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婷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与日俱增,导致垃圾输出量增多。因此,实行垃圾分类是当下迫在眉睫需要实施的措施。在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以垃圾分类为切口,增強小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是我们每个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加强家校沟通,教导孩子们将垃圾合理分类,可以使得垃圾变废为宝,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垃圾分类;小学校园;环保意识
一、小学校园垃圾分类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学校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和党的号召,切实落实相关政策,努力培养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摸索,学校随机抽取每班5名同学,共85名学生进行了垃圾分类教育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整理如下表:
虽然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各个环节日益完善,但从表中仍有部分问题显现:
(一)学生对于垃圾分类标准不清晰
在校园垃圾分类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非常熟练自如地将常见的普通垃圾进行分类,但是如果遇到一些不熟悉的物品,还是会有学生提问:这应该属于什么垃圾?这样的疑惑。另外,在随机采访过程中,在提问学生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时,学生答不出所以然。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意义是不明确的,有些略显形式化。
(二)教师以身作则模范作用不突出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孩子们行为模仿的对象。学生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除了家里父母的讲述外,其他获取此类知识的途径就是老师教授了。基于这样的情况,只有老师提高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度,积极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然后将知识通俗易懂得讲解给学生们听,同时积极践行垃圾分类,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在思想和行为层面也都会重视起来。
(三)校园垃圾分类奖惩制度不完善
学校重视垃圾分类,积极宣传垃圾分类。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将无正确投放垃圾分类的班级扣除相应的分数外,再也没有其它的奖惩制度,这必然会削弱学生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从而进入到一种疲惫的状态。长此以往,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将被大大降低,那么垃圾分类的效果也会被大大折扣。
二、基于小学校园垃圾分类现状,践行积极推行校园垃圾分类策略研究
小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行为和意识都还未成熟,价值观也没有形成,所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学校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最终树立环保意识。
(一)积极举办垃圾分类竞赛活动
游戏比赛都会是小学生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学校大队部定期采访和收集学生存在分类疑惑的垃圾,并整理成题库,从中随机选取部分放到科普竞赛题中,定期开展垃圾分类科普竞赛。同时,学校每天中午选取十分钟时间,全员学习垃圾分类,尤其是对难点知识进行诵读与记忆,为垃圾分类科普竞赛奠定基础。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另外,学校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制定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课本剧,垃圾分类定向赛、编写垃圾分类相关歌谣大赛等活动。学校以月为单位,每月用不同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校垃圾分类知识。活动倡导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加大了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增强了学生垃圾分类的兴趣。
(二)将垃圾分类纳入日常课程中
学校每月设置一节垃圾分类相关主题的课程,并于班队课中实施,课程内容分为“认识垃圾、垃圾分类、垃圾旅行、垃圾利用”四个板块,让它像一门正常课程被对待。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是由学校老师组成不同的教学团队开发形成。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储备了垃圾分类的知识,也在实践中真正促进了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
学校制定日常课程,就要有相应的考核。学校会进行实践考核,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同时学校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主题制定书面考试,通过平板操作检测学生垃圾分类学习情况。学校制定相应考评制度,以确保学期过程中垃圾分类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完善践行垃圾分类奖惩制度
学校大队部成员会对于教室内垃圾投放错垃圾桶给予扣分。这样的制度只针对班级,只有扣分,显得有些单一。学校可以根据得分情况,将表现好的班级评为“绿色班级”,以集体荣誉感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同样,学校可以设置个人奖惩制度和加分制度,比如以小队活动的形式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课外公益实践活动,个人和团体均可以加分,同时将垃圾分类与校园亲子365坚毅活动联系起来,落实到每天的生活中,再根据个人积分评出学校“环保宣传大使”。
奖惩制度由点及线,再到面,通过一名小学生,影响到一个班级,再到一个学校,最后乃至一个家庭及社会。
三、策略成效
积极推行校园垃圾分类策略,在小学校园内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促成以“小手拉大手”的环保模式,从祖国的花朵逐步影响到一个家庭,最后扩展到社会乃至国家。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还大家一个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垃圾分类别被一“桶”绊倒[J].孔之见.环境.2009(06)
[2] 垃圾分类现状分析[J].张发训.科技传播.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