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轨道交通类高校产学研用商融合模式探索

2020-10-30 01:49冯芬玲张佳琪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2期
关键词:新工科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冯芬玲 张佳琪

[摘 要] 科技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轨道交通类高校的专业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产学研用商融合模式的实施背景,针对轨道交通类高校目前现状存在的人才理念适应不够、专业知识体系更新不够、培养模式改变不够等问题,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对轨道交通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产学研用商融合的模式路径,为轨道交通行业培养有思想道德素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工科;轨道交通;产学研用商;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新工科下基于人才培养视角的轨道交通类高校产学研用商融合范式及应用》

[作者简介] 冯芬玲(1973—),女,河北邯郸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铁路运输;张佳琪(1992—),女,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2-0174-03    [收稿日期] 2020-02-26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驱动着新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这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互相支撑,新产业的发展依靠工程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因此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2.0”等重大战略为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新工科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战略背景下,随着中国高铁、中欧班列等成为中国的亮丽名片,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轨道类高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多方联合,促进产学研用商融合,培养适合未来轨道行业发展的人才。

一、产学研用商融合模式的实施背景

从古希腊到现在,大学从只有单一的人才培养职能到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大学在参与到国家、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科学技术研究与行业、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为紧密。

1906年,美国的赫尔曼·奈德教授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教育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改革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1]。教育部在2020年1月14日印发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提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旨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2]。

国内学者陈治亚提出产学研用商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行业发展的紧迫需求,是行业特色型高校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定义了现阶段产学研用商的概念与内涵:“产”就是由诸多企业构成的市场主体;“学”主要指高校;“研”指研究机构;“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目标用户,二是指应用;“商”则是运用商品经济的理念、规律与市场手段,加上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各方效益最大化和市场公平化机制,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融为一体[3]。在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手段,建立合理的介入机制,将广大消费者和用户纳入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使市场需求成为企业创新的目标。同时,高校与科研院所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智力资源、良好的科研条件与完善的科研环境优势,进行科研成果攻关,通过企业将科研成果投入实际应用生产,实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

二、轨道交通类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交通运输专业尤其是轨道运输具有特色鲜明的行业特点。2000年前,原铁道部下共有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现并入中南大学)等10所部署高校,为铁路行业的发展输送应用型人才。随着1999年高等教育改革后,包括这些学校在内的很多高水平行业型高校与原行业的联系被打破,不断弱化了其与行业系统间的沟通渠道与机制。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轨道类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失去了行业主管部门的直接扶持,政策和经费投入减少;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对轨道类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思维、科学技巧、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轨道类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导致办学经费紧张等问题。

(一)人才培养理念适应不够

虽然人才培养方案在不断完善,但由于缺乏社会和行业需求方的直接或间接参与,导致培养理念与需求符合度不够契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不能动态变化、及时更新,与社会和未来的企业需求不适应。

(二)轨道交通专业知识体系更新不够

交通运输行业日新月异,高速铁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在行业内集中应用,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需求也不断涌现,但理论更新周期长,教材等出版更新速度慢,导致很多轨道类高校课程知识过时,教材与资料较为陈旧,学科专业设置灵活性欠缺,轨道类知识体系无法适应行业的高速发展。

(三)培养模式改变不够

随着网络的普及,在全球化、信息化等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使各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也不例外,“互联网+”成为趋势。信息共享方式、授課方式、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变化。近几年,智慧教室、翻转课堂等不断普及,但由于设施设备、教师年龄等客观因素,还是存在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环境、教师结构等方面的不适应。

三、新工科背景下对轨道交通类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近四十年来,我国的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许多工程科技人才支撑着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成和发展,推动我国成了世界制造业大国。2016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联盟《华盛顿协议》组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与美、英等发达国家实现互认,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实现了国际等效[4]。2017年2月,教育部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推进“新工科”建设是发展新经济、主动应对未来战略竞争、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5]。2018年1月,全国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各高校在探索中涌现出了新工科建设的“天大方案”“F计划”“成电方案”等。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提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掌握前沿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整合运用多领域知识技术,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6]。传统的轨道交通类高校办学社会适应力低、培养的人才知识体系具有局限,与国际工程教育标准要求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培养人才,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围绕“学”开展,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成积极主动的探索,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新工科”建设中,需要坚持理念引领,坚持立德树人,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必须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三全育人”。轨道交通行业一般具有行业情怀和精神认同,在轨道交通高校中,要充分挖掘交通运输类学科课程中的思政精神,挖掘行业现场和从业人员的工匠精神,使学生不仅有知识、有技能,更有思想道德素养,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

(二)优化专业结构

“新工科”建设,“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动布局新兴专业建设,另一方面是加快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体现工程教育的新要求。轨道交通专业需要实现结构优化,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2013年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启动,2017年“复兴号”正式命名并在京沪线以时速350公里实现商业运营,再到长编组“复兴号”研发上线,中国铁路路网从单一线路,到“四纵四横”再到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逐步形成,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实现飞速发展,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从行业“追赶”到行业“领跑”,中国轨道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工科教育理念下,为适应轨道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是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因此,轨道交通类高校必须完善多主体协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开设课程;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第二课堂的育人实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教育的全过程。

四、轨道交通类高校产学研用商融合模式路径分析

轨道交通类高校应积极探索高校产学研用商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类高校积累的行业资源,积极与地方政府和所属教育部门合作,探索轨道交通类高校产学研用商融合模式,满足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轨道交通行业未来发展人才需求。

(一)搭建轨道交通类产学研用商联盟平台,打造多元化产学沿用合作模式

轨道交通类高校可通过一所或几所轨道交通类高校牵头,深化与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联系,纳入铁路局集团公司、轨道集团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搭建轨道交通类产学研用商联盟平台,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多技术集成,整合资源,促进有效协同,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二)形成链条式带动效应,转变办学理念

形成“产业链”“培养链”和“创新链”三条链条的带动效应。以轨道交通行业的产业链引导轨道交通类高校的培养链,充分对接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求,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库作用,按应用型、复合型等行业需求培养人才。

以轨道交通类高校的培养链对接轨道交通行业的产业链,使专业教育更契合行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协调适应机制,制定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方案,设计“基础知识+核心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结构,适应智能化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产学研用商融合比1906年美国的赫尔曼奈德教授提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中多了“用”与“商”,也就是更强调需求与应用的作用,并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下,运用商品经济的理念和市场规律及手段进行融合。轨道交通类高校必须主动对接行业发展需求,抓住行业特色优势,以社会、企业与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行业发展和解决问题为导向,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同时,轨道交通类高校必须积极引导教师、科研人员转变理念,重视成果转化、服务社会需求;把科研创新队伍引入产业和行业中。

五、结论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轨道交通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必须结合新型技术的发展进行改造升级。轨道交通类高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利用产学研用商融合的理念进行改革,从学科导向转变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促进轨道交通学科与其他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为高速发展的轨道交通行业培养有思想道德素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岭.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N].中國社会科学报,2016-03-25(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1/t20200120_416153.html[EB/OL].2020-01-14/2020-02-15.

[3]陈治亚.明确产学研用商融合的工作重点和着力方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7(7):20-23.

[4]吴岩.新工科:高等工程教育的未来——对高等教育未来的战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6):1-3.

[5]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1-7+61.

[6]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02):26-35.

Exploration on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application-business Integration Model of Rail Transi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FENG Fen-ling, ZHANG Jia-qi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5, 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training.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e professional reform of rail transi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mperativ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adaptation of talent concept, insufficient renewal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stem and insufficient change of training model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ail transi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mbining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rail transi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model of integrating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business, which provides the high-quality complex talents with ideological and moral literacy,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kil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ail transit industry.

Key words: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rail transit;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business;talent training

猜你喜欢
新工科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联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