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创意与策略探析

2020-11-02 02:26殷志强
考试周刊 2020年85期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小学数学

摘 要: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里面,图形的教学是一大重点,同时也是一大难点。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其不能很好地进行空间想象,这就给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难题。那如何能用全新的理念进行融合,更新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法,是數学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试着从创设情境出发,通过转变学习的方式,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进行尝试分析和提出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创意与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教育也在飞速发展,小学数学图形的教学也提高了难度。从原来的“几何初步认识”改成“空间与图形”,这就从原先单纯的传授几何知识变成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这种改变是从教学目标、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很大的改变,造成教师不好教,学生也难学。但空间与图形知识是小学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要求学生慢慢地理解图形,想象图形,对小学数学教学水准的提高有良好的推进作用。

一、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创意的必要性

(一)是推动数学改革的关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但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经验缺失,所以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并且素养也不是短时间内培养出来的,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坚持培养核心素养,只有培养好核心素养,才可以熟练地运用到我们实际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21世纪的今天,可以称之为科技社会,所以对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起到了教授学生知识的作用,所以培养出来了很多书呆子,这些书呆子进入到社会中,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如果教师可以把这些新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那么学生将会有一个极大地发展。

(三)是当前我国数学教育创新工作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教学目标放在培养素养上,因为数学核心素养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还能让国家在数学教育创新方面进一步发展,只有利用核心素养理念督促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才可以创新。

(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老师是孩子第二个家长,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一方面学到了数学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视野更加开阔。另外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更有创新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数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作为理科学科,数学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这些潜能在未来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是促进数学学科发展的需求

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是非常重要的。从古到今,数学知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造成很多数学知识的缺失。如果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综合素质都有提高。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

二、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内容

(一)确立有效的数学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若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就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这是基础性环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但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同时也应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换句话说,教学目标不仅要为课堂中知识传授方面服务,也要兼顾学生求知欲望,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与此同时,教学目标虽然是共用的,但是也不能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避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二)有效处理相关的知识和学习过程

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存在的,课堂中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为了满足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中确定好知识点的数量。其次,数学课不能只讲授课程中的内容,还要进行合理的引申教学,在知识扩充的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免盲目性。最后,要注意相关知识是否真的实用,数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再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角色,学生最终都要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运用,基于此,课堂中讲授知识点时,要考虑是否真的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三、 空间与图形小学现状与问题

通过研究新教材中的空间与图形内容,发现其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逐步渗透、螺旋上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联系前后知识,多加巩固,但教师对各册知识的分布了解不够透彻,没有进行良好地融合,这就造成了教师不能把握好重点。

(一)教师在空间与图形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为了省事,忽略了教具的使用,这就造成学生不能自己动手操作。教师的演示,或是个别同学的动手操作,其他同学观察的形式,容易造成教学的局限性。另外,教师的课堂设计也值得商榷,教师课堂的趣味性不够,学生不愿意学习。在现代技术的使用上,教师也充满了局限性,比如在空间与图形上尽可能地可以使用动态图,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但由于教师对多媒体掌握不够,一些立体图形或是动态图没有得到很好的呈现,也就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二)学生在空间与图形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同时也出现一些眼高手低的现象,感觉自己“好像会了”而不认真完成;同时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也是一大问题,很多学生不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公式也变成死记硬背,在真正需要解决问题时不知所措;另外,学生自身的空间想象力还需加强,在没有能够用实物进行演示或者动手操作时,这必须要求学生能在脑袋里形成表象,在头脑中进行思考,但学生能力不足,从而难以形成空间观念。

四、 针对空间与图形教学提出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的数学相对比较简单,也与生活紧密相连,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利用,将小学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這也是响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空间的教学本身与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创造一定的情景,将两者进行融合,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教师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实例,再进行教学,在实际情况的引领下快速地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针对周长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大门旁边有两个正方形的花坛,校长想为花坛四周安装一些装饰物品,但不知道花坛周长是多少,你愿意解决这个问题吗?”来吸引学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将这种知识的学习转变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里有的东西,鼓励学生去发现,学生可以从家里带物品到课堂和大家分享,说说它的形状。用小学生每天能够接触到的东西丰富课堂,提高数学活动的创新性。

(二)转变学习方式

首先,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使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可组织多种活动,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观察,再动手制作三角形,为了能做出更好的三角形,小学生就会精益求精,积极地完成数学的学习任务。

其次,形成探究性的数学课堂。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带着疑问积极地去进行探究。比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对其他图形的面积进行复习,再让学生分成小组在组内进行讨论与探究。让学生成为数学的探究主体,有利于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效果的优化。

(三)利用信息技术

现在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这部分的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素质,主动地进行学习,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介入让学生对空间与图形有了更直观地感受,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

例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绚丽多彩的万花筒视频,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也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结合教材,通过新课改中给出的教学目标,在备课环节就要做好准备工作,联系所有的重难点,来使学生明确每一节课都是环环相扣的,提高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具有系统性,主要包括几大模块,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对于知识的总结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有效衔接,通过每一个环节,将知识详细地传授给学生,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合理安排每一次课后习题,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

在课堂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教材中的知识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遗忘现象。因此要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与此同时,通过习题,还能够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练习题时也不应盲目进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选择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会通过不同难度的题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设计课后练习题时,教师首先要安排一些难度较小的基础性题目,使学生巩固好基础知识以后,再进行深层次的训练。在设计题目时,也要注意习题的形势,引导学生通过题目发散思维。以函数这个课题的练习题为例,教师在安排练习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要包含基础题和拔高题,对于一些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安排基础题目,对于成绩较好,数学思维较好的学生,要利用拔高题,满足其需求。在题目中,要联系每一个知识点,做到紧密相连,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提高了题目的正确率。

(六)重视学生之间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在新的教学形式下,要保证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效果不断地提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运用创新意识来促进自身形成数学思维。基于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安排更多的小组讨论交流环节,讨论时,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发言,逐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是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引导者,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从自身素质抓起,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课堂,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参与,有利于学生空间与图形学习能力的提升。借助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数学的教学和学习效率,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1]于德春.数学情境的创设要关注有效性[J].新课程,2016(9).

[2]季超.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6(9).

作者简介:

殷志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临潭县新城镇西街小学。

猜你喜欢
空间与图形小学数学
从多角度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探究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教学
探究性学习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