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琼 武生荣
摘 要: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农牧民市民化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障。本文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阐释了农牧民文化自信的根基,探究培育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困境,同时,对培育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析,以此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战略进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9-0085-04
“现代的历史是乡村的城镇化。”[1]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就是城镇化,也是物质文明的重要依托,而民族文化则是贯穿于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当中的灵魂,进而文化自信就是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障。因此培育农牧民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重要因素,一定要确立合理科学的文化方位,传承、弘扬和创新民族地区文化价值观,发掘、整合、提炼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构筑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防火墙[2]。
一、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根基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提出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4]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趋势。同时,农牧民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特别是广大农牧民若能树立起普遍的文化自信,就能为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一)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根基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方面都有其自己的文化之根,文化自信的培育是基于传承和发展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为例,民族众多、地域广阔,長期以来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具有区域性,多样性和生态性。在历史上,西部地区的融合发展,不管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也逐步地形成了西部地区多民族的局面。当前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生活着将近50个民族,不管是在语言、建筑、服饰、自然崇拜、歌谣、舞蹈方面,还是在宗教信仰、礼仪习俗、手工艺以及生活理念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独具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由此可见,民族地区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培育和增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牧民文化自信的联系
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以协调,相辅相成的方式发展,实际上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各个方面。其中文化方面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一方面,只有当农牧民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时,他们才能在自身市民化的过程中发挥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文化自信也增加了新的内涵。农牧民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前提。通过培育农牧民的文化自信来提升民族地区的文明水平,从而为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只有农牧民建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产生改变自身现状的积极性。因此,农牧民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前提。同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其主体提出了新的文化培养需求,即要对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战略有高度的信心,广泛承认和接受国家文化和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坚定信心。此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要求人们重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信。
二、城镇化背景下培育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习近平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培育和增强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培育和增强农牧民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重要引擎和精神动力;是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培育农牧民的文化自信也有着诸多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各个区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特别是我国的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因自然条件和交通等限制,与外界交流少,相对封闭。同时,由于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在与外界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摩擦。因此可见,虽然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方面发展很不平衡,但尤其以文化方面更甚。整体来说,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素质亟需提高,严重缺乏文化自信。只有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认同自己本土民族文化,并产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激发农牧民建设美丽家乡的热情,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精神动力;才能够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文化自信蕴含的内在动力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实现城镇化的发展需要。
(二)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培养“四有公民”,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涵在于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公民。同时,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内在动力。相应的农牧民就是民族地区重要培育的文化建设主体。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培育农牧民的文化自信,以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培育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6]。
(三)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先提出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软实力依靠一种不同寻常的手段(既非武力,也非金钱)促成合作,它依靠的是共同价值观所产生的吸引力,以及实现这个价值所需要的正义感和责任感。”[7]文化作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实力,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力。如果文化软实力不强,一个国家或民族就不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可能会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淹没,不打自败。虽然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但它潜力巨大。尽管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并不具备强大的实力。究其根由,是因为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和能力偏低,缺乏一定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从而无法将本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因此,必须通过提高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强化其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和价值的认知和创新,才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民族地区农牧民城镇化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困境
新时代新城镇战略大背景下,培育和提升农牧民文化自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具有非凡的意义,但是目前却存在着诸多障碍。
(一)农牧民对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主流文化的认知认同度低
时代的变迁和工业信息化的发展不断侵蚀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民族地区农牧民也憧憬着走出去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在对衣食住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提升,从而滋生了农牧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质疑和摒弃,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度越来越低。同时,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山”相对偏的地区,这里的广大居民大多受教育程度低,不关心政治,即使进入城里生活,也很难认同和接纳主流文化。在这种走出去与闯进来的双重作用下,民族地区的农牧民容易出现对本民族文化和国家主流文化认知认同度低的现状。
(二)城镇化发展的“兴”与农牧区社會的“衰”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60%。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快了城市化和国家现代化的步伐,实现了民族地区农牧民层次的向上流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而且加速了农牧区社会的逐渐衰落。这种“兴”与“衰”在文化上的体现是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则代表着先进和时尚被追捧,而民族文化中优良的生活原则、人伦道德和人格品质,还有一些传统节日、生产技艺和乡风民俗被标上了愚昧落后的标签。这就无形中造成了现实的文化差异和冲突,给本就脆弱的农牧区本土文化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冲击,农牧民文化自信培育也遇到了很大的困境。
(三)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教育和服务的缺失
一直以来,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文化教育、文化意识和文化情感的培育是呈现一个逐渐减弱和淡化的局面,由此出现了与农牧民文化自信培育格格不入的现状。首先,在农牧区本土文化传承和认同方面,民族地区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及其子女搬离农牧区,迁入城市,一方面引起本土民族文化与传统技艺无人传承,另一方面造成随迁的青少年和幼儿对本民族的文化一无所知。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大规模“撤点并校”弱化了对农牧区青少年的文化教导功能。同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由于升学的要求,除了本民族的语言课程外,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风俗习惯、礼仪庆典和民间技艺等宝贵的文化教育资源都存在缺席的状态。最后,在农牧民文化服务方面,尽管政府非常重视农牧区公众的文化建设,投资的资金量也大,但仍然存在着城乡文化建设结构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此外,农牧区的文化建设机制和管理模式并不完善,使得农牧区的文化教育和文化服务跟不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也遇到了障碍。
四、城镇化背景下培育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农牧民能否积极地投身于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一环就是基于对文化的认同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因此,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具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增强文化认同是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于文化发展与传承不能数典忘祖。对于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要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将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民族地区的农牧民必须深入了解自身文化的特点,明确文化认同是在中华文化认同之下的一体多元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实现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认同的路径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下“族群内文化认同——族际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8]文化认同包括语言认同、身份认同、习俗认同、族际交往、族际通婚、价值认同等方面的认同。由此,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和提升,不仅要对本民族文化价值产生认同,积聚自信与活力,更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价值向导,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同时还要处理好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关系。所以说,农牧民文化自信培育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增强其文化认同。
(二)借助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城乡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在城乡二元结构不协调发展基础上,我国实现伟大中国梦、走向现代化的战略路径。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甚至是地域相对偏远的民族地区,智能手机的应用也很普及,当地的农牧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也很便利,网络媒体的“双刃剑”功能在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方面也起到了双面的作用。一方面,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与农牧民与日俱增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农牧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发挥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消除城乡文化差距,满足农牧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是新媒体时代实现农牧民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相对传统的电视、广播、期刊以及面对面的文化传播方式而言,新媒体特别是微信、抖音和快手等手机APP的普遍使用,即使处于最偏远的农牧区,人们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互联网不但影响和改变着农牧区外部的宏观社会环境,也改变着农牧区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因此,必须借助新媒体技术,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来满足农牧民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融合城乡文化,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完善農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搭建优质文化平台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呈现不平衡状态,在城市可以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在农村特别是边远的农牧区因受资金、设施等各种条件限制,公共文化建设滞后一些。为了适应城镇化的建设和增强农牧民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加大农牧区学校教育的建设和引导作用。农牧区基层文化教育的核心依托是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素养、道德法治精神和优良的家教、家风等。因此注重学校教育和建设是提升农牧民文化素养的基本要求。其次,注重文化的实践养成。建立一些农家书屋、乡镇图书馆和文化站等平台,定期举办一些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宣传活动,让农牧民有条件融入日常的文化活动当中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坚定文化自信。再次,高效的制度保障。要想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平台在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方面激发出其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精神动力,就必须有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要积极带领农牧民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
(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时代潮流
在新媒体时代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思想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要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引领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当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肯定与认同。二是对待外来文化保持高度包容[9]。因此,首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价值向导,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强调:“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10]其次,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导,抵制外来文化对农牧民的侵蚀和污染。学习借鉴优秀的文化成果,抵制功利、金钱至上等错误的思想文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贯穿于农牧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形成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总之,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基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举措,是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农牧民实现城镇化的步伐。进而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内生的精神力量是农牧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2〕马艳.民族地区城镇化应加强顶层设计[N].贵州民族报,2017-03-31(A02).
〔3〕云彬.文化自信:传承、开放与超越[J].理论学习,2010(10).
〔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1).
〔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6〕秦慕兰.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文化自信的培育[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学),2019,3(04):11-16.
〔7〕[美]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1.
〔8〕赵锦山,徐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06):104.
〔9〕杜娟.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05):5-9.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the spiritual pillar and ideological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citizenization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ethnic area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in national regions to clarify the farmers and herdsmen, the basis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o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culture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confidence in national regions, analyzes the dilemma in the cultivation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cultural confidence in national regions, at the same time, to cultivate the confidence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national regions culture implementation path analysis,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of minority areas.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Ethnic Minority Areas; Farmers and Herdsmen; Cultural Conf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