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亭
在千百年的紫砂历史发展之中,紫砂壶绝妙的造型艺术和包罗万象的文化内涵,给热爱茶文化的朋友们带来了非常震撼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在紫砂的故乡宜兴,许多的紫砂艺人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了紫砂艺术的创作之中,他们用最为传统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精华传承下来,用自己巧夺天工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把紫砂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对待,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之所在。在紫砂壶制作的几个关键环节,泥料是其根本之所在,紫砂原矿深藏在地下,经过岁月的积淀富含石英、云母和铁质等等元素,经过高温烧制会形成独特的双透气孔结构,用来泡茶可以保持最纯正的味道,而且冲泡时间再久也没有熟汤味。传统的紫砂壶在制作的时候都要挑选合适的泥料,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传统的全手工制作工艺,把紫砂匠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把紫砂壶的精气神韵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最终呈现给我们完美的艺术效果,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时候不仅仅欣赏到紫砂艺术的造型特点,更能够感受到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年年有余》可以说是把紫砂花器的灵动和活泼完美地呈现出来,通过荷花、鱼的造型来展示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艺术的审美。在我设计和创作此壶的过程之中,江南最为熟悉的荷花就成为了脑海之中频繁闪现的题材之一,在过去经典的器型之中,荷花与青蛙相伴出现,令人啧啧称赞,我则采用了“鱼戏莲叶中”的构思来呈现出整体的设想。此壶壶身饱满圆润,壶口位置则采用了荷叶的形态包裹设计,给人以亭亭玉立的感觉,壶嘴为藕的形态,婉约优雅,出水非常的爽利,与之相匹配的壶把则圈卷自然,营造出完美的弧度,端握十分的称手,在底端还有莲花花蕊的形态装饰,细节之处凸显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壶盖为莲蓬的形态托在壶口之上,被莲花紧紧包围,与壶口贴合得严丝合缝,通转也非常流畅,气密性非常良好,上面的细节和纹理恰到好处,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壶钮的形态为鱼儿高高跃起,张着嘴巴,尾巴卷起,生动活泼,活灵活现,身上的每一片鱼鳞都清晰可见,让人不由得感慨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从整体上来看此壶《年年有余》,其造型在设计丰富的情况之下,还是尽可能地保持了良好的实用性,把冲泡茶叶的功能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全面的捏塑和装饰,把荷花和鱼儿自然地融入其中,充分地展示出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和紫砂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之中,“鲤鱼跃龙门”、“年年有余”等等和鱼有关的吉祥寓意非常之多,由此可见鱼作为我们生活之中经常可见的水产,因为谐音的原因成为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的语言之一。在古代,鱼被用来传送书信,在后来的演变之中,显贵达官阶层随身佩戴以金为材质制作而成的“鱼符”来表明自己的身份,所以象征着富贵和权利,我们有词语“如鱼得水”就是用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非常和谐美满,幸福自在,如同鱼儿欢快地在水中徜徉一般。年年有余的题材在经过长期的民间传播之后,成为了年画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题材,同时伴随着莲花、莲藕等等形式出现,即“莲连有鱼”,代表生活富足,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我的这件紫砂作品《年年有余》就是把我们最为常见的题材通过紫砂艺术的手法呈现出来,充满了创意的造型设计容纳了许多的元素,同时把美好的吉祥寓意充分地表现出来,感受到了紫砂艺术的博大精深。
结语:江南宜兴丰厚的人文积淀赋予了紫砂艺术更多的选择和可能,这里的紫砂艺人从小就在泥凳旁边长大,耳濡目染父辈们的辛勤劳作,默默地在心中坚定了紫砂艺术的理念和传承技艺的决心。尤其是紫砂艺术随着茶文化的不断推广,受到了市场的热情欢迎和追捧,这让更多的年轻一代走向了紫砂艺术的创作道路,从而推动了紫砂行业整体的发展和不断的开拓创新。如今,紫砂艺术薪火相传,我们可以领略到更多充满了传统和现代艺术交融的壶内乾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