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善”的造型装饰呈现与文化表达

2020-10-31 09:26周行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壶盖泥料手工艺

周行春

“性善论”是中国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的重要理论,对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古老的中华民族崇尚宽容善良,力倡和谐,这些不仅以文字的形式作为一种理论发挥教化的作用,更渗入到中国传统艺术创作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出现在本文中的这件名为“心心相善”的紫砂壶作品就传递出中国传统的“性善”观念,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此件作品需要通过造型与装饰的配合塑其型,表其意,这也是我们必须理解的两个重要方面。

色彩通常是最能引起人们注意的部分,这件“心心相善”就有着非常丰富的色彩,并且色彩之间的对比较为强烈,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也有利于作品个性特征的呈现。壶身整体的色调是比较传统的,棕红色的泥料古典大气,从气韵上奠定平稳踏实的基调。再看泥料的质感,紫砂泥是一种深藏在矿石深层的泥料,矿物质含量高,透气性好,可塑性强,手工艺人在制作时会精心拍打、打磨,烧制成的壶细腻光滑,顺滑如丝,且内里还能保证天然的砂质感,就如此壶这样可以看到其间细密的问题,使壶精而不假,这种自然是精美瓷器所难以呈现的,这种精致又是一般陶器难以企及的。

壶身上部与壶钮部分运用了金色装饰,与棕红色的壶身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使壶更加富丽堂皇,明亮而高贵。环绕壶钮一圈装饰上以绿色打底,金色镶嵌边缘,内部再排列上金色文字,与壶身处的纹样形成对应。这些鲜明色彩的运用强化了作品的个性,即使将此壶置于众多作品当中也是十分耀眼的。

汉扁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款式之一,有虚怀若谷,宽容大度的气质风度,用来表现“心心相善”的主题是极为合适的。筒身呈圆形,从上方俯视筒身造型更是标准。壶腹中央是此壶结构的分界线,壶腹中央明显有一条立体的圆线环绕壶身一周,将壶身分为上下两个面,它们各自向上、向下汇聚,上面承接壶盖,下部形成壶底。这一壶型的特点就在于它使原本单一的筒身形成两个空间,线面之间的转折变化非常明显。较为宽阔的壶身展现了宽容的肚量,这种宽容其实也就是“善”的表现。

圆圆的壶盖平整简约,中间的壶钮造型也比较传统,壶身两侧的壶嘴与把手是壶身中央圆线的延续,使壶身两侧舒展开来,线条形成了流动的美感,从壶嘴经壶肩部到壶盖,再延续至另一侧的把手,线条形成了均衡的节奏,为壶增添了律动美感。

接下来我们就要谈谈壶中的装饰。此壶的装饰在我们分析色彩时已经进行了简要介绍,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关注形状。在壶的上半部分是五个完全一致的串联起来的图案,这些图案的轮廓是心形,代表了作品主题中的“心心”,每个心形纹样中间的对称纹样像是凤纹,富有吉祥寓意,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壶盖中央运用了文字加纹样装饰,手工艺人要运用镶金丝的工艺在壶盖上压好金丝并打磨光滑,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工艺,提升了作品的工艺价值,壶盖上的文字非常古典,与壶身处的纹样共同构成作品的传统内涵。

“心心相善”指每个人都应该有善心,以善意去关怀、包容他人,我们就能真正实现合谐。壶身上那彼此相连的一颗颗闪耀的心正说明善心的美好,手工艺人应用如此之多的中国传统的图腾符号是为了说明这种“善”是中国自古有之的,这种情感的力量深植于此壶之中,也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从此件作品的工艺上看,手工艺人对紫砂壶制作同样抱有最大的“善”。作品光洁细腻,每条线都是清晰利落,在圆器中塑造出力量美,形成外柔内刚的效果。每个纹样都刻画得十分清晰,彼此之间的大小、角度都是一致的,是手工艺人细心、耐心的综合展现。在一些工艺融合的部分也处理得极为细腻,比如壶钮、壶盖之间的色彩与文字的交融就做到了干净分明,丝毫不显得杂乱,这些都需要手工艺人有精准的把握与控制,只有爱紫砂壶艺术,爱这些工艺,才能传达出“心心相善”的美感与文化内涵,使我们在一种和谐境地中体会紫砂壶艺术的尽善尽美。

结语:“心心相善”这一主题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心心相印”,在造型装饰的呈现上既有着浓厚的传统韵味,又因彼此之间的融合产生了创新效果。本文分别对作品的泥料、造型与装饰进行了研究,说明了相关的工艺技法与背后的文化含义,综合起来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善”进行理解,了解了这一作品的深厚内涵与巨大魅力。

猜你喜欢
壶盖泥料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伪造的情书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