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景
摘 要:人才工作事关区域高质量发展,大丰区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要综合考虑如何招引、培育、使用及留住人才,促进人才效能最大化,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人才是促进区域发展的最大动能,推动大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核心在人才。全力打好“引、用、留”人才工作组合拳,才能为大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人才 队伍建设
一、招引人才要突出需求导向
(一)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供给侧”思维
人才招引要服务于全区经济发展大局,要聚焦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新定位全盘谋划人才工作,要紧扣主攻“四大经济”、发展“3+3+3”产业体系、推进盐丰一体化等发展路径,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农村农业发展、教育医疗、安全环保等区内工作重点,大力引进适用人才,推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二)坚持人才队伍建设“适用性”思维
要鼓励各层各级、各部门各板块、各领域、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对症招才”,综合运用校企合作、敲门招才、猎头寻才、柔性引才、以才引才等不同方式,寻求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本土特色人才等。招引大学生人才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沟通,结合企业需求和高校专业特点,筛选与大丰重点发展的产业高度匹配的高校,在内编制引才需求图,对外编制引才路线图,按图索骥、精准连线,实现高校毕业生与需工企业的双向选择。
(三)坚持人才队伍建设“长远性”思维
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项目引进中发现人才,在项目推进中考察人才,在项目评测中选用人才,以人才资源开发促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引进与人才开发双丰收。引导领军人才和本土人才加强合作,发挥领军人才“传帮带”的作用,带动本土人才培养,打造“本土牌”“永久牌”人才队伍。实施“引凤还巢”计划,推进“本土大学生回归工程”,打足“乡情乡谊”牌,吸引一批大丰籍学子、在外乡贤“回家”创新创业。
二、培育人才要突出目标导向
(一)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做到科学谋划、因才制宜,根据引进人才的特长和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他们的工作,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炼意志、提升境界、增长才干,既注重培养高精尖缺的“顶天”人才,又加快培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的“立地”人才,使他们能发挥特长、各得其所、各尽其用。
(二)坚持分类培养,有所侧重
对于区域发展需求的管理服务人才,要充分利用党校、农干校等培训阵地,定期开展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域专业和权威人士前来授课,到先进地区观摩学习,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造就一批用得上、靠得住的高素质管理与服务人才,同时抓好党政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招商人才等人才队伍培训工作,着力打造一支精通业务、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大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服务型人才队伍。
(三)坚持合作共赢,效能优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支持其根据实际需求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和培训项目,鼓励企业推行高技能人才师徒传帮带模式,提高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能力,培育更多实用型人才。充分利用本地优势,积极搭建平台,加快推进区内相关企业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加大引进上海高层次人才来大丰创新创业力度,支持区内企业和上海高校共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践基地。
三、留住人才要突出服务导向
(一)提高人才政策兑现的实效性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上演“人才争夺战”,为吸引人才而制定的各种人才政策应当“一诺千金”,这关系地方政府的信誉和形象,也决定着是否能够有效留住人才。要加大人才政策落实力度,精简政策兑现流程,优化政策兑现服务,探索建立多元化政策兑现渠道,对于外聘专家型紧缺人才、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可以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一站化”兑现,必要时可推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人一策”,不断提高人才政策兑现的便利性、及时性、有效性。
(二)关注人才职业发展的长远性
要根据人才所处的不同阶段,积极创造条件,为各类人才提供学习成长、挂职锻炼、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机会和平台,做到目标明确,精准发力,有所侧重;要完善人才管理政策,要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打破基层一线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对于业绩突出的基层人才在职位晋升、评选表彰中予以政策倾斜。
(三)做优人才服务需求的保障性
要加强与人才的沟通交流,建立人才定期回访制度,及时掌握引进人才的工作状况、思想动态,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树立店小二思维,认真打好“情感牌”,为人才解决各类后顾之忧,让其能安心留下来。要正视我区在城市功能设置、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上与苏南、上海等大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的不足,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从做优城市人居环境入手,从青山、绿水、生态、宜居等方面强优势,从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补短板,全力打好“保障牌”,不断增强我区对人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