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
摘 要:工艺美术是历史的见证,“新课改”背景下工艺模块在整个美术教育中的地位愈加突出。但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目前大部分高中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并不清晰,这必然不利于美术教学的高效展开,也难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素养。本文将重点讨论民间传统工艺在美术工艺模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间传统工艺 高中美术 工艺模块 有效应用
一、蜡染在高中美术工艺模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蜡染是民间染织工艺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但是在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大量外来文化进入到我国教育领域,对传统工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进一步弘扬我国民间艺术文化,新形势下应将其与美术课程有机整合,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打造更为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提前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展开实地调查,如进入当地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初步了解主要的印染方式,同时根据需求确定课堂工艺所需的制作材料。因部分学生对蜡染的认知并不深入,故课堂上教师可侧重于基础画蜡、绘色方式等,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文化素养。理论知识学习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资料与书籍,或者借助网络平台向学生展示更加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源,选择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艺术作品,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将多种不同的制作方式交给学生。例如,蜡纹制作方式较多,有按压、冷冻龟裂等,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将个人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体现出来。染料选择时,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学生明确操作步骤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进行多次尝试,通过不断的尝试与努力,逐渐掌握更多知识。除此以外,还应当实现美术工艺模块教学的延伸与拓展,组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艺术展示平台,促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并掌握蜡染的基本技能,实现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综合能力。
二、剪纸在高中美术工艺模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剪纸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富有悠久的历史,主要的加工对象为纸,通过艺术操作给人们带来透空、立体、形象的视觉体验。民间剪纸手法多样,其中拼接剪纸色彩丰富,自由且不受限制,可以说是剪纸的拓展与直接体现。新形势下,为了打造更为高效、更为独特的美术教学课堂,可结合教学实际,将拼接剪纸与工艺模块教学内容充分融合,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并增強学生的创作能力。剪纸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如下:首先,根据美术课程本质特点,将拼接剪纸民间传统工艺划分为理论、实践两大部分;其次,结合新时期高中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偏好重新调整教学课件,按照图形、符号、语言等合理布设教学内容,主要有分色拼贴剪纸、衬色拼贴剪纸以及层叠拼贴剪纸,大量搜集相关资料与富有代表性的剪纸艺术作品,最大限度地丰富美术教学课堂;再次,因剪纸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故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搭建基础框架,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将自己喜欢的元素加入艺术作品中。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传统工艺的认知与理解,教师可融入地方特色文化,科学组织剪纸大赛、剪纸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校内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并达到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最终目的。
三、陶瓷在高中美术工艺模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陶瓷也属于民间传统工艺的一种,在很早以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风格多种多样、性质各异的工艺品,传统陶瓷主要材料为黏土等天然硅酸盐。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耐辐射、耐腐蚀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充分地将民间传统工艺陶瓷与高中美术工艺模块教学有机融合,教师必须充分把握陶瓷漫长的发展历史以及时代意义,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规划教学流程,课堂上侧重于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实践,基于此全面保障教学质量。第一,欣赏环节,依托微课为学生带来直观的视觉体现,促使学生可更加快速且有效地掌握一般性知识,同时适当提问,帮助学生消化与吸收。第二,动手环节,借助思维导图理顺陶瓷制作过程,要求学生进行分组交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学生将基础知识应用到具体制作过程中,渗透民间艺术元素。第三,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艺术作品,将设计理念与方法分享出来,及时鼓励并肯定,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促使学生了解民间艺术,另一方面还可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将民间传统工艺与美术课程有机整合已然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当全面掌握更多的民间传统工艺,挖掘其内涵以及教育价值,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雅琼.融入地方特色的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改革[J].美术教育研究,2016(06):143,145.
[2]崔建森.目标导向的高中美术单元化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以工艺模块《扎制中国龙,传承龙文化》为例[J].科技风,20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