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佳 彭云霞 魏莉霞 龚成文 王国祥蔺海明∗孙 裕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 甘肃 兰州730070; 2.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甘肃 兰州730000;3.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730046)
羌活为伞形科羌活属多年生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Ting ex H.T.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ranchetiiH.de Boiss 的干燥根及根茎,具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1],作为中、藏、羌医药体系的常用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及医书中皆有相关记载,《中国药典》 自1977 年版以来历版均有收录。羌活化学成分主要有香豆素、挥发油、聚烯炔、倍半萜、黄酮、酰胺、糖及有机酸等[2⁃3],2015 年版《中国药典》 以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作为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规定两者总量不得少于0.4%。药理研究证明,羌活有镇痛、抗炎、抗血栓形成、抗凝血、抗肿瘤、抗心律失常等多种作用[4⁃5],此外其活性成分在抗海洋污损[6⁃7]、植物保护[8⁃9]、果品保鲜贮藏[10]、食品保鲜[11]方面的功效也相继被发现,应用前景广阔。随着药理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疗效的确认,羌活及其制剂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羌活制剂处方、配伍及临床功效进行整理分析,旨在为其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经统计整理,2015 年版《中国药典》 共收载含羌活制剂53 种,涉及处方43 个,见表1。
1.1 配伍规律 中药通过配伍组成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合理配伍使用可起到协同增效、降低毒性的作用。《中国药典》 共收载含有羌活的处方中与羌活配对出现次数较多的中药有川芎、防风、白芷等,见表2。其成药的功效以袪风、解表、止痛、活血为主,与羌活的临床功效一致。
1.2 处方中药味数 中药复方是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临床疗效体现其综合效果。《中国药典》 含羌活处方的用药味数最少者为5 味,最多达58 味,见表3,其中51.17%的处方药味数在6~15 味之间,平均每个处方用药味数为18.28 味。
1.3 药物剂型 剂型是为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传统中成药剂型有丸、散、膏、丹等,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又产生了片、颗粒、胶囊、滴丸、口服液、注射液等现代剂型。适宜的剂型有利于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也便于生产、运输、贮藏、携带和服用。《中国药典》 共收载含有羌活的制剂53 种,共有丸、颗粒、片、胶囊等12 种剂型,见表4,可知羌活制剂以丸剂居多,兼有内服外用多种剂型。
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是中医药学上千年临床实践和经验的结晶,可为现代中药新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8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12]第7 条规定,古代经典方剂是指目前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所记载的方剂。本文对药智网含有羌活的经典方剂进行检索,共整理出48 首,见表5,出自28 部医书,大多为解表、治风、袪湿、清热方,涉及内、外、妇、儿、眼科用药,可见羌活自古以来为医家常用。
表1 《中国药典》 含羌活制剂品种
表2 《中国药典》 含羌活制剂配对药
表3 《中国药典》 含羌活制剂药味数
表4 《中国药典》 含羌活制剂剂型
2.1 配伍规律 含有羌活的古代经典方剂中与羌活配对出现次数较多的中药有甘草、防风、川芎、当归、独活等,见表6,其主要功效为袪风、止痛、解表、散寒。
2.2 方剂中的药味数 含有羌活的古代经典方剂中用药味数以11~15 味居多,6~10 味次之,见表7。药味数在6~15 的方剂数占总数的83.33%,平均每个方剂的用药味数为13.44 味,符合近年来国际上认可的中药组方味数[13]。
2.3 方剂开发状况 古代经典方剂是反复实践检验的有效处方,具有规范性和经济性,符合循证医学理论,经过了几千年的验证其临床疗效确切,是中药开发的源泉,也为新药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4]。含有羌活的48 首古代经典方剂中,被开发为成药的有13 首,见表8,其中九味羌活汤和川芎茶调散被开发成多种剂型的中成药,包括浓缩丸、颗粒剂、喷雾剂、软胶囊、滴丸、口服液等现代剂型,而且九味羌活丸、芎菊上清丸、川芎茶调散和连翘败毒丸等成药进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5]和国家医保用药目录[16],极大促进了此类药物的临床使用。
对《中国药典》 和古代经典方剂中含有羌活的处方制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古代经典方剂的剂型有汤、丸、散、膏、丹和煎剂6 种剂型,其中多为内服药,仅“万灵膏” 1种为外用药,给药途径单一。《中国药典》 中的制剂剂型有丸剂(蜜丸、浓缩丸)、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酒剂、口服液、灸条、喷雾剂、袋泡茶和酊剂等14 种剂型,给药途径多样化,加快了药物起效速度、提高疗效、增加应用范围,改良了药物的口感,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同时也便于携带和服用。古代经典方剂用药精炼,药味数多在6~15 味之间;而《中国药典》 中的制剂处方平均用药味数多于古代经典方剂,21 味药以上的处方有19首之多,处方有变大趋势,应引起关注,避免不必要的大处方导致的医药资源浪费,病人负担加重,或引发不良反应及潜在的安全性隐患。
表5 含羌活古代经典方剂品种
表6 含羌活古代经典方剂配对药
表7 含羌活古代经典方剂药味数
经过上千年传承与发展,羌活的临床功效得以发掘,形成了大量安全、有效的方剂。但古代经典方剂的开发尚显不足,文中提及的48 首古代经典方剂开发为现代制剂的仅有13 种,其中九味羌活汤、川芎茶调散、芎菊上清丸、当归拈痛汤、连翘败毒散5 种有较深入开发,为临床常用,这也是古代经典方剂传承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018 年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 的发布,会极大促进古代经典方剂的研究开发,将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