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于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的测度分析

2020-10-30 04:04任晓燕杨水利
华东经济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

任晓燕,杨水利

(西安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一、引 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关键时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我国必须从过去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的“粗放式增长”转向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集约式增长”。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而转换发展动力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近年来,虽然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由2008年的26 813 110万元增加到了2017 年的120 129 589 万元,增长了4.48倍,但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度还不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关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关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否是推动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的研究结论仍存在争议。因此,研究“新常态”背景下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现有关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部分学者认为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李翔,2019[1];钱娟,2019[2];危怀安和平霰,2019[3]);但也有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认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李明和李鹏,2017[4];殷李松和贾敬全,2019[5]);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呈非线性关系(宗刚和高瑀,2017)[6]。二是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推动经济增长(Cortuk&Singh,2011)[7];也有学者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李村璞和何静,2018[8];杨海平和孙平军,2017)[9];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Havlik,2015)[10]。三是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驱动力(Peneder,2013[11];金京等,2013[12];时乐乐和赵军,2018[13];贾仓仓和陈绍友,2018[14]);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产业结构升级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Azadegan&Wagner,2011[15];吴丰华和刘瑞明,2013[16];崔庆安等,2018[17]);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关系(Antonelli,2006[18];毕克新等,2017[19];李政和杨思莹,2017[20])。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现有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局限性:①现有文献主要研究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鲜有文献研究“新常态”背景下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②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这三者中两两之间的关系,鲜有文献研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③现有文献主要研究科技创新或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鲜有文献研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2012-2017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期掌握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为实现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效率等不断提高,意味着经济发展模式由低效领域转向高效领域。技术创新能够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缩小地区差距,即技术创新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上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注重技术创新投入,在科技创新领域始终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9%,连续五年超过2%,但与美国(2.79%)、德国(2.91%)和日本(3.21%)等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金培(2018)[21]、辜胜阻等(2018)[22]、刘宏和乔晓(2019)[23]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也表明,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认为,技术创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新能源和新材料等资源的消耗及浪费,使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的粗放型增长向创新型增长转变,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即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技术创新还有助于促进生产要素高级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产业结构对应着不同的产出水平和质量水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需求结构就会发生变动,使得社会需求结构与社会供给结构不相吻合,这时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使社会资源在各部门、各行业进行更有效配置,提高单位资源的配置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就是从低效率生产行业向高效率生产行业转变,使人力和资本都流向高效率的生产部门,从而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徐秋艳等,2019[24];万光彩等,2019[25])。另外,在社会生产中,各产业部门之间资源的供给存在差异,使得各部门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和需求种类也不相同,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提高部门的资源利用效率,促使各经济部门之间协调运转,减少了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冲突”,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Zhang,2012[26];宋宝琳等,2018[2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当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相协调,资源配置才能达到最优,经济才能高质量发展。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如果产业结构不能成功实现升级,可能会导致经济长期停滞,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提高资源和技术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要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大力培育新产业和新动能,关键是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三)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1)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时间和物质成本,实现更多利润,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企业和不同行业间流动,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林春艳和孔凡超,2016[28];王海兵和杨蕙馨,2016[29]),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技术创新促进了产品创新,新产品的出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其技术与工艺需求对上下游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即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Maria,2018)[30]。随着我国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不断增加,我国第三产业占比从2000 年的39.8%提高到2018年的52.2%,表明技术创新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创新的诱导作用。产业结构升级会增强产业内和产业间的创新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形成,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对上下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能够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Antonelli,2003[31];周璐,2018[32]),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带动消费需求的升级,从而拉动技术创新,使经济增长逐步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创新具有拉动作用。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反过来,产业结构升级也会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即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3。

H3: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与测量

本文选取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借鉴方大春和马为彪(2019)[33]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测度我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选取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项为解释变量。目前学者们主要从创新投入(科研经费投入、科研人员数)和创新产出(专利申请数、专利申请授权数、新产品销售收入)两个维度测度技术创新水平。本文则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衡量技术创新水平,即用研发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值来测度技术创新水平。此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结构服务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特征。干春晖等(2011)[34]认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能更好地反映经济结构服务化的升级,因此本文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来测度产业结构升级。

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其经济发展质量也较高,因此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用人均GDP来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将其作为控制变量,本文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来测度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有助于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促进地区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将对外开放度作为控制变量,本文用外商投资总额来测度对外开放度;市场化水平是衡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作用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将其作为控制变量,本文用樊纲的中国市场化指数来测度市场化水平。本文涉及的所有变量名称、变量符号及测度指标见表1所列。

表1 变量定义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取我国30 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2-2017 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我国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数据借鉴方大春和马为彪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来测度,其余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并通过进一步处理得到。

四、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模型构建

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由上述分析可知,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因此本文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两个维度,基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数据分析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由于面板数据有混合效应、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三种模型,因此在构建实证模型之前,需要运用Eviews6.0 统计软件进行模型选择。首先进行F 检验,检验结果拒绝原假设,表明不是混合效应模型;然后进行Hausman 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0,小于0.1,拒绝原假设,因此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分别构建反映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的模型,如公式(1)和公式(2)所示。为了提高变量的平稳性并减少异方差性,对变量hqed、eco、indus、open、market均作对数处理。

其中,techit×strucit表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β0和εit分别表示常数项和误差项;ln表示取自然对数。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所列。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各指标差距较大,表明我国地区差异明显。因此,本文后续将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实证分析。

表2 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续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则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均未达到东部地区的一半;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显著高于全国水平,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分别占东部地区的64.07%和41.78%,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则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 相差不大,但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只有东部地区的54.54%,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东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1倍和35.28%,表明东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东部地区外商投资总额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5.84倍和9.89倍,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总额则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8.08%和22.49%,表明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东部地区市场化指数显著高于全国水平,而西部地区则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表明东部地区市场化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由此可见,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存在非常明显的地区差异。

本文研究技术创新投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需要描述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向关系。但个别观测点的存在表明,技术创新投入力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本文需要通过实证检验进一步分析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

图1 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三)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本文先利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各变量进行Pearson 相关性检验,结果见表3所列。

表3 相关系数矩阵

由表3可知,本文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在99%的水平上显著正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初步验证了本文的H1 和H2。为了进一步验证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再对变量进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VIF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所列,各变量的VIF值均小于10,容忍度均大于0.1,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可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1.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效应分析

利用Eviews 6.0 统计软件,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的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1)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所列。

表4 2012-2017年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效应分析结果

由表4可知,DW值在2附近,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F检验的显著性水平Sig.<0.01,表明在99%的水平上模型显著通过了F检验;R2均大于0.8,表明解释变量能够解释80%以上的信息,解释力度较强,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具体分析如下:

从全国样本数据来看。技术创新(tech)、产业结构升级(struc)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在99%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现阶段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控制变量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pgdp)在99%的水平上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地区工业发展水平(indus)、对外开放度(open)和市场化水平(market)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它们对不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从而导致实证研究结果不显著;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发展水平的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加剧等粗放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不相符,从而使得实证研究结果不显著。

从分地区样本数据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tech)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别在90%、99%和9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技术创新是现阶段促进我国不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从影响系数来看,中部地区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东西部地区。可能的原因是: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最小,因此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较弱,即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虽然最大,但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过大时,可能会由于规模报酬递减导致创新效率损失,最终导致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减弱。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struc)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呈现出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99%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则在9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西部地区这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中部地区而言,产业结构升级反而阻碍了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产业结构升级不会显著影响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能原因如下:长期以来,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但这种依靠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突出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要通过培育新产业和新动能等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为1.38,表明其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由此可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已由工业主导转向了服务业主导,服务业成为驱动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显著促进了其经济高质量发展;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为0.91,表明西部地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占比基本持平,这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要求的培育新产业和新动能不吻合,因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中部地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为0.88,表明其第三产业占比低于第二产业,由此可见,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是工业主导,即中部地区仍然是以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所提倡的创新驱动增长模式相违背,因此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会阻碍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控制变量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pgdp)能够显著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东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地区工业发展水平(indus)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东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未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度(open)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化水平(market)对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太低,阻碍了其经济高质量发展。

2.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因此,为了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用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乘积项表示两者的协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见表5所列。

由表5可知,DW值在2附近,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F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Sig.<0.01,表明在99%的水平上模型显著通过了F检验;R2均大于0.8,表明解释变量能够解释80%以上的信息,解释力度较强,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

表5 2012-2017年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分析结果

具体分析如下:

从全国样本数据来看。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tech×struc)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99%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是现阶段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控制变量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pgdp)和对外开放度(open)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地区工业发展水平(indus)和市场化水平(market)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从分地区样本数据来看。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tech×struc)与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在99%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是现阶段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力量。从影响系数来看,东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西部地区,表明东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效应显著强于西部地区,这与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然而,实证研究结果却表明,中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主要是由于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投入虽然会促进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第二产业占比却高于第三产业,表明其经济增长仍然是以工业为主导,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对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控制变量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pgdp)能够显著促进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东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均不显著,可能是由于西部地区虽然人均GDP 最低,但人均GDP 的增长速度最快,而较快的人均GDP 增长速度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工业发展水平(indus)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由于工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根基,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西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远低于东中部地区,因此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对外开放度(open)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但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反而会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而只有当区域均衡发展时才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场化水平(market)能够显著促进东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东中部地区在市场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呈集约型,而西部地区在市场化进程中经济发展则呈粗放型。

对比表4和表5,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一是从全国样本数据来看,协同效应的系数(0.443)显著大于技术创新的系数(0.327)而显著小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系数(0.562),表明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但两者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未呈现出“1+1>2”的效果,可能是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造成的。二是从分地区样本数据来看,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效应的系数均显著大于独立效应的系数,表明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单独强调技术创新或产业结构升级都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当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时,两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才会呈现出“1+1>2”的效果;但中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不显著,且其系数小于独立效应,表明中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促进关系。三是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别呈显著促进作用以及促进作用不显著,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均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较强的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矫正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负效应”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创新驱动是保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新常态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运用2012-2017 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全国及分地区来看,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H1 得到验证。第二,从全国总体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H2得到验证。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别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和显著阻碍作用,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第三,从全国总体来看,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H3得到验证,但两者的协同效应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未呈现出“1+1>2”的效果。分地区来看,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能够显著促进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呈现出“1+1>2”的效果;而中部地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西部地区应转变过去以高污染和高消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培育新产业和新动能,使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增长转向创新型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单独强调技术创新或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均有限,应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协同效应”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证研究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预知子醇提物联合姜黄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协同效应及机制探索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全域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效应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