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健
历史上的紫砂文化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在近代,中华大地上有遍布的茶馆,茶馆既是喝茶的地方,也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茶馆中使用的茶具让紫砂壶这个名字响彻神州大地。紫砂壶的造型最初丝毫无韵律可言,它继承了一部分瓷器、陶器的造型,又顺应文人茶器的发展而展现出一定的文人雅玩的形态倾向,同时又由于茶馆的大量出来,催生出了实用兼具审美的外形特点,由此可见紫砂壶造型的来源是复杂的,但其一系列的形体变化却都有着脉络可循,这些因素统统都成为了当下对紫砂系统化、理论化总结的参照,为紫砂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对于传统艺术造型的继承是紫砂壶造型的一大来源,紫砂壶的造型虽多,外形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从源头来看,传统陶瓷器、金属器的造型都对紫砂壶的造型有着绝大的影响,有些甚至直接就是外形不变将制作的材质替换成了紫砂。而这些古形古器的造型则另有渊源,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都能找寻到它们的印记,“宫灯”这一造型就是如此。
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在统一天下之后,建都洛阳,在洛阳的宫室内张灯结彩,摆下宴席,用以犒赏百官,那一盏盏的宫灯摇曳生姿,随后制作宫灯的技术传入民间,成为了人人都向往的事物,所以顺势自然地就被融入到了陶瓷器的造型当中。这样的行为有一就会有二,虽然汉代的宫灯与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宫灯壶”外形大相径庭,但有关于它造型的传说却是相似的,相传清代雍正年间,有一老汉设计了一个灯笼,造型别致,于是就有官员将这种灯笼重新制作进献到了宫中,自此灯笼成为了贡品,取名为“贡灯”,后来的人取其谐音,就成了现在的“宫灯”。
无论是汉代也好,清代也罢,“宫灯壶”的造型精髓其实并不在“灯”上,而是能与皇家产生联系的“宫”,人们将对于皇宫的憧憬,转化成为了一种意念附着在形体之上,这就是“宫灯”造型的根源。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个造型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在现实中“宫灯壶”的造型有其原型,但跟人们通常预想着的挂在皇宫屋檐下的灯笼不同,“宫灯壶”的原型是一种带有如意握柄的手持灯笼,使用的时候长端握在手里,如意端向内悬空着一枚圆形灯笼,这样的设计重心趋前靠下,走起路来十分稳定,不会摇晃,是兼具美观和实用的设计。
继承传统并不意味着对传统造型进行不断地重复,在创作中所要继承的其实是传统造型背后所蕴含的气质,“宫灯”造型所包含的是一种华贵典雅的气质,其用紫砂来表现就是不施粉黛,不假外物,单纯而高贵的一种形体表现。作品“八方宫灯”并不是单纯地将圆形切割成八个面,这样的塑造并没有任何意义,且并不会产生美感。“八方宫灯”中的形体变化重点突出筋骨的外露,在原本的圆形“宫灯”造型中,筋骨是不外露的,圆和润是终极的美,制作者只需要保持整体线条的通畅,高矮胖瘦的比例协调就能够制作出一把不错的“宫灯壶”,但在“八方宫灯”中,圆润依旧得以保持,但内部的筋骨可以通过线条的变化显露出来,这就如同原始的包纸框架的“宫灯”一样,带有一种基于本源的美,这种美结合规律对称的块面线条,上下贯通的棱脉,以及前后流把的顺畅过渡,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古典韵律美,从中可以感受到形体本身所具有的弹性,相较于传统的“宫灯”造型,充满了变化,却又显得“原汁原味”。
“宫灯”这一形态本身就带有一股传统的味道,这与现代化的灯红酒绿格格不入,但却更能凸显紫砂文化艺术背后所带来的那股安宁,温煦的气质。在历史上,关于灯的传说和习俗有很多,更是衍生出“灯会”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八方宫灯”的造型变化实际上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一种传承和延伸,其中包含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记忆。
总结:层叠的线条和轮廓,精准的比例和组合,让紫砂壶的造型塑造越来越具有现代工艺设计的味道,尤其是在紫砂方器的创作中,形体的切削显现出一种极度的冷硬风格,这种风格发展的极致无疑就是冰冷的机器,然而紫砂壶艺创作并非是机器能够替代的,因为在全手工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包含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逻辑,从中衍生出而来的形体变化能为人所感知并有所触动,新形态的创作更多是意识与工艺的结合,这就是紫砂艺术所具有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