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医生的真谛是什么?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也是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座右铭。
从古至今,人们总习惯于将医务人员当成救死扶伤的天神,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医生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并没有特殊的神力加持,他们只是比常人多了一份慈悲心,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抚慰一切病痛。
2020年伊始,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让全社会唱响了对医务人员的赞歌。疫情之初,身处风暴中心的武汉更是牵动着各国人民的心,四面八方的医务工作者自发地、源源不断地向这里涌来。但其实,他们中没有人知道什么才是新冠肺炎的特效治疗,这只是一场遵循医生天职的赴约: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就是想让患者觉得温暖有依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李志强如是说道。在他身上,其实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东西湖方舱医院副院长,这是武汉市最早征用改建的方舱医院之一,由中南医院牵头3天内建成。
3月8日中午12点,接诊刚满一个月的东西湖方舱医院正式休舱,累计收治患者1760名,高峰时期在舱患者1434人,已治愈患者868人,实现了“收治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进驻人员零投诉、治愈人员零复发”的“五个零”成绩,患者满意度达99.44%,成为疫情高峰期开放床位多、收治患者多、运转效率高的“生命之舱”。
尽管如此,在忆及往事时,李志强话语中仍旧显得十分平淡,仿佛未曾面临生命中惊心动魄的时刻。“在灾难面前,个人的力量其实微不足道,是无数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才筑起了一道生命之墙。”李志强说。
为患者创造温暖
时间倒退回2020年2月4日——武汉公布改建武汉客厅为东西湖方舱医院,同一天,中南医院接到通知,负责东西湖方舱医院的改建工作要于3天内完成,中南医院副院长章军建与李志强被紧急调任为东西湖方舱医院院长与常务副院长,牵头改建工作。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对东西湖方舱医院的要求是做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听到这两个目标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觉得很困难,因为那只是一个临时改建的场馆,不可预知的事情太多了。”李志强回忆道。但任务目标已下达,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朝着目标全力以赴。方舱医院对医务工作者和普通人而言都一样陌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他们就一边摸索一边实践。“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实际上就是要求他们对改造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比如抢救区的设立就经历了一番讨论。东西湖方舱医院规划为A、B、C三个舱,在建立B舱时因场馆原有条件所限,就有人提议不修建抢救区。理由是方舱医院的定位是收治轻症患者,既然病情不重就只用提供一些普通治疗。但是,李志强得知后立刻否定了这一提议。
“抢救区一定不能少,哪怕条件艰苦,临时搭建一个也可以。当时急救设备供应不及时,就是从咱们中南医院拖也要拖过来,万一碰到突发情况怎么办?”在他的要求下,东西湖方舱医院3个舱都搭建了抢救区,而事实证明,每一个舱位的抢救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冠肺炎病情变化太快,病人在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下,幸好有这些抢救区的存在才能给病人及时提供必要的救治。”李志强说道。
还有最重要的衣食住行问题。2月初正值武汉最冷的时节,在进入武汉文化博览中心改造的方舱医院后,李志强第一时间感觉到了寒冷的侵袭。当他站在方舱医院时就会想,如果患者进来会不会感觉到冷、能不能吃上热乎饭?场馆太大,温度很低,又不能使用中央空调设备,李志强和政府保障工作人员商议后就紧急安排人去搜罗电热取暖器,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当然,增多的电力设备又会引来电力负荷问题,为此,他又专门协调相关人员检查电力供应设备是否存在隐患……“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不管是当临床医生还是做管理工作,喜欢换位思考,可能也是因为这一点才会想得比较全面。”李志强说。
2020年2月7日,更大的挑战到来了——东西湖方舱医院正式开舱收治病人,共有3个舱室,设置床位1461个,是武汉市首批兴建的3座方舱医院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方舱医院。开舱前3天是李志强觉得最煎熬的日子,第一天就有400多名病人涌了进来,“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突发状况”。
尽管已提前做好了能想到的一切准备,但到了实践那一刻,仍然潜藏着无数未知。第一次进方舱就面临上千患者的医务人员可能会有的心理恐惧问题、大量病人排队入舱时的焦虑甚至病情加重的问题、医务人员换岗期间的医疗安全问题……李志强形容自己,“最初几天同样恐慌过,压力非常大”。
在这一现状下,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打造方舱医院的精神家园,并对其进行文化建设。为减少方舱医院病人的恐慌焦虑情绪,李志强带领医务人员想方设法引导患者积极治疗:组织大家锻炼八段锦、设置图书角满足有读书需求和爱好的病人、安排喜欢写日记的病人开展心情分享会……2月中旬,一段来自新疆的医护人员领着大家跳民族舞的视频,将东西湖方舱医院送上了各大媒体平台的头条,从他们身上散发的乐观、积极与热情感染了无数人。
3月7日下午3点14分,最后载着59名新冠肺炎患者的两辆大巴缓缓启动,宣告武汉首批最大規模方舱医院收治“清零”。临走前,许多病患拉着医务人员的手不忍分离,留下一声声感谢与祝福。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段与病毒作斗争的特殊时光,更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并肩作战、载歌载舞的美好记忆。
“既然没人愿意学,那就我来吧!”
学医是李志强在中学时代就定下的方向,他的专业领域是神经外科。人们常常谈之色变的大病、重病,如脑肿瘤、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在神经外科的病例中再常见不过。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是人体最精细的器官,其疾病治疗应当精确、精准。因此,在所有医学专科中,神经外科可以说是处在金字塔尖的那一个专科。
从小立志学医的李志强,选择这一方向自然也跟他的经历有关。“小时候我奶奶对我最为疼爱,读高中时奶奶不幸患上了脑中风,受了病痛的很多折磨,从那时起我就想以后一定要学医,而且要学跟人脑相关的专业。”就这样,1991年,李志强毅然决然报考了湖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本科毕业后,又考入了武汉大学神经外科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他还特意选择了神经外科中最不受“待见”的胶质瘤。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而且很难根治,往往会复发,预后极差。对于医生来说,这样的病最令人沮丧。深入到这一很少人愿意涉足的研究领域中,李志强慢慢发现过去对胶质瘤的认识存在一些局限性。大家通常关注的都是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但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有一些肿瘤的血管特别丰富。他就想到肿瘤组织中除肿瘤细胞以外,那些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等是否被忽视了,“为什么不去研究其他成分对肿瘤有什么用呢”?
受此启发,他开始在这一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并在国内较早提出“既要重视肿瘤主质细胞也要重视间质组成成分”的想法。国际研究成果也证实肿瘤细胞和上皮细胞间可互相转化。“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很多问题,相当于肿瘤细胞学会了根据环境变化而伪装隐藏自己,你以为的治愈其实只是它发生转化潜伏下来,条件成熟之后又变成肿瘤细胞,病情自然再次复发。”李志强介绍。这其实提醒大家要意识到肿瘤是一个整体,不能只关注肿瘤细胞,也得研究其他的成分。
这些年来,在积累胶质瘤临床治疗经验的同时,李志强也一直致力于胶质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免疫微环境与侵袭的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临床方面,根据再次手术对复发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获益观察,结合文献分析,他指出了既往可能高估再次手术的临床获益,并率先建议在分析结果时应考虑统计学变量性质的影响;为规范对分子标志物的认识,他提出了MGMT甲基化对胶质瘤患者而言应界定为指导临床化疗生存获益的预测性指标,不应将其视作独立的预后性指标。
与此同时,根据临床上观察到的胶质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手术中肿瘤血供差异等特点,他还带领团队围绕免疫微环境、胶质瘤血管生成等进行了系列基础研究。2009年,他和其他学者在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发表了胶质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突变与血管生成调节相关因子关系的论文;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免疫微环境在贝伐单抗促脑胶质瘤侵袭的分子机制”,为探索免疫治疗与胶质瘤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结合提供理论基础。此外,他还注重转化医学研究,在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神经系统肿瘤精准诊疗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应用研究”的支持下,获批了光动力治疗胶质瘤等脑部疾病的系列专利;在武汉市应用基础前沿项目“颅内高压进阶脑监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实现”的支持下,以进阶脑监测指标为核心,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模态脑监护仪并完成样机制作。
在最为小众又不受“待见”的胶質瘤领域,李志强一做就是近20年。尽管一路走来也曾遇到不少灰暗及孤独的时光,但这20年的坚持也让他收获了荣誉与肯定。研究成果多次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团队至上
李志强对于团队培养的意识有着异于常人的执着与洞察力。
因为从事脑胶质瘤研究的人比较少,他很早就开始注重培养这一领域的人才。2007年牵头组建了神经肿瘤研究室并担任负责人,2016年在省内率先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和脑胶质瘤多学科团队(MDT)诊治模式应用于临床。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在围手术期实施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来减少手术患者的应激及并发症,减少生理及心理创伤和应激,降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这一概念最早由丹麦科学家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之后由2001年成立的ERAS协会不断优化和完善。国内起步相对较晚,李志强所在的中南医院是省内第一家、国内最早一批推广应用的医院。
“因为神经外科病人面临的恐惧心理比较严重,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帮助病人克服恐惧心理,尽早康复出院。”李志强介绍,ERAS最关键的其实是理念的变化和团队的合作。比如过去神经肿瘤病人手术前都需要剃光头,这对病人尤其是年轻女性造成了很大阴影,但他们查阅相关文献并通过在国外的学习,发现剃头并不是必须的,不剃头也不会增加感染的风险。之后,他们科室就改变了这一传统习惯,病人心理上得到了一定安慰,也有助于后续治疗。
脑胶质瘤多学科团队(MDT)诊治模式推广则牵涉更多问题。“之前,国内对肿瘤MDT的理念还未得到重视,要把不同科室医生聚在一起挺困难的,而且大家都是在下班后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讨论,所以刚开始热情并不高。”李志强介绍,MDT的核心是由多个不同学科的人组成固定的工作组,针对某位患者的疾病共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对患者而言,数位医生研究他一个人的病,不仅感受到了关心,同时也能享有更多的帮助;对医生来说,在此过程中与不同专业的人碰撞交流也能产生许多神奇的火花,对后续研究以及临床帮助都很大。正是因此,在磨合一段时间后,李志强牵头的这支MDT团队成员,由最初的被动参加,发展到如今都很主动积极……
如今,除了神经肿瘤MDT诊疗模式的推广之外,李志强还在牵头打造中南医院的分级诊疗体系,希望在帮助基层医院提升管理与临床能力的同时,也能解放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负担,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攻克疑难杂症……
“我相信这次疫情也是重构我们医疗体系的一个契机,各层级医院应该提升能力各司其职。未来患者走进医院感受到的将不再是嘈杂与混乱,而是安宁与温暖。”李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