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斌
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小学生正确价值观念、优良道德品质、良好法治意识的主阵地,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将生活化教学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更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并能用所学知识有效指导自身生活实践,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生活化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发展的趋势。当前各学校和道德与法治教师也非常重视生活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机械地使用素材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教学素材的搜集变得越来越简单;素材丰富了,使用方法却并没有随之灵活高效起来。当前部分教师还没有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的内在含义,虽然准备了大量的教学案例,但是有些内容并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这就使得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并沒有起到切实联系自己实际生活的作用,对于学生活学活用教学知识、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帮助不大。
偏重理论教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来自实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当前仍旧有部分教师无法摆脱课堂理论教学的局限,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贯通,甚至仍有过分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师,致使他们在课堂仍旧重视理论化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理解感悟,更少有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感觉,导致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有效吸收,无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如此,这种情况就进一步阻碍了教学生活化的推广,使生活化教学无法真正发挥效果。
评价体系不完善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还较弱。课堂上,教师及时科学的评价是对他们有效的激励,是促使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和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的课堂评价,尚没有实现与生活化教学的有效融合,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这种尚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并没有有效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对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激励不大。
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精心选取生活化案例 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案例,能够促使小学生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自然应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因此,生活化教学案例的选择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条件。如在学习《开开心心上学去》时,教师就可以将以往新生入学的有趣故事和典型的案例讲给学生听,将拍摄的视频、照片播放给学生看,让大家对“开开心心”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并积极引导大家展开交流讨论,分组说一说:自己想要怎样的校园生活?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校园生活更开心愉悦?这样,不仅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活跃,而且拉近了学生与学科的关系,使得学生自然地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有机关联起来。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 生活化教学不仅体现在教学案例的生活化上,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使得学生随身在课堂但犹如置身于社会生活一般,从而使得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将学习与生活密切相连。如在四年级下册《我们的好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打破原有排位顺序,并自由选择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做同桌,还让大家想一想:你的好朋友都帮过你什么?你们在一起的时光是不是总是最快乐的?为什么会有不快乐的时候?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也是从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行的,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更强,课堂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更为有机融合,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设计生活化教学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还是促使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多设计生活化的教学问题,引发学生对自身生活的思考,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课堂学习来科学解答问题。如在《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想一想:大家在公共场合都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大家所处最多的公共场所就是校园教室,那么出了校园在上下学路上亦是公共场所,周末和家长一起去公园、游乐园、超市等都是公共场所,那么在这些地方都需要遵循哪些秩序呢?如果有人不遵守会怎样呢?如此问题,引发学生积极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综合思考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在公共场所更加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增强学生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的观念。
教学评价生活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最主要任务。因此,对教学评价的关键不能局限在死板的理论知识上,而是要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为此,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得评价更侧重于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以及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估。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在课堂中积极进行自我展示,并积极对同学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从而确保评价体系全方位、多渠道、更科学、更合理、更完善。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法治观念的养成,并在实际生活中通过道德行为进行表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通过精心选取生活化教学素材、设计生活化教学情景、引发生活化问题、完善生活化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自身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将之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四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