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健康保卫战:和三大“杀手”过过招

2020-11-02 02:17扁舟
健康之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杀手卵巢癌宫颈癌

扁舟

在2015年的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排行榜前十名中,宫颈癌(第6名)和子宫体癌(第9名)赫然入榜,虽然卵巢癌并不在该榜上,却因其致死率高、5年生存率低而“成功”挤进了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排行榜的第10名。面对这三大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无情杀手,我们怎样做才能有胜算?在防控疾病方面,我们能为自己做好哪些事?

杀手一

宫颈癌——有明确病因、可预防的癌症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仅在2015年,中国就有9.8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并有3万人死于此病。著名影星梅艳芳、李媛媛,还有主演海岩剧的27岁女演员宋汶霏都因其而英年早逝。在中国女性中,不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宫颈癌都是排在首位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如此凶险,宫颈癌还能防控吗?

中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宫颈癌

宫颈癌是中国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每年我国宫颈癌的新发病例达到10万例左右,占世界新发病例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女性宫颈癌发病年龄年轻化,近十几年来发病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15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数为9.89 万,死亡病例数为3.05万。2019年的数据显示,在中国,15岁~44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三位,并且已成为该年龄段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什么是宫颈癌?

女性的盆腔结构中,前面是膀胱,后面是直肠,子宫在膀胱与直肠之间,位于盆腔的中间。子宫呈倒梨形,宫颈是子宫的门户,位于子宫的下端,而发生于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就是宫颈癌。

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7%)都与生殖器官感染HPV(人乳头瘤病毒)有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而且从癌前病变到发展成为宫颈癌有较长一段时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因素。受到各种刺激(主要为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发生病变,突破基底膜,癌前病变就发展成为宫颈癌。

HPV感染是怎么回事?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大类病毒。大约有40种HPV病毒可感染生殖器官,其中一些是感染宫颈癌的HPV高危类型。某些类型的HPV病毒可能会引起生殖器疣,但与宫颈癌相关的毒株并不相同。生殖器疣即使不治疗也不会变成癌症,而高危的HPV可在体内停留数年而没有任何症状。生殖器感染HPV后通常会自行清除。但如果是慢性感染,会引起子宫颈细胞异常,并可能导致癌症。

HPV感染很常见,性行为是HPV感染的主要途径,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HPV感染的风险,但不能完全阻断HPV的传播。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研究显示,有性行为的男性和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几率达85%~90%,而在我国每年女性宫颈HPV感染人数已高达到4500万。

宫颈癌的3个早期信号要警惕!

宫颈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很容易被忽略。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

接触性出血:即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

阴道不规则出血:非月经期出现阴道出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在绝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而不同,若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

阴道排液异常: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泔样或脓性恶臭白带。根据病情的发展,到了晚期,患者还可能有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情况。

哪些人感染HPV的风险比较高?

HPV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大多数有性生活的人——无论男女,都会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感染上这种病毒。因为HPV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即使你已经多年没有和人发生性关系,也有可能携带HPV。HPV还与外阴癌、阴道癌、阴茎癌、肛门癌和口腔癌有关。

还有哪些因素会增加患癌风险?

1.较早发生性行为:相比于首次性经历在21岁以上的人群,18岁~20岁发生首次性行为的人群宫颈癌发病风险增加了50%,18岁以下发生性行为的人群发病风险更是增加了一倍。

2.有多个性伴侣:相比于仅有一个性伴侣的人群,有两个性伴侣的人群发病风险增加了一倍。

3.性伴侣属于高危人群: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或已知HPV感染(男性也可以感染HPV)。

4.有性传播疾病史:如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疣等。

5.有外阴或宫颈上皮内瘤变史或癌症史。

6.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即免疫力低下):如艾滋病患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7.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

8.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

9.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会增加两倍。

10.其他病毒感染:如疱疹病毒Ⅱ型(HSV-Ⅱ)与宫颈癌病因有关。

怎样分期?

宫颈癌是HPV高负荷、持续感染的结果,是由未治疗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成。宫颈癌的分期大体说来,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各期又分为A和B两个亚类。

第Ⅰ期:癌细胞已经生长到子宫颈和子宫以外,但没有扩散到骨盆壁或阴道下部。第Ⅱ期:癌症已经扩散到子宫颈和子宫以外,并可能扩散到附近的组织。第Ⅲ期:肿瘤延伸至阴道下部,可能阻塞尿流。可能已经扩散到了淋巴结。第Ⅳ期:这是宫颈癌最晚期阶段,癌症已经扩散到附近的器官或身体的其他部位。

如何治疗?

所有宫颈癌都可用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称放化疗),仅在部分患者中考虑手术,包括年轻患者、早期患者(Ⅱ期A以前)、想保留卵巢和阴道功能的患者,希望能消除那些认为医生不给做手术就没有希望了的误解。对于宫颈癌而言,放化疗与手术同等重要或者更为重要。

手术:如果癌症没有进展到第二阶段,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所有癌症组织。手术治疗的选择从宫颈锥切术到简单的子宫切除术,再到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包括切除子宫颈和子宫以及周围的一些组织。医生也可能会切除肿瘤附近的输卵管、卵巢和淋巴结。

放疗

外照射疗法将使用高能X射线杀死靶区的癌细胞。它还可以帮助摧毁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内照射或近距离放射治疗,即将放射源放置于需要治疗的肿瘤内部或附近。宫颈癌患者通常会接受放化疗联合治疗。其带来的副作用包括血细胞计数低、感到疲倦、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和大便不畅。

化疗

当宫颈癌扩散到远处器官时,化疗可能是主要的治疗选择。根据具体的药物和剂量,副作用可能包括疲劳、易擦伤、脱发、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

如何应对治疗期间的不适?

治疗期间可能会使患者缺乏胃口,没有食欲,但是摄入足够的热量来保持健康的体重是很重要的。应向营养师咨询饮食建议。保持身体活跃也很重要。温和的运动可以增加能量,同时减少恶心感和压力。可以咨询医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

影响生育吗?

宫颈癌的治疗通常包括切除子宫,也可能会切除卵巢,导致无法生育。但是,如果癌症发现较早,手术治疗后仍然可以生孩子。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是早期宫颈癌的手术方法之一,可以保留年轻女性的生育功能和月经。

生存率高吗?

宫颈癌的存活率与它被发现的阶段有关。总的来说,66%的女性在确诊后至少能存活5年。但统计数据无法预测每个人的治疗效果如何。

如何预防?

一级预防:接种HPV疫苗

随着HPV预防性疫苗的问世,宫颈癌的综合防控策略已经逐渐从对适龄女性定期篩查的二级预防提前至对女性进行HPV疫苗接种的一级预防,减少HPV感染,以此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HPV疫苗可以用来预防与宫颈癌最密切相关的两种HPV:HPV16和HPV18,它们导致了大约70%的宫颈癌。二价HPV疫苗中包含的就是这两种亚型,从而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9~14岁是HPV疫苗最佳接种年龄,可间隔6~12个月接种2剂。15岁以上的人接种,应在6个月内接种三剂。

除了二价HPV疫苗之外,还有九价HPV疫苗,可以覆盖更多的HPV亚型(6、11、31、33、45、52和58),可以预防90%的宫颈癌。四价在预防宫颈癌方面和二价一样,也是预防70%的宫颈癌。不过,除了预防宫颈癌,四价和九价还能预防90%的生殖器疣(例如尖锐湿疣)。九价在我国审批的年龄是16~26岁。香港以及国外一些地方,九价可以打到45岁。

◆ 温馨提醒:HPV疫苗只用于预防而不是治疗HPV感染。建议男孩和女孩在9~26岁时接种HPV疫苗。男孩子可以打四价或九价HPV疫苗来预防尖锐湿疣等生殖器疣。

二级预防:定期筛查

对所有适龄女性定期开展宫颈癌的筛查。对确定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早进行治疗;对于已经接受HPV疫苗的女性,如果已经到了筛查年龄,仍然需要定期进行筛查,因为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的宫颈癌。

121岁~29岁女性应进行单独的宫颈涂片检测,每3年一次。宫颈涂片检测和HPV联合筛查不应用于年龄小于30岁的女性。不必每年筛查。除了感染HIV的女性,对年龄小于21岁的女性,无论性活动开始的年龄或是否有其他行为相关的危险因素,都不应行筛查。

2对于30岁~65岁女性,应进行每5年一次的宫颈涂片检测和HPV联合筛查;也可选择每3年一次的单独宫颈涂片检测。不必每年筛查。

3TCT和传统的巴氏涂片检查都是可行的筛查方式。

465岁以上女性若过去10年内每3年一次、连续3次HPV检测无异常,或每5年一次、连续2次HPV检测为阴性,则不需要继续筛查。

◆ 什么是宫颈涂片检查?

现在,宫颈癌检查更多的是使用TCT,但其实这也一种巴氏涂片检查,只不过加入了更新的技术。传统的巴氏涂片检查可能会因为涂片中的杂质而有不小几率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结果。而TCT检查就是把涂片先用基液细胞学技术进行处理,清除掉杂质,让细胞在显微镜下能够更清楚,从而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结果异常怎么办?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有异常,可能需要复查。医生可能还会安排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是妇科内窥镜之一,可以理解为一部高清动态的放大镜。通过阴道镜下直接观察、醋酸试验和碘试验,医生可以识别可疑病变部位,并有效定位指导活检和进一步治疗,达到提高癌前病变检出率和治愈率的目标。阴道镜检查过程与普通妇科检查过程类似,在门诊即可完成。

常见的宫颈TCT异常都有哪些?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在活检报告中,报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2级和3级,CIN3是癌前病变的最高版本,尽管离癌仅一步之遥,但仍不是癌。

◆  HPV-DNA检测要不要做?

在某些情况下,除了宫颈涂片检测外,医生还可以选择HPV-DNA检测。HPV-DNA检测是对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查,检查是否存在高危型HPV,从而判断患者患者宫颈癌的几率。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在宫颈涂片检测结果异常后,也可推荐使用。

◆  什么是宫颈癌活检?

活组织检查是指取出宫颈组织在实验室中进行检查。病理学家将检查组织样本是否有异常变化、癌前细胞和癌细胞。锥状活检可以检查宫颈表面下有无异常细胞,但这种检查可能需要麻醉。

小结:即使不幸罹患了宫颈癌,天也没有塌下来。只要发现得早,治疗效果仍然是很理想的,甚至还可以怀孕生子。更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已经针对引起宫颈癌的元凶——人乳头瘤病毒,成功研发了HPV疫苗。可以说,只要主动关注,通过疫苗接种和其他措施,绝大多数女性都可以避开宫颈癌这个致命杀手。

杀手二

卵巢癌——被严重低估的隐形杀手

不要以为定期做乳房、子宫颈涂片检查,就能远离妇科癌症威胁,还有一种隐匿性很高的恶性肿瘤——卵巢癌更可怕。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误诊率高,近5成患者确诊时都已是晚期。而卵巢癌晚期相当难治疗,且容易复发,虽然卵巢癌并不在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排行榜上,却“成功”挤进了女性恶性肿瘤死亡排行榜的第十名。

什么卵巢癌?

卵巢很小——单只卵巢大约杏仁大小,而且“藏”在腹腔深处。卵巢不仅产生和排出卵子,也是女性性激素和孕激素的主要来源。

根据目前的研究表明,卵巢癌始于输卵管,并转移至卵巢。相比于乳腺癌、宫颈癌等更常见的女性癌症,很多人对卵巢癌可能不太熟悉。卵巢癌之所以尤其值得关注,是因为它的致死率相当高,是排名很靠前的女性杀手。全球每年约有22万女性被诊断出卵巢癌,而每年死于卵巢癌的约14万人。相对乳腺癌89%的5年生存率,卵巢癌整体只有45%左右,晚期卵巢癌更是低到17%。

卵巢癌不只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疾病

从年龄上来看,卵巢癌最“偏爱”以下两类人群:一是年龄在40~60岁左右的女性及绝经期女性,在疾病类型上来看,这类女性较多发的是卵巢上皮癌;二是年龄在20岁前的年轻女性,这类女性较多发的是生殖细胞肿瘤,甚至还没有月经初潮的女孩也会得。

绝大多数卵巢癌是卵巢上皮癌,是由卵巢表面的细胞形成的恶性肿瘤。有些卵巢上皮癌癌性不明显,它们被称为低恶性潜能肿瘤,生长缓慢,比其他形式的卵巢癌危险性小。卵巢上皮癌的5年相对生存率在93%~19%之间,这取决于发现的阶段。而低恶性潜能肿瘤5年相对生存率在97%~89%之间。

哪些症状要警惕?

卵巢癌早期难发现,等到出现腹胀、腹痛、频尿等症状时,很多人又自以为是“肥胖”或“便秘”,有近5成患者确诊时都已是晚期。根据研究,超过80%的女性会在得卵巢癌的几个月之前,至少出现一种卵巢癌症状。这就是为什么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不要拖太久才就医。卵巢癌的常见症状有这些:

1经常背痛:虽然背痛有可能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但如果你没有韧带拉伤、骨质疏松、关节炎,或是骨骼异常的情况,那么最好去看下医生,因为背痛是这种癌症的主要征兆之一。

2下腹部疼痛:如果你下腹部时时有疼痛感,应该及时就医。

3月经周期不正常:如果阴道出现不正常出血,或是月经周期出现剧变,最好及时就诊。

4过度疲劳:除了喘不过气、恶心想吐、没胃口之外,过度疲倦也是卵巢癌主要症状之一。

5很容易就感觉饱了:根据研究 ,吃东西一下就觉得饱了是卵巢癌的常见症状之一。很多人把这项症状与肠胃疾病搞混,不过与肠胃道造成的病症不同的是,卵巢癌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

6性交疼痛:性生活时出现疼痛感,是卵巢癌的重要症状之一,这与骨盆出现痛楚、频尿有极大关联。

7.恶心想吐:恶心想吐也可能是许多疾病的前兆,还时常会与另外一些症状一同出现,如便秘、腹泻、腹部肿胀。卵巢癌主要是会造成肠道阻塞,导致头晕想吐、腹痛、暴瘦等症状。

8 肚子肿胀:肚子肿胀是卵巢癌最明显的症状。患者的肚子甚至胀大到让她看起来像怀孕。如果肚子肿胀的情况持续好几天或好几周,请尽快就医。

9 新生毛发暗沉又粗糙:很多患卵巢癌的女性都曾经历毛发迅速增长的情况。虽然这并不是卵巢癌常见症状,不过还是要保持警惕。

10经常便秘:腹部及肠道是受卵巢癌影响最大的区域。除了腹部疼痛外,其他相关症状包括消化问题、没有胃口、胀气等情形。

高危因素有哪些?

家族史:近亲患有卵巢癌、乳腺癌或结肠癌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几率会更高。研究人员认为遗传性基因改变占卵巢癌的10%,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它们与乳腺癌有关。如果有相关家族史的女性,应该和医生谈谈,是否需要更加密切的医疗随访。

年龄:卵巢癌的最大危险因素是年龄,它最有可能发生在女性更年期之后。绝经后进行激素治疗可能会增加风险。这种联系似乎在服用雌激素而不服用孕酮至少5~10年的女性中最为强烈。医生们无法确定同时服用雌激素和孕酮是否也会增加这种风险。

肥胖:肥胖女性比其他女性患卵巢癌的风险更高。与非肥胖女性相比,肥胖女性卵巢癌的死亡率也更高。

能不能筛查?

有两种方法可以在妇科常规检查中筛查卵巢癌。一种是血液检测,检测CA-125的蛋白质升高水平。另一个是卵巢的超声波检查。不幸的是,这两种技术都没有被证明能挽救平均风险的女性的生命。因此,只建议对有高危因素的女性进行筛查。

如何诊断?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扫描有助于显示卵巢肿块。但这些扫描并不能确定异常是否是癌症。如果怀疑是癌症,还可以通过做腹腔镜取出病理组织做活检。

怎样分期?

第Ⅰ期:局限于单个或两个卵巢;第Ⅱ期:扩散到子宫或其他邻近器官;第Ⅲ期:扩散到淋巴结或腹壁;第Ⅳ期:扩散到远处器官,如肺或肝。

为什么难治?

卵巢癌治疗效果不佳,有3个重要原因:

1缺乏有效的早筛手段:在卵巢癌患者中,50岁~60岁的中老年女性占70%。由于早期卵巢癌没什么症状,非常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所以被发现的时候,近七成已经是中晚期。

2缺乏新药:多年以来,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一直以手术和化疗為主,没有很好的靶向药物或者免疫药物。卵巢癌晚期相当难治疗,相较于乳腺癌、肺癌、大肠癌,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武器”较少。

3容易复发:虽然部分晚期卵巢癌一开始对化疗比较敏感,化疗后都会缩小,但不幸的是多数都会复发,需要第二次化疗。国外研究发现,约7到8成患者会在一年至一年半左右复发。

如何治疗?

在治疗上,根据病理性质的不同,目前卵巢癌采取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应把卵巢癌视为一组不同种类的疾病个体的集合,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只有针对每个不同的组织分型,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有效降低卵巢癌患者的死亡率。

手术:手术被用来诊断卵巢癌并确定其分期,但它也是治疗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这可能包括一个单独的卵巢和邻近组织。在更晚期,可能需要切除两个卵巢以及子宫和周围组织。

化疗:在卵巢癌的所有阶段,化疗通常都是在手术后进行。这一阶段的治疗使用药物来靶向并杀死体内残留的癌症。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直接进入腹部(腹腔化疗)。低恶性潜能肿瘤患者通常不需要化疗,除非肿瘤在手术后生长。

靶向治疗:PARP靶向药物的出现,给一部分卵巢癌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PARP抑制剂是一种针对癌细胞DNA修复缺陷而专门设计的全新机制的抗癌药。现在已知,10%~28.5%的卵巢癌与遗传因素有关,包括:BRCA1及BRCA2突变。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癌细胞对PARP靶向药物最敏感。针对特定突变而合理使用靶向药物,体现了癌症的“精准治疗”。目前,PARP靶向药物在国内也已经被批准上市,给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和精准医疗的机会。

治疗后会遇到哪些问题?

更年期到来:当女性切除两个卵巢后,也无法分泌雌激素了。即使是年轻女性,也会导致更年期到来。激素水平的下降也会增加某些疾病的风险,包括骨质疏松症。女性在接受卵巢癌治疗后,有规律的后续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疲劳:在治疗结束后,患者通常会觉得康复起来需要很长时间。疲劳是癌症治疗后很常见的问题。开始一个温和的锻炼计划是恢复精力和改善情绪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咨询大夫哪些运动适合自己。

如何预防?

1生育:生育过的女性比从未生育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可能性小,而且风险似乎随着怀孕次数而降低,母乳喂养也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2口服避孕药:卵巢癌在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中不太常见。服用避孕药至少五年的女性,比从未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低50%。像怀孕一样,避孕药也能防止排卵。一些研究者认为排卵次数少可能对卵巢癌有保护作用。

3输卵管结扎术:结扎输卵管,是预防卵巢癌的措施。子宫切除术也同样能起到预防作用。

4切除卵巢:对于基因突变的女性来说,切除卵巢是一种选择。40岁以上已生育的女性也可以考虑做子宫切除术。

5保持低脂饮食:虽然目前还没有哪种饮食能预防卵巢癌,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坚持低脂饮食至少四年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可能性较小。一些研究人员报告说,食用大量蔬菜的女性患癌症的几率也较低,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小结:虽然卵巢癌发病率并不算高,对于一般人群,卵巢癌终生累积发病风险约1.5%。但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又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一经发现,多已拖到晚期,而晚期卵巢癌难治,复发率又高,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如何更早地发现卵巢癌,并且有效防止复发,一直是临床上的大难题。如果你属于高风险人群,应重视身体的信号,定期体检,并向医生了解积极预防的方法。

杀手三

子宫癌——早筛查早治疗预后效果好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最新的报告显示,在过去二十年中,几乎所有的癌症发病率都在下降,而子宫癌的发病率却在上升。

什么是子宫癌?

子宫癌通常是指子宫内膜癌(EC),又称宫体癌,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绝大多数为腺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癌症,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在妇女最常见的癌中排名第四位。

多见于50~60岁的妇女,常在绝经后发生。另一种子宫癌是子宫肉瘤,并不常见 ,仅占所有子宫癌病例的4%左右。

大部分子宫癌的预后很好,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五年相对生存率为80%~90%。因为子宫内膜癌一般可以在早期诊断出来,它的最典型症状就是绝经前后的异常出血、体重减轻和骨盆疼痛。

为何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总体来讲,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而在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子宫内膜癌已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首位。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約50000例,死亡病例约为18000例。由于绝经后女性寿命延长,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改变、不正规的激素补充治疗以及缺乏明确的筛查方案等,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提高且趋于年轻化,而且有渐超宫颈癌之势,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生殖器官恶性疾病。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1年龄: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好发于平均年龄47岁。在美国,子宫内膜癌发病平均确诊年龄为66岁,而在中国,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高峰为50~59岁,平均确诊年龄为55岁,发病年龄段明显年轻于美国。研究显示,大部分未经治疗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发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时间在15年以内。随着年龄增长,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9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于45岁以上人群,80%为50岁以上女性,7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于绝经后女性。

2异常子宫出血:日本妇科肿瘤协会认为,年龄50岁以上或绝经后,最近6个月内有异常出血症状的女性要进行子宫内膜癌的筛查。约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最常发生在绝经后。所以,绝经后出血、围绝经期不规则出血、不孕症伴随月经不调等患者应高度警惕,应首先排除子宫内膜恶变的可能。

3遗传因素:35岁以上具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高危因素,如明确突变携带者、缺乏基因检测结果、有可疑常染色体遗传病(肠癌)Lynch综合征等,这类女性应每年应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和子宫内膜癌筛查。这类人群在结肠癌女性患者中占2%~10%,但是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占5%。

4患有与子宫内膜增厚的相关疾病: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压可导致子宫内膜增厚。

5肥胖:超重或肥胖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是健康体重女性的2~4倍,因为脂肪组织会产生异常水平的雌激素,这会刺激对激素敏感的癌症。

6无排卵,缺少孕激素的对抗: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55岁之后绝经、初潮小于12岁等。绝经前女性通常不会患子宫内膜癌,这也是大多数绝经女性出现粉红色分泌物或异常出血后引起注意,并在早期被诊断出来的原因。

7与激素及药物相关的疾病:功能性卵巢肿瘤、绝经后有激素替代治疗及他莫昔芬治疗史。服用他莫昔芬者的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0~8.8%,其发病率为一般绝经女性的1.7~7倍。

8其他因素:有毒物放射线接触史、吸烟、饮食习惯不良等。

早期筛查很有必要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未能得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能大大提高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有数据表明,在诊断时病灶仍为局限性,5年生存率为96%,若发展为区域性疾病则5年生存率下降至77%,发展为远处转移性疾病时为44%。因此推荐:

所有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接受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年龄小于50岁,但符合以下条件其中之一的女性,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行筛查:

(1)异常子宫出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流血。

(2)35岁以上具有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高危因素或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史(尤其是乳腺癌、结直肠癌、女性生殖肿瘤)的女性。

(3)曾进行或正在进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或为治疗其他疾病服用或正在服用米非司酮、他莫昔芬的女性。

(4)30岁以上且肥胖(BMI≥28)、有糖尿病、高血压的女性。

(5)有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等)或初潮<12岁的女性。

筛查结果如无异常,一般推荐筛查周期为1年;有异常,则根據不同情况更改筛查周期或进行下一步检查。

有哪些筛查手段?

1肿瘤标志物检测

CA-125及人附睾蛋白4(HE4)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检测指标,联合使用敏感度可达到58%,特异度92%。CA-125在子宫内膜癌中约有60%的患者表现为升高。而HE4可能通过旁分泌/内分泌作用,促成子宫内膜癌的发展和转移,对子宫内膜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诊断敏感度达66.7%,与CA-125相比,HE4对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敏感度高出17.1%,特异度可达84.6%,尤其适用于Lynch综合征及服用他莫昔芬的高危人群。

2子宫内膜取样器联合细胞学检查(ECT)

子宫内膜取样器诊断HPV与癌前病变的准确率均很高。2019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明确将子宫内膜活检作为子宫内膜初始评估的一线诊断手段。ECT检查时,患者无疼痛感,对于无性生活史、未生育、绝经后、有合并症不能耐受诊刮的女性优势更明显,能够避免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子宫穿孔及宫腔感染,且大幅度减少社会的医疗成本,尤其是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麻醉并发症。

3经阴道子宫双附件超声检查(TVS)

探头距靶器官较近,采用高频超声波,能更好地看清子宫内膜厚度及显示形态,还可以根据其图像显示宫腔、肌壁、颈管内是否有不均质回声,判断病变范围是否累及肌层和宫颈。患者疼痛轻,无须充盈膀胱。不过,目前对不同情况下阴道彩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度多少应高度怀疑有子宫内膜病变尚有争议。

如何治疗?

手术:手术通常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通常伴有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在一些情况下,要进行骨盆洗涤,移除网膜,和/或进行腹膜活组织检查。如果癌症已经扩散到整个骨盆和腹部,则可以进行减瘤手术(尽可能多地去除癌症)。

放疗:放射疗法使用高能辐射(如X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治疗子宫内膜癌:

◆ 将放射性物质放入体内。这被称为内部放射疗法或近距离放射疗法。

◆ 通过使用射波刀、直线加速器、Tomo刀等X线放疗设备,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也可以选择更加精准、副作用更小的质子放射治疗。

化疗:化学疗法是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治疗方式为静脉注射或口服。药物随血液并进入全身。因此,当子宫内膜癌已经扩散到子宫内膜以外的其他部位并且无法进行手术时,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如何预防?

避孕药和激素宫内节育器含有黄体酮,可以抵消体内过量的雌激素。在2017年发表在美国妇产科杂志上最大和最长期的研究之一,就是发现服用避孕药与患子宫内膜癌风险降低了约33%相关。这也与降低卵巢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有关。

小结:虽然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提高且趋于年轻化,但症状典型容易发现,而且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效果良好。提醒停经后发现阴道异常出血的女性千万别大意,当心是子宫内膜癌前兆。另外,如果停经后定期做子宫颈抹片检查结果都很正常,却突然发现阴道异常出血时,可能潜藏着子宫内膜癌危机,应该及时就医,了解是否要进一步做子宫内膜癌的筛查。

猜你喜欢
杀手卵巢癌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卵巢癌:被遗忘的女性“沉默杀手”
Wnt3 a和TCF4在人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幸福的十大“杀手”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不动产登记不是房价“杀手”
JMJD2B在人卵巢癌中的定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