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克拉底誓言可以通用吗?

2020-10-30 10:02车耳
世界博览 2020年19期
关键词:希波誓言契约

车耳

宣誓这件事几乎人人都要遇到,而在西方国家,宣誓的场合可能更多。在美国,当医生要宣誓救死扶伤,入美国籍要宣誓效忠这个国家,结婚要宣誓一辈子爱对方,等等。

在法庭上,举手宣誓可以起到约束人心的作用,尤其是在民事诉讼审判中。发表证言之前对法庭发誓,就是对法庭宣布自己的证言是真实的,否则甘愿接受法律的惩罚。在缔结婚姻时新婚夫妻双方对神发誓,就是请神见证和监督自己的婚姻,如果背弃誓言,就是在婚姻问题上欺骗了神。这两种誓言都是有针对性的,一个是面对法庭,一个是面对所爱的对方。相比之下,在医学领域,希波克拉底誓言面对的则是整个人生。

什么是希波克拉底誓言

和世界上流传的大多数誓言相同,希波克拉底誓言也是寥寥数语,按照中文计算也就几百字,但影响却非常深远。时至今日,几乎所有西方国家在医学院上学的青年人,入学的重要一课就要学希波克拉底誓言,在毕业典礼上也要再次宣读这一誓言。就是说,这个誓言的精神要自始至终灌输到医学专业学生的头脑中,落实在今后他们治病救人的职业生涯中,甚至比课堂上的医学知识、比实验室中的科学实验还重要。

希波克拉底生活在2400年前,比中国儒家学派的孔子晚出生100多年,也是那个时代的智者、古希腊最负盛名的医生、西方医学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西方“医学之父”。

尽管当时的社会并不发达,人们之间的交往受限,行医的范围不大,市场经济还没有出现,但希波克拉底的一生都在践行着这种理念:对知识传授者心存感激; 为服务对象谋利益,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 绝不利用职业便利做缺德乃至违法的事情;严格保守秘密,即尊重个人隐私、谨护商业秘密;等等。这些也都是现代人秉承的理念。

事实上,经后人考证,希波克拉底本人在他的生活经历中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个誓词,他几十年行医的时代也没有任何类似的文件被发现。最早提到这份誓词的是几百年后的公元一世纪,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身边的一名罗马医生。尽管这个誓词本身来源不明,学者也进行了补充和升华,但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却用实际行动、用一生诠释了这个理念。那么,后人将此总结、加入现代因素并将其冠名为希波克拉底誓言也就顺理成章了。

1804年,蒙彼利埃医学院首次使用希波克拉底誓词全文作为毕业生的誓词。进入20世纪,西方世界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在学位授予仪式上使用希波克拉底誓词。1948年,世界医学会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制定了《日内瓦宣言》,作为医生道德规范的倡议书。之后,差不多每隔10年世界医学会都要重新评估这个宣言内容,加以适当修改以应对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但是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髓始终没有改变。

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由美国内科学委员会、美国医师学院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发起的“医师宣言”,首次发表于美国内科学年刊和《柳叶刀》杂志,之后获得几十个国家和上百个国际医学机构响应。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加入,并以行业组织的权威性向全社会发出呼吁,学习和践行“医师宣言”,重塑医师的职业精神。2011年6月,《中国医师宣言》在中国首个医师节上郑重推出,受到医师们的广泛认可,先后在各大城市开展活动,参与的临床医师成千上万。

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希波克拉底誓言已经成为警诫人类职业道德的宝典,是医学行业人士的“圣经”。

“国产版”希波克拉底誓言

人道主义或者人本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关心最基本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是那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其理念形成源于欧洲文艺复兴。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把它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人道主义核心思想是重视人的幸福,也延伸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之后出现的红十字会就是秉承人道主义的理念,强调在敌对双方甚至在撕杀的战场上保持中立,不分敌友,不分政治制度和社会阶层。当人们受到战争伤害、疾病威胁甚至遭受自然灾害时,都会看到这个国际组织的身影。到了后来,只要红十字会的会旗飘扬在战场上,相互残杀的敌对双方都会停止射击,以便救助伤员。

在我國,古人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在《管子》“霸言”篇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与《诗经》齐名的《书经》、也就是《尚书》同样表达过类似的意思:“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的理念则广为后世流传。可见,这种人道主义的理念在我国是能追溯其历史渊源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非常重视师徒关系的,因而有“父为子纲,师为徒纲”之说,甚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这一点与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特意提及的尊师观念也不谋而合。这两种尊师理念不仅是精神上的,也是物质上的。因为在那个年代只是简单的商品经济,交换制度不发达,老师无保留地将医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自己老无可依时,学生可做的就是报答老师,甚至供养老师,让老师衣食无忧。希波克拉底誓言谆谆告诫人们常怀感恩之心,以德报德,知恩图报,这样才能无愧于心。

一名合格的医生应该明确告诉病人实情,而非不懂装懂,耽误对其救治;同时他应该心甘情愿地把病人介绍给比自己更能胜任的医生,因为患者的利益才是救治的最终目的。誓言暗示的这些要求对医生而言很重要,因为患者往往缺乏医学常识,只能听从医生的建议。一个医生想让患者上当受骗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

说到这里,想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那是1990年代初期,我在法国工作期间,一个短期来访的亲戚准备乘机自巴黎飞回北京,但起飞前她糖尿病犯了,呻吟几声后就被救护车拉入机场附近医院住院治疗。她非常焦虑,想出院回国却无法与法国人沟通。我知道后赶过去,让医生放行却遭到了拒绝,情急之下我明确告诉医生这个中国旅客已经退休,以其菲薄的退休金根本无力支付法国医院昂贵的医疗费,还是让她乘飞机回北京吧。医生的回答则是,医治病人是他的责任,能不能收到费用是医院的事,病人交不交钱他管不着。亲戚见我屡次沟通无果后自己干脆拔掉输液管,强行出院,真的没缴费,也没人拦她。而医生得知后不仅“忘记”告知财务部门和上级领导,还专门追出医院大门把治疗糖尿病的药送给她,叮嘱她在飞机上按时吃药,熬过十几个小时甚至一天都不会有问题。

看到法国医生认真的神情和明知道医院会有经济损失却视而不见的那一刻,你会觉得遇到了天使。

平等看待病人同样是有很多含义的。平等看待不同病症,而不是只想到自己的安危。同时,要平等地对待每个病人,不分贵贱。即便是传染病也要毫不犹豫地进行救治,即便是有被传染的可能也不应退缩。就像支援中国抗战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一样,他当然知道伤口破了会感染甚至危及生命,他当然知道连轴转地救治伤员会导致自己抵抗细菌的免疫力低下,但是依然坚持战斗在前线,直到最后失去生命。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那么多医护人员在防护服短缺、人员不足情况下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汗流浃背地奋战在第一线治病救人,体现的也是这种精神。

病人都是弱势群体,不应该分贵贱,不应该分级别,不论种族甚至敌友。如果任由高级病房空置、让普通病房人满为患的话,医生眼睛就会只盯着有钱有势的病人,而对穷苦的病人持冷漠态度;如果任由社会道德感滑落,那么医生就会将为病人保密的誓言置于脑后。在这个问题上,医患关系有点像神父和其接待的忏悔者,病人将自己的隐私告白给医生,医生有责任保守秘密,就像私下听忏悔的神父一样。医生面对的是病人身体,理所当然要知道病人的隐私,甚至其家庭、亲戚朋友的隐私,即便不是出于谋利考虑,泄漏病人的隐私也是绝对不许可的。

违背誓言的行为令人不齿,泄漏隐私则会引起严重后果,就像神父泄漏忏悔人的秘密一样。很多人看过《牛虻》这本书,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优秀作品,在上个世纪50年代风行于中国,主人公牛虻是很多人的精神偶像。这本书主线就是一个“间谍”教士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将忏悔者的告解透露出去,这种惊世骇俗的行为引发了可怕的后果。人们感到受骗后会有惊人的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是翻天覆地的。

超越时空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在西方国家,医学院学生入学时要学习希波克拉底誓言,护士在毕业时要重温南丁格尔誓言。 后者当然受到前者的影响,仍然是对上帝发誓,只不过更简洁更有针对性而已。200年前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生的南丁格尔其实是英国护士,后来成长为世界著名护理专家、近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护理学的奠基人。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南丁格尔誓言,那就是: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好好对待照顾每一位病人,包括敌人。

鐘南山院士出席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南山学院教师节庆祝活动。

令后人尊重的南丁格尔精神同样具有扶贫救弱的本性,它的精髓就在于向这个世界奉献自己的爱心,那种无私的、无差别的、无阶级的、无宗教的爱心,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南丁格尔眼中,生活中只有病人和非病人,战场上只有伤员和非伤员,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双方。

中国也有类似的道德规范,虽然它不一定向上天宣誓,但是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行为准则。唐朝名医、后人尊称“药王”的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就论述了有关医德的问题:为医者首先是精,也就是说行医要有精湛的医术,因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容不得马虎,所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继而他又指出,其次是诚,诚心诚意,也就是行医要品德高尚,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那种病情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感同身受,才能具有“大慈恻隐之心”。这位药王还指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 何为契约精神?

从发起的角度说,誓言可以是一种多方之间的约定,也可以是一种单方面的承诺。庄重的誓言甚至是一种契约,人和上帝的契约,人和自己内心的契约,这种契约神圣而纯洁,没有杂念,没有私心,用信义来支撑,用忠诚来诠释。所谓“人在做天在看”,就是这个道理。或许,你自己的良心才是一个真正的照妖镜,而不是上帝、不是老天爷。如果违反了这种约定,最受折磨的可能是自己的灵魂。

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和人与天之间的约定是不同的,文字契约和精神契约是有很大区别的,那么,背叛誓言要付出的成本也是不同的。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一种约定,和上天的约定。如果是无神论者的话,这就如同和自己良心的约定。这种约定虽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形式的契约,但却不是那种法律意义上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白纸黑字写下来并且有见证人的,所以不是那种“证据确凿”的。既然不是证据确凿的,就无法诉诸法律,就无法打官司。这意味着,违背与上天的约定是不会得到人类社会法律惩罚的,就是那种物理层面的惩罚,比如罚款、坐牢、判刑。没有这种惩罚,就没有短期利益的损失,而目光短浅的人常常以短期利益为目的,从而违背良心,他们觉得长期利益太过于遥远,力不能及。

违背良心约定虽然没有短期利益的损失,但是不要忘记,除了物理层面的惩罚还有精神层面的惩罚,除了短期利益的损失还有长期利益的损失,那就是名誉上的损失、精神财富的损失。违约者可能被人疏远、被人鄙视,他自己也可能在多年后良心发现。如果背弃了这个良心契约,受煎熬的是自己的内心。即便是无赖、强盗,也会有良心发现的那一天。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南征时多次擒获叛乱首领孟获,又多次放回,允许他重整旗鼓继续和蜀汉大军一决高下。诸葛亮宁可费时耗力、损兵折将,也希望能让孟获投诚得心服口服,以便在大兵离去后,其手下族裔再也不会反叛,安邦定国。而孟获在多次食言后,终于在自己第七次被俘时发出“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的感叹。

如同感恩之心一样,羞耻之心也人人有之,尊严和荣誉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捍卫的是这个职业的尊严,维护的是这个职业的荣誉。它虽然不要求签字画押,确是和自己良心的契约,是与神灵之间的契约,与上帝之间的契约。它检验的既不是一个人的医术,也不是其理论水平,更不是在核心期刊发表多少论文,而是良心。这种契约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签字,虽然没有人时时在一旁监督,但那是一种不断的回顾,是一种持续的坚持,是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和对良心的坦诚。

希波克拉底誓言诞生后就一直考验着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准,其影响力甚至远远超出了医学伦理学的范围,启发了人类社会各个行业。比如,律师有律师行业自律标准,券商有券商的行业规范,会计师和审计师同样如此,还有更多行业或多或少受到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影响,而在行为规范上都进行了相当的约束,像平等待人条款、竞争性条款、保密条款等。事实上,希波克拉底誓言约束的不仅是一个行业,而是整个社会;影响的不仅是一类人,而是全体人类。几千年来,希波克拉底誓言代代相传,使这个誓言成为人类公元前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件之一。

这是因为,到了后来,人们发现这个誓言虽然针对的是治病救人,涉及的却是人性、道德和底线,也就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所以它不仅存在于医学领域,还延伸到法学领域、会计学领域,以至于社会所有领域。这个誓言唤起从业者内心的良知,激发了行业工作者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感。希波克拉底誓言也奠定了人类道德和伦理的底线,树立起了对人的生命、权利与尊严的尊崇感。

它是和自己良心的约定,是和神灵的契约。人类发展到商品社会后才认识到契约精神才是商品市场的要义、人际交流维系之道,既是信用社会的制高点也是它的基本原则。文字约定也好,口头约定也好,那种不言而喻的承诺也好。如果希望我在这篇文章后面提出什么切实建议的话,那就是不要随意发誓,一旦承诺则不能轻易改变主意。

医生需要时时温习希波克拉底誓言,尽救治者的义务;患者也应该学习这个誓言,以完成被救治的责任,那就是自己承担后果。只要医务人员像誓言中说的那样尽职尽责,病患就应该接受不可预知的结果,无论是什么结果,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

(责编:常凯)

猜你喜欢
希波誓言契约
一纸契约保权益
誓言
誓言
有一句誓言叫忠诚
誓言
难忘希波克拉底誓言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西方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