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创新机制研究

2020-11-02 02:24袁松岩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0年9期
关键词:校园贷教育引导风险防范

袁松岩

摘   要:为进一步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高校当务之急应加强“校园贷”整治工作。基于此,本文立足“互联网+”背景,分析了校园贷的概念,阐述了其表现形式,剖析了当前校园贷事件频发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策略,以期能够提高“校园贷”整治成效。

关键词:互联网+;校园贷;风险防范;教育引导

校园贷主要是指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有效身份证明作为抵押进行借贷,并支付相应利息。但由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无其他经济来源,给很多非法“校园贷”有了可乘之机。对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推动校园贷宣传日常化,尽可能降低非法校园贷对学生造成的危害。

1 “校园贷”概念解析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贷”主要包括助学贷款和信用贷款,是由国家或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属于一种良性的贷款模式。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一些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以第三方助贷为载体,向大学生提供金融服务,如P2P网贷平台、高利息私贷、校园分期、电商信贷等[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年化利率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不超过24%的年化利率是法律认可并支持的,24%-36%为灰色区域,超过36%则为认定为高利贷,是不受法律认可和保护的。因此,不良校园贷主要是指年化利率超过24%的贷款情况。如今,校园贷作为一种民间贷款业务,由于缺乏市场监管,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各类校园贷诈骗事件频发,校园贷性质逐渐被扭曲,甚至被贴上高利贷、暴力催收的标签,严重威胁了校园安全,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及合法權益,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2 “校园贷”的表现形式

在“互联网+”模式下,各种形式的校园贷涌现出来,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连环贷。指学生在多个借贷平台存在借贷行为,甚至为在规定时限内偿还贷款,出现以贷养贷的现象。

多头贷。指因过度消费,以贷养贷等原因,在多家非法贷款平台贷款的行为。

创业贷。以校园兼职为噱头,吸引学生从事校园贷代理,让学生发放非法校园贷宣传单。

培训贷。一些培训机构与非法贷款机构合作,以培训费用分期为由,引导学生到非法校园贷平台进行分期贷款。

刷单贷。非法分子利用学生的求职心理,以刷单赚取佣金为诱饵,诱骗大学生贷款。

裸条贷。学生因无抵押物,选择通过拍摄裸照和不雅视频作为贷款抵押的一种方式。

逾期贷。非法校园贷主体为收取高昂的逾期费用,从而引诱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违约,或是设置非常严苛的违约条款,借款人一旦未在约定时限内还款,贷款债务将会成倍翻涨。

3 “校园贷”频发的原因

(1)政府监管不力,法律法规不完善

作为民间网络借贷性质的校园贷,因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再加之政府监督不到位,使得校园贷性质逐渐扭曲,越来越多非法机构参与其中,导致市场混乱。

(2)学生防范意识不足,缺乏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虽然接受高等教育,但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且极易受环境影响,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从而发生借贷行为。

(3)高校教育短板,未形成系统的宣传机制

学生远离父母管教,学校成为了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少有高校针对学生设置专门的消费观念课程。同时,在宣传上未形成长效机制,知识普及度不高。

4 “校园贷”造成的危害

(1)助长学生不良消费恶习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于家庭,但是受大环境的影响,父母所提供的生活费难以满足其物质需求。而校园贷方式简单,只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即可获得贷款。因此,学生将目光转向校园贷,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甚至引发赌博、犯罪等行为。

(2)学生人身安全遭受威胁

暴力催债已成为校园贷最主要的标签之一,若无法按时还贷,放贷人将会通过各种极端手段向学生讨债。同时,在借贷时,放贷人会收取一定的抵押物,如身份证、学生证,或是复制学生手机中的通讯录,非常熟悉学生的个人信息。当学生未按时还贷时,不仅会恐吓、威胁学生,还会向通讯录中的亲人进行讨债。

(3)破坏高校良好的风气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有“象牙塔”的美誉。校园贷的风靡,一方面到处张贴广告,丑化了校园环境;另一方面,学生进行校园贷多数与学习无关,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膨胀的物质欲很容易在学生团体中传染,从而使得校园内充满物质欲,学生荒废学业,无法潜心科研,良好的校园风气受到破坏。

(4)给家庭造成高额的经济负担

在众多校园贷案例中,很多学生最开始只是向校园贷平台借款几千元,但是在高额的贷款利息下,到最后所需偿还的金额滚雪球式增长,可能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而大学生的日常支出多是依靠家庭,根本没有能力去偿还。而要想摆脱校园贷的追逃,父母只有替孩子去偿还,使得家庭经济负担加剧。

5 “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的意义与方法

(1)发挥课堂教学的消费观教育作用

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必须要发挥出课堂教育教学主阵地的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向大学生传递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并将这些观念与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学生头脑中,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同时,深化显性课程普法教学,显性课程即常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开展价值灌输,利用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深思,认识到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危害,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2]。在利用案例法进行多元互动教学时,应找寻社会聚焦的关键性问题,契合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掌握校园贷相关法律条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强金融安全知识普及,搭建金融理财实践平台,切实增强学生的金融理财能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校园贷风险防范宣传教育常态化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各种网络诈骗、诱导消费行为层出不穷,对此高校必须要提高重视,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途径,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以此来提高学生防范非法校园贷的意识。首先,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学校网站、公告栏、社团、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开展校园贷风险防范宣传,通过真实惨痛的案例,警醒学生谨慎对待校园贷。其次,做好新生安全教育工作,利用军训、新生入校培训等渠道,全面普及金融信贷、网络金融以及高利贷等相关知识[3]。再者,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应充分发挥出辅导员桥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心理工作。同时,提醒学生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可轻信网络贷款的虚假承诺,引导学生正确甄别非法校园贷平台。

(3)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方面,应从政府方面入手,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各类金融机构自律意识,未经许可不得变相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借贷服务;依法对各类校园贷平台进行查处,对不符合规定的平台坚决取缔。另一方面,从高校入手,持续深入开展校园贷整治、摸排工作,对当前校园贷平台的风险系数进行全面评估,密切关注和收集校内关于校园贷的相关情况,尽可能将网贷风险扼杀在摇篮。借力互联网,對存在借贷行为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精准摸查,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活动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开展干预。针对已开展借贷的学生,在进行思想干预的基础上,应严防发生借贷风险,同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合法的兼职渠道,如:勤工俭学、国家助学金等方式,帮助他们按时还清贷款,减轻学习和生活压力;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尽量不让任何学生因经济原因掉队,进而陷入“校园贷”泥潭。同时,加强“五长”伦理关系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校长、院长、师长、学长和家长五种道德力量,并分别与大学生建立起相应的伦理道德关系,通过伦理道德价值进行思想干预。此外,还应加强法律层面的监管,由政府部门牵头,高校参与其中,共同构建校园贷犯罪库,将校园贷平台的犯罪分子信息收集起来,并定期进行公布,从而提醒学生要多加防范,避免陷入骗局。

(4)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导向作用

高校思政课是面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针对当前校园贷日渐猖狂,且逐渐违法化的情况,必须要发挥出思政课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并将金融知识渗透其中,让学生学会正确管理金钱,不仅有利于日常理财,同时也能识别出各种金融骗局,从而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此外,还应不断完善思政课教育体系,拓宽思政教育渠道,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积极实践网络教学、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多渠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此外,高校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非物质文化学习、研学旅行、艺术节等,将原本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从网络世界中拉出来,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5)家校合作共建风险防范体系

推进校园贷风险防控,做好整治工作,还需要依靠家长群体,通过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健全的网贷风险防控体系。一方面,高校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双方能及时就学生情况进行沟通交流。一旦学生出现经济异常状态,学生和家长及时进行干预,遏制其产生“校园贷”的想法。另一方面,家长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法律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表率作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富养”一词不断被提及,但这种观念其实存在误区,所谓“富养”并非是给孩子奢华的生活,而是应该从精神层面出发,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拓展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坚韧不拔、顽强不屈、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让孩子懂得感恩,知道如今安逸的生活得来不易。如此一来,方能避免他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我。

结语:总而言之,要想杜绝不良“校园贷”事件的发生,高校加强风险防控教育是根本手段,必须要发挥出课堂教育作用,推动宣传常态化,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家校联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保学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鸿敏,闫海水.浅析大学“校园贷”的乱象成因及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18(36):112-113.

[2]吴姗霖,李欣书.大学生校园贷风险的认知及其防控研究——基于江苏师范大学的调查[J].中国商论,2018(16):46-48.

[3]律健.大学校园贷风险防范研究[J].时代金融,2018(11):280-281.

[4]王国顺.互联网金融视域下“校园贷”五位一体教育引导机制[J].教育观察,2019,8(16):44-45+93.

[5]肖永辉,李想.“校园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的协同联动机制研究[J].戏剧之家,2019(09):196.

责编/马铭阳

猜你喜欢
校园贷教育引导风险防范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教育引导青少年严密防范宗教极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