,制定循序渐进的、有针对性的绿色金融政策;第二,利用环保专业机构的技术,优化合作组合模式,科学的设计绿色金融产品,防范其中的风险;第三,不断在实施绿色金融业务的过程中调整与优化,扬长避短。

(二)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机制

信贷业务本身有金融风险特征,再结合绿色金融产生的绿色信贷还需要结合去产能的要求,仅由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无法考虑全面的风险,因此,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机制非常重要。例如借助专业环保机构的建议,会更加有序降低风险。对金融机构自身来讲,需要引进专业环保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绿色金融制度,这是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提升公众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度

国家要大力宣传绿色金融,提高绿色金融的知名度,首先,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观;其次,明确绿色金融发展能够有效地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需要加大宣传,需要小微企业到各行各业明确发展产业要以安全健康为前提,在获得金融支持前一定要满足环保的基本指标要求。

(四)培养专业性人才

国家出面设立绿色专项基金,加大对绿色金融和绿色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专业性人才进行培养教育。首先对优质的绿色金融项目进行担保,帮助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压力,鼓励绿色金融项目加大绿色信贷力度;其次对于绿色环保的企业,可以在融资价格上给予优惠扶持,使绿色企业健康成长,然后再反哺金融机构,真正做到闭环的互利互惠。

(五)设立监督机构

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有监督机构的存在,否则就会跑偏,一项很好的措施是设立“绿色金融NGO”,即由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组建“绿色金融”非政府组织,这种自发性的组织,第一,可以有效监督企业利用绿色金融扶持的有效性;第二,可以彼此之间互相制约和监督,使得绿色金融良性发展。

绿色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件持续而重要的举措,需要由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的监督与制约。

参考文献:

[1]马姚,耿洁.可持续发展下金融深化对区域财富的影响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20(01):32-37.

[2]耿洁.“1+3”区域新格局下江苏省政府债务风险特征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2019(06):84-88.

[3]徐麗芳,许志伟,王鹏飞.金融发展与国民储蓄率:一个倒U型关系[J].经济研究,2017,52(02):111-124.

作者简介:

耿洁(1980.5-  ),女,黑龙江省绥化市,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市场风险。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