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体验的实证研究
——基于四川省六所师范院校本科师范生的调查

2020-10-30 08:17刘延金刘子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本门科学研究师范生

刘延金,刘子玲,严 芸

(1.成都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2.西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研究泛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力求以相对稳定、系统、规范的方法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1]。而教育科学研究是研究的下属概念,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有专家指出其泛指人们在教育领域所实施的提出问题和寻求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2]。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研究是指研究者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有计划、有系统地搜索、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揭示教育规律、发展教育知识体系的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3]。总之,教育研究的本质就是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去探索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未知的教育规律或进行有效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从“教书匠”转变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教育研究素质成为了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专家认为:“教师应具有自觉研究意识和能力”[4],“教育科研能力是每一位准备做教育的人,无论是以理论研究为主,还是以开展实际教育活动为主,都应具备的。”[5]而且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师范生具有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与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科研型师资成为师范生培养的新标准,“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职前教师教育中的重要性与作用日益凸现出来。”[6]对此,师范院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和能力,而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培养师范生科研素质和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近年来,各个师范院校非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还有的高校增设了其他教育科研相关的课程。然而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实际实施效果来看,存在诸多问题,甚至被师范生称为是教育类课程中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因此,调查分析师范生课程的体验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研究对象、方法与数据分析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体验调查问卷”。预调查中发放问卷共38份,采用Cronbabch a系数来检验问卷的信度,并请专家评价的方法来评判问卷的效度。结论为Cronbabch a=0.85,信度良好;同时专家根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特点,对问卷进行了适当的修改。正式调查以四川省六所本科师范院校的969名大三本科师范生为对象(都开设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发放调查问卷969份。回收有效问卷927份,有效率为96%。调查对象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问卷内容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调查问题二部分。调查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学历层次、户籍所在地、年级以及专业。调查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师范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认识情况(包括师范生对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必要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相关性的认识);二是师范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体验(包括师范生自身的课程学习效果,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对本课程课后作业的评价等方面);三是本门课程对师范生自身素养和能力产生的影响(包括二种素质和五种能力);四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包括师范生对本门课程的建议以及困惑等)。

(二)数据分析

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和真实反映调查情况,调查问卷中封闭式问题答案采用了李克特五级量表,每个答案有五个选项,分别对应5—1分,然后通过计算每个问题的均值和全部调查问卷数据的算数方差、标准差及极差等统计参数的方式来统计调查问卷结果。由于每位师范生对本课程对各项素质和能力的评定基准有差异,为了减少此种影响,本研究以素质和能力分类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与此同时,对有些调查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并深入课程教育教学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相关资料。结合访谈和现场观察获得的资料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师范生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认知情况

师范生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认识包括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开设本课程的必要性;二是开设本课程的目的;三是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相关性。具体情况如表2。

表2 师范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认知情况分析

针对开设本课程的必要性,得分为4.40,介于“完全必要”与“非常必要”之间,偏向于“非常必要”。94.23%的调查对象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是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该课程的开设非常有必要或完全有必要。这说明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师范生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比学习本门课程前认识的必要性大大提高了。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知识过难,没有学透,实践指导不足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仍有待深入研究。但是在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方面,得分为3.86,介于“非常了解”与“了解”之间,偏向于“非常了解”。其中79.81%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非常了解或了解本课程目的,且大部分师范生认为本课程有利于他们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增强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也为以后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做准备;而且还有一些师范生认为该课程能够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有利于培养自己成为新型研究型教师。

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的相关性得分4.28,介于“完全相关”与“非常相关”之间,偏向于“非常相关”。95.19%的调查对象认为该课程的开设与其他专业课程完全相关或者非常相关,而且还有师范生举例进行说明,如相关性比较高的专业课程:数学教学法、教学设计、教育学等。这说明大部分调查对象已经明白了本课程的实践性、延伸性、广泛性和综合性。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涉及面较广,师范生的受益程度也会越大。

(二)师范生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体验情况

师范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体验包括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二是师范对本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三是对本课程课后作业的评价。具体情况如表3。

表3 师范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体验情况分析

在是否学好了本课程的问题上,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不确定自己是否学好了这门课,并且34.62%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没有学好或是完全没有学好,这表明大多数师范生越学习发现问题越多,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也越多,与开设本课程之前的高自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一个好的现象,经过学习师范生了解了本门课程的特征之外,还明白了自身需要努力的地方或方向,有利于形成对教育科学研究课程的理性认识,并有利于保持进一步学习的热情。随后的开放式问题和深度访谈揭示了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困惑是不知道怎么学,其比例高达60.58%,同时有17%不知道学了之后有什么用,13%不知道学什么。这说明本课程的理论相对抽象,教学形式和进度应考虑学生的学情,要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同时反映了师范生学习的功利性,忽视了教育研究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淀的规律。所以教师应给师范生普及教育研究的相关背景以及常识,使师范生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针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满意度,得分达到了3.93,介于“满意”与“不确定”之间,偏向于“满意”。85.58%的调查对象对本课程总体情况是满意的,认为教师提供教学和资源总体比较好。并且83.65%的调查对象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也较高。但存在少部分学生不满意或不确定自己是否满意,并建议教师在课程上丰富课程内容,增加一些数据统计软件,如SPSS,适当调整课程难度,教学应注重深入浅出,理论和实际能灵活结合,增加实践操作指导;在授课方式方法上,调查对象建议教师通过举例归纳理论、概念的方式生动形象的讲解理论知识,多一些创新精神,多一些校外实地考察,践行“做中学”;在学习方式上,调查对象提议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

关于课后作业的评价,得分3.99,介于“完全有帮助”与“非常有帮助”之间,并且偏向于“非常有帮助”。80.77%的师范生认为课后留的作业对所学课程非常有帮助,10.58%的师范生认为完全有帮助。在给定的三类课后作业形式中(论文、研究报告、小研究)接近一半的调查对象倾向于小研究。这说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作业要有实战性。同时,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情提前规划作业计划,如此学生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作业中进行灵活运用并理解。

调查分析发现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收获颇多的师范生占大多数,但同时他们大部分也认为本门课程有一定的负担,课程学习质量一般,有67.31%的调查对象认为本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自己继续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有17.31%的调查对象认为本课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自己继续学习。有92.31%的调查对象认为本课程可以给自己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有88.46%的调查对象认为本课程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能够帮助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利于自身专业成长,还有部分师范生表示以后有意愿成为一名教育研究者。这说明师范生虽然对学习效果不太满意,但对教学效果非常满意。就学习效果而言,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学习效果不佳,课程的难易度与课时数达不到一个良好的平衡,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师范生在初次接触教育科学研究时,抽象的理论知识使他们有些望而却步,虽然他们明白课程的重要性与价值所在,但心理上难免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实践时也很难进入状态。因此,教师除了采用教学上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外,还应及时处理学生学习的心理问题。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对师范生素质和能力产生影响的情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对师范生素质和能力影响情况的调查主要包括本门课程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交往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反思发展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七个方面产生的影响,具体情况如表4。

从表4可知,在系统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后,绝大部分师范生认为本课程对其自身专业素养中的教育教学技能素质与职业道德素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技能素养方面,师范生十分清楚本课程对自身教育教学技能素质有着重大影响。教育教学技能素质的基础能力之一便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升华到理论,这就要体现理论研究功底。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其中选择不确定的师范生占到了20.19%,在师范生选择没有影响因素的其他方面,其比例最高,虽有超过半数的师范生表明有影响,但本研究从中也可发现一些问题,即部分师范生并不明确该课程如何影响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以及终身学习等。其中终身学习就表明需要未来的教师拥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在教育科学领域不断钻研,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便是为师范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表4 本门课程对师范生综合素质产生影响的情况分析

在能力影响情况方面,细分为五种能力进行调查,它们是交往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反思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其中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影响情况得分介于“非常有影响”与“有影响”之间,而交往沟通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影响情况得分介于“有影响”与“不确定”之间,但五种能力均偏向于“有影响”。其中选择了“完全没有影响”的只有“交往沟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且两者比例均小于1%;选择“没有影响”的调查对象比例分别为8.65%、2.88%、1.92%、3.85%和0.96%;调查对象认为本课程对“交往沟通能力”没有影响的比例较其他方面略高。从数据总体来看,认为“没有影响”的还是少部分调查对象;选择“有影响”的师范生比例分别为14.42%、7.69%、7.69%、12.5%和6.73%,相比“没有影响”与“完全没有影响”都提高了一定的百分比;选择“有影响”占总体比例最大,人数均超过一半,认为本课程对“交往沟通能力”有影响的高达71.15%;选择“非常有影响”的人数比例分别为 4.81%、21.15%、21.15%、16.35%、29.81%,其中“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反思能力”的比例一样,且在其他比例方面也十分接近。这表明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本课程的开设对自身能力素养方面或多或少有一定影响,但仍有少部分师范生不确定是否有影响或有多少影响。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时,交往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反思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都融合其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的思考,团队的讨论,教师的建议和指导会进行碰撞,从而使师范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升华。

(四)师范生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相关建议及困惑

调查发现调查对象普遍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难度过大,开设课时数与其课程难度无法匹配,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冗杂、深奥。因此,一部分调查对象提出应提前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或延长课时,或增加实践课时。

在理论课与教学方面,调查对象建议首先选择逻辑性较强、知识丰富、理论层次分明的教材;二是教学进度与教材紧密结合,可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延伸或拓展;三是教学由简到难、分阶段、循环渐进、螺旋式进行。

在实践课与指导方面,调查对象首先建议继续保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第二,丰富实践活动类型。比如到中小学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增加数据测量的过程,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第三把控作业的量与度。作业是教与学的效果的检测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个人能力等选择合适的作业类型,合理安排个性化的作业。第四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小组与小组、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固然重要,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会感到迷茫,因此教师可提供一定的实例示范,如结合学生实际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实践操作指导。

三、讨论与反思

综上,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开设持积极肯定态度,多数师范生对本门课程目的的认识从朦胧到清晰;对学好本课程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并且认为学业负担较重;课程对自身素质能力的影响认识比较全面和到位;对本课程教育教学和授课教师的评价比较实际;对授课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求逐步提高。对此,本课程还需要进一步融合理论与实践,拓展课外教育资源;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针对师范生的学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激发师范生学习本课程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师范生应寻找内部原因减轻学业负担。具体如下:

(一)融合理论与实践,拓展课外教育资源

调查的几所师范院校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总课时一般为48学时,其中实践课时为16学时,理论课时为32学时,实践课时是理论课时的一半,这说明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是凸显理论部分,而没有同时重视实践部分,忽视了本门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而对于本课程性质来说理论学习确是必不可少,但实践操作也很关键,如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学生会产生“不知道学什么”的困惑;如没有实践操作,学生又会产生“不知道怎么学”的困惑,如果没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就会产生“学了不知道有什么用”的困惑。因此,本课程应适当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安排,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此外,应适当增加总课时,目前的课时已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对课程的学习也只停留在表面上,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师范生也需要时间去消化理论知识,丰富实践。

理论课部分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学习,但实践课还需要适当拓展课外教育资源,要到中小学校去,去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与问题,理解和解决教育教学现象和问题。即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程序,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教育现象和问题背后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科研意识,增强师范生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动性,进而反哺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学习。

(二)关注学生学情,坚持“以生为本”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过程是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一个不断循环提升的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教育教学以及实践研究过程中,个人、每个团队以及教师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和认识风格。师范生对理论知识的不理解或实践操作会出现偏差。所有的人都会进行思维的碰撞与发散。教师应凭借课堂实况与学生学情灵机应变,因材施教。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师范生正确、积极学习,提高师范生的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关注每一个师范生学情,并根据师范生的学情分析对课程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程与师范生相互磨合,从而达到教学最优化。师范生才能够学到真正有用的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并能进行灵活的学以致用。

(三)激发师范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课程教育教学效果是要通过学生的学的效果来表现和保障。但调查分析揭示了师范生对本课程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逐渐减弱,这说明学生忽视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和规律,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在本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动机,培养教育科学研究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只是教育研究的起点,研究之路非常漫长,需要一生来践行。只有终身学习,不懈的努力实践,教育研究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从而提高师范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投入教育研究中来。

(四)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材,教学方式方法混合化

教材是教师和师范生之间的桥梁,合适的教材能促进良好教学的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材选择,应注意教材的相对于师范生的适用度,难度系数以及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内容,适合的教材有利于师范生的教育科学研究知识结构的形成。除此之外,教育教学方法方式也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调查分析说明了师范生建议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混合化,即如何在适当的场合使用相应的教学工具与方法方式来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对合适的教材和学生的学情分析做出判断,在实际教学中巧用教学工具与混合化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

(五)师范生应寻找内部原因减轻学业负担

高达84%的师范生表示课程学业有负担,那么这种负担又从何而来呢?我们了解到一些原因,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包含授课教师综合素养、课程本身的难度、教学和学习环境氛围影响等。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一是较弱的主观能动性是造成师范生学业负担的一个影响因素;二是师范生未在课前对课程进行了解或是了解甚微也是导致学业负担的另一个罪魁祸首。三是师范生的自身能力与素养的匮乏同样会加重学业负担。

针对性内部原因,我们有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师范生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中,师范生都应该有意识地思考教育研究问题,发现隐藏于教育研究现象之中的事物本质与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学业负担减少。二是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无论是哪一门课的学习,教师都在强调课前预习,但学生最易忽略的学习方法之一也是课前预习。因此,师范生应提前了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含义、现状、价值、方法等内容,结合教育研究热点问题与相关文献理解本课程的相关知识,从而减轻学业负担。三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师范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与课程的学习也是息息相关的,不同的能力与素养对课程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反应。因此,师范生不能轻视并且要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为减轻学业负担提供有效的条件。因此,师范生应主动提高或改善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课前预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成为一门负担少,收获丰硕的课程。

总之,通过师范生“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体验的实证研究,让授课教师全面地了解师范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体验情况,揭示了教与学的实际问题,为更好地提高本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师范生的科研素养和提高其科研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本门科学研究师范生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研究》第五届编委会名单
安全工程专业“建筑消防工程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案例教学法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