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鱼盐安市隐,蟹稻祝年丰。”这是明朝文学家梅鼎祚的诗句。虽说在中国的俚语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听上去总有些悲壮的色彩,但是据考证,我国食用蟹的历史其实已经有5000多年了。“民以食为天”是世代中国人所信奉的约定俗成,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饮食水平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青蟹作为一种高档的海产品,提供的蛋白质品质高端,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再加上味道鲜美,因此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宠儿”。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人们食用的青蟹基本都是野生的,依靠天然饵料生长繁殖。但是由于人类持续的过度海洋捕捞,愈发导致了蟹类资源的式微。后来,人工养殖越来越盛行,青蟹幼苗主要靠捕捞海区中的自然苗,但这样的作业方式受海区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大,苗种的质量和数量均难以获得保证。而且采用传统的粗放式池塘养殖模式,单位面积养殖产量非常低,浪费了土地资源,严重制约了青蟹养殖产业的发展。
“得益于人们对青蟹的喜爱,因此产品的需求量在迅速上升。但是面对不断攀升的市场需求,如果按照传统的养殖方式来生产,难以改变供不应求的局面。苗种供应不足和渔民渴望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说这话的是汕头大学教授马洪雨,他目前担任该校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一职,他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想要从根源上解决青蟹的供需问题,首要的方法就是提高生产效率。”
马洪雨刚满41周岁,虽然年轻,但是专注于青蟹繁殖、养殖和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10年以上的经验。这些年来,他率领着团队成员奔波于高精尖的实验室和接地气的蟹塘之间,不避污浊,不惧难题,通过技术创新,一方面培育更优质的青蟹品种,另一方面建立青蟹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使渔民养殖青蟹不用再依赖于野生种苗,可以选择优质的人工苗,从而提高渔民的经济收入,最终还能促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海洋生物养殖理论与技术的创新之路。
科技改变行业
自从博士毕业之后,马洪雨就开始从事青蟹的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他介绍说,我国青蟹的自然分布和人工养殖从长江入海口周边一直延伸到广西、海南沿海,其中广东省的养殖产量就占了全国的41%,青蟹的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全国青蟹养殖户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在解决青蟹的供需问题上,他把目光投在了青蟹苗种的筛选、培育和养殖技术创新上。但是人工养殖又谈何容易,这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苗种从哪里来,如何能让苗种长得快、少生病等课题涉及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养殖技术。
对此,马洪雨有自己的一番科学思路。在进行青蟹工厂化育苗和池塘育苗技术的开发时,马洪雨经过科学的设计和实践,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了拟穴青蟹全人工规模化繁育技术;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饵料生物(藻类、轮虫和桡足类)培养技术和营养强化技术;建立了亲蟹和抱卵蟹培育技术,亲蟹成活率达90%,抱卵蟹成活率达92.3%;建立了从溞状幼体Ⅰ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大眼幼体期,至仔蟹I期和II期的全程人工培育技术。他主持完成的海水蟹类种质资源挖掘、鉴定与改良技术方面的成果被评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提高青蟹养殖效率和拓展养殖空间,马洪雨与相关企业合作,利用养殖对象在生活空间及食性方面的互补关系,在池塘中混合养殖青蟹、石斑鱼、对虾和篮子鱼,有效提高了养殖水体的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青蟹的养殖成活率高达77%。陆基化养殖将青蟹的养殖空间从池塘延伸到陆地,建立了陆基化养殖车间,在车间中建设立体化的养殖单元和循环水设施,在200平方米的车间可养殖2000只青蟹,养殖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这种陆基化设备还可用于培育膏蟹、软壳蟹、重壳蟹等青蟹高端产品。目前,这两种养殖模式已经在粤东和周边省份推广,产生了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青蟹的育种是一项漫长而紧张的工作。既需要复杂的脑力劳动,也离不开繁重的体力劳动。马洪雨经常是实验室和养殖场两头跑。夏日中午的育苗车间里空气温度会接近40℃,人站在那里不动都会汗流浃背,非常消耗体力,马洪雨多次中暑,甚至险些晕倒,所以他衣兜里经常揣几支藿香正气液。在实验室,他每天会熬到很晚,甚至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周末和假期,在办公室加班是家常便饭。
围绕苗种繁育和人工养殖等方面的研究只是马洪雨诸多研究内容中的一项,多年来,他在青蟹全基因组与转录组测序和新基因挖掘、性别决定与分化机制、早期变态发育分子机制、分子辅助育种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马洪雨的付出和新理论新技术成果得到了学界同行和养殖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培育出拟穴青蟹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提供了技术和材料支持,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产业搭台蟹唱戏
为促进青蟹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马洪雨煞费苦心,努力踐行科技服务产业的理念,并强化产学研合作。他带领团队与全国近10个水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与合作机制,攻克了一系列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在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资助下,马洪雨带领团队与相关企业合作,创建了海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石斑鱼和青蟹技术,建立了基于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的陆基高密度人工养殖新模式,并建立了示范基地,带动了海水养殖业向低碳、高效、环保方向转变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他主持的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拟穴青蟹池塘生态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建立和完善了海水蟹类池塘生态育苗技术,提出并实践了人工育苗-中间标粗-池塘养殖3个阶段的繁养模式,使青蟹养殖成活率大大提高,形成了示范基地。马洪雨的一系列产学研合作促进了青蟹人工苗种大规模进入养殖产业,正在改变近百年来一直依靠天然苗的养殖方式。
马洪雨的科研成果也为他赢得了颇多赞誉。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及代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最高荣誉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10余项科技奖励。他还先后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计划、“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汕头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汕头市优秀共产党员等人才计划和荣誉称号。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奖励和荣誉接踵而来,但是马洪雨时刻保持着冷静和初心,“我们能利用自己的思路和技术为养殖户做一些实事,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改善他们的生活,这比拿到多少奖状和奖杯都更值得珍惜!”
青蟹不仅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区域,还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包括东南亚、印度、东非、澳洲等地。自2009年开始从事青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工作,10多年来,马洪雨的足迹已遍布青蟹主养区。近年来,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海洋蟹类研究范围扩大到南中国周边国家,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学者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关系。
这些年来,马洪雨在海洋动物繁殖、养殖和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不仅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认可与好评,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的国际知名甲壳动物学专家Ikhwanuddin教授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马洪雨教授在海洋动物基因组学和遗传育种学方面发表了诸多有影响力的文章,具有很高的天赋和创造力。”
Ikhwanuddin教授的团队也从事青蟹繁育和遗传学研究,相同的研究领域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让他们彼此惺惺相惜。马来西亚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沿岸的重要国家,“我在南海北,君在南海南”,广阔的南海海域使得双方有意愿在诸多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从2016年起,马洪雨教授团队同Ikhwanuddin团队合作在青蟹种群地理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繁殖生物学、性别分化与性逆转、蟹奴的致病特征与防治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同时,他们还促成汕头大学与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2018年7月,双方盼望已久的汕头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虾蟹贝类联合实验室挂牌成立,马洪雨成为这个跨国实验室的中方负责人。由此,中外双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在科研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科技联合攻关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目前,双方联合承担3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共同发表SCI论文近30篇,联合培养博士生8名,人员互访近300人次,并举办了两届海洋科学与水产养殖学国际论坛,这些成果不断提升着海洋生物研究水平,扩大了影响力,夯实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培养更多的“蟹博士”
身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学者,除了前沿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化发展之外,马洪雨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在他眼中,人才培养是学科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一方面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培养能够安心在产业一线工作的技术人才,组建有机的产学研团队。
“每个学生的科研能力可能有不同,但我希望通过我的培养,他们在个人能力上都能有所提高,比如在独立思考、团队合作、接人待物等诸多方面。”马洪雨的学生大多是90后的年轻人,作为导师,他对待他们既严格又宽松,在学术上严格,甚至严厉,但在生活中给他们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因为我也才毕业十年而已,在很多事情上感同身受,能够理解他们,所以我会用我的亲身经历来和他们沟通,给予他们解决问题、提升自我的建议”。
马洪雨会定期召集学生开会研讨,在会上,大家围坐一起,或是听他分享一些人生经历和学术经验,或是探讨实际科研中的思路和问题。充分地交流让马洪雨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实验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有时候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马洪雨会跑遍大半个沿海地区收集材料,进行几十次实验、上百次观察,近乎苛刻地对待每一个细节。他的这种遵循科学、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和亲力亲为的实干精神始终影响着团队里的每一位年轻人。
马洪雨经常强调的一句话:“我们研究的课题一定要来源于生产实践,服务于产业!”是的,问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解决,实干兴国,不做无用的“锦绣文章”,这是马洪雨一贯的风格,他的团队堪称“产学研一体化”的典范。在他看来,仅依靠课本获取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除了泡在实验室做实验和到图书室查阅大量文献之外,他的学生都会被派到海洋生物养殖的第一线去参加生产实践,跟渔民和技术人员打交道,他自己也常常亲自到水产养殖基地进行育苗养殖管理。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坐在办公室是肯定做不好产业的。有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做起来才发现并不容易,我们总说细节决定成败,而这些细节是坐在教室里面看多少遍书也无法了解和切实体会的。所以马洪雨特别鼓励学生们走出去,和渔民一起工作,在太阳底下晒、在泥水中踩,在岸边岩石旁耐心地搜寻,甚至去逛农贸市场“接地气”。因为只有亲自操作过,同养殖户和技术人员沟通过,才能清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才能带着提炼的问题回到实验室来开展科学研究,最后再带着解决方案回到养殖一线去解决问题。
这正是马洪雨想要看到的结果,他认为,培养这些年轻的“蟹博士”们虽然都是高端人才,但是高端人才的得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向上攀登。在真正步入职业学术生涯之前,能够有机会让他们体验就业环境与就业目标以及工作内容,之后就可以促进他们更科学的开展研究工作。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都说科技改变生活,改变生活的不仅仅是那些火箭上天、潜艇下海的重科技,而像海水养殖中一个小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同样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梦想之大,上升到国家民族,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梦想之小,散落到平民百姓,就是丰衣足食,业乐人康。”马洪雨和他的团队深深记着这句嘱托,他们就是这样不忘初心、不曾懈怠,一直在海洋生物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快速前进着。
专家简介
马洪雨,博士,教授,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汕头大学-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虾蟹贝类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受聘为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访问教授(2019.11—2021.10)和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創新领军人才计划、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紧缺拔尖人才计划。兼任中国水产学会第十届理事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广东省遗传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汕头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八届副会长、汕头市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等。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普通生物学”“动物学”“海洋动物分子生物学”等课程。主要从事海洋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研究,在青蟹苗种繁育与养殖、品种选育、性别决定与分化、杂交机制及性逆转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主持科研项目20项,国家级4项、省部级6项。以第1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70篇。合作出版专著5部、英文专著2部,作为副主编出版编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实用新型12项、软件著作权1项。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科技奖励10余项,其中省部级3项、厅局级3项。荣获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汕头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10余项。曾在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做访问学者一年。培养毕业和在读博士生10名、硕士生13名,出站和在站博士后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