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沅
面对今天的高考作文题,晚清“考生”估计会微微一笑,绝不认输。因为这些题在科举考试面前,绝对是小巫见大巫了。
自鸦片战争起,中英关系问题在整个清末就变得极度敏感,当英军在中印边境有所行动时,清政府便紧紧盯着西藏。1892年,25岁的蔡元培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他遇到的殿试题目就是《西藏的地理位置》,这位后来的北大校长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最后在全国统考排名第37。
还有个轶事,出处不可考,拿出来纯粹是因为好玩。
戊戌变法后,湖广总督张之洞考策论时,任性地出了一道题目《项羽拿破轮论》。当时的清朝,留过洋的不了解项羽,蓄着辫子的哪知道拿破仑,所以答案可以说是洋相百出:
“想那西楚霸王项羽,其为人也,力能举鼎,气盖山河,乃拿一破轮,尚何足道也哉!”
“项王战垓,敌迫之紧,后围不得出,戟折矢断,遂手拿破轮,连击杀追敌数十人,突围至乌江。”
除了以上的历史发明家,还有能从这子虚乌有的故事里强行拔高中心思想的,看看像不像我们小时候写的作文——
“夫项羽力能拔山,岂一破轮而不能拿夫?”接着便论证说:“夫车轮已破,其量必轻,一凡夫即能拿之,安用项羽?以项羽而拿破轮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其力难施,其效不著,岂非知人善用之举哉……”
更有甚者写道:
“项羽者,盖世之雄也,安可拿破轮!”
拿我作甚?
韩愈提倡文以载道,在诸多读书人心中这也是一个崇高的使命。科举考试当然不能少了对价值观的考察。
考生对四书五经可以说熟稔于心。多数情况下,他们一看见考题,大概会猜到考官想问什么,但下面这个题目可不是这么回事,乍一看还真不知道在问什么,还以为考数学呢,这个题目就是——“二”。
单说《论语》,这“二”就出现了不下十次,这可问的是什么?出处在这。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
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题目的意思是,鲁哀公问国家财政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可以减税到十分之一。哀公问十分之二的税尚且不够用,怎么还减税?有若回答说,百姓富有君主怎么会不富?百姓贫穷君主如何富?
这题体现了民本思想,是一道讨论治国理政的题目。《论语》全篇,就这一个“二”是独立断句,怎么样,服不服?能答上这题的绝对是牛人。
这样的牛人还真有,名叫顾虬,也叫许虬,字竹隐,顺治十五年的进士。此人可谓八股高手,对着这个奇葩题目写下雄文一篇,来品一品:
“惟二可免于告匮,故昔人变法而不辞。惟二仅免于丰年,故今日踌躇而有待。”
“以为二之取下未奢,为君父者,岂不轸民情。以为二之取下过多,为臣子者,又当相国势。”
这第一句的意思是说,只有收税二成,才免于无钱可用,所以古人不惜变法;免税不收二成,只能在丰年实施,所以现在还存有疑虑。第二句讲的是虽然君主认为收税二成不过分,但也不会不体察民情;而作为臣子,认为收税二成过多,也是多为国势考虑。
虽说是驳论文,但也正确理解了题意,可谓扣题严谨,格律工整。后来这篇文章还被其好友、大才子金圣叹收录在自己的点评集《小题才子书》中,称其“语语入情”“可谓妙舌”。
如果你认为上边这些题目,你也不在话下,那后边这几道题,就算你熟读四书五经,看到题目估计会一脸茫然。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著名学者俞樾出的题目一改常规——“君夫人阳货欲”。
给你十秒钟,想一想这题目是啥意思。
想好了吗?想歪了吗?想歪的自己罚站!
科举发展多年,无外乎四书五经,早都被天下读书人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怎么考能考出新意呢?考官们搜肠刮肚,想出“拼接”“拆分”两大绝技。这“君夫人阳货欲”就是此类杰作。
“君夫人”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阳货欲”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七》,两篇文章做了个混搭,难倒了大批学子,可谓怨声载道,一年后他受到了御史曹泽举报,皇帝大怒,他再也无法出题。
这个坏习惯的开创者,是清嘉庆时的河南学政鲍桂星。为了刁难考生他想出了“躯虎”“及其广大草”“见牛”“礼云玉”“十尺汤”“七十里子”等题目,真真是不知所云。
后来,有人针锋相对地写诗讽刺他,如“一目如何能四顾,本来孟子说难通”“没头没脚信难题,七十替封一望迷”。说这题目七拼八凑,没头没尾,狗屁不通,可以说是非常中肯了。
另外还有一例。陈独秀在他未完成的自传《实庵自传》中提到,他在考试时遇到了“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题目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可陈独秀在考场上忘记了出处,他只好凭着记忆中的《文选》和《康熙字典》中的相关段落拼凑出了文章,没想到竟得了第一。真可以说是“天秀”了。
看了这些千奇百怪的清末考题,不知道你有沒有想起当年被作文支配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