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忠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设计理念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性,直接关乎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因此,本文将谈一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主体;教学策略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新时期的教学活动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能动性,而这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直接体现。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主体地位的巩固,有利于使学生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更加深刻与全面的思考。为此,教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并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一来,可以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小学数学新课标中的各项要求。
1.创設教学情境,引导主动参与
毋庸置疑,在学习活动当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会直接影响其课堂主体地位。为了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此,教师可以从小学生整体的认知特点出发,创设一些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各项数学活动当中。这样一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又能够初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以《可能性》为例,在教学起始阶段,我借助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创设了教学情境。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阿凡提给一个富人打工,而富人却耍赖,不想给阿凡提工钱。最后,富人提出了一个条件:把两枚硬币同时扔在地上,若是两枚硬币全都是正面朝上,那就给阿凡提两倍的工钱,但只要不是这种情况,就一点工钱都不给。于是,我让学生根据这个条件,思考了在这个故事的结局中,阿凡提能不能拿到工钱。经过思考之后,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认为阿凡提有可能会拿到工钱,有些学生则认为富人就是想要耍赖,所以阿凡提不可能拿到工钱了。还有学生提出,阿凡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一定会想出对付富人的办法,所以阿凡提最后一定可以拿到工钱。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借助故事情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使学生在思考中初步学习了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突显。
2.注重分层指导,尊重学生差异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巩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可以取得个性化的发展。教师应该明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会逐渐在学习基础、学习潜能、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出现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用同一尺度衡量每一个学生,而是要遵循差异化原则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这样一来,有利于使教学活动更加契合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通常来讲,在组织本班的教学活动时,我会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分层教学。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例,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并且对长方体的特征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进行自主性的归纳。而对于学习能力暂时落后的学生,我则会提供一些简易的长方体模型,组织学生进行展开操作,并让学生在对比平面展开图与长方体的基础上,根据平面图形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然后逐步归纳出面积公式的简易形式。最终,通过不同的引导方式,帮助大部分学生对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
3.创新练习方式,拓展主体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需要在教学活动全过程中突显出来,而课后练习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自然也应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教师应该创新练习组织方式,设计更加开放的课后练习任务。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练习空间,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
如:考虑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生活化的练习任务。同样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居住的房间大部分都是长方体形状的。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练习任务。在这次任务中,学生需要测量和计算出自己卧室的墙壁、屋顶与地面的总面积。由于卧室内部的形状是一个长方体,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可以利用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同时,也在计算时想到还需要再减去门窗的面积。最终,通过这种实践性的练习方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更加灵活的掌握。
总之,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巩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也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以及学生的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此来逐步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春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探讨[J].新课程·中旬,2017,(11):174.
[2] 周丽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