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模式背景下交通枢纽中心与城市绿地契合设计研究

2020-10-28 08:42周华溢甘宁
设计 2020年19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公共交通生态

周华溢 甘宁

摘要:为获得TOD模式下公共交通与生态环境契合设计的重点,为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分析TOD模式下公共交通与城市绿化设计的方式、设计关键点。总结公共交通与城市绿地契合设计的流程。深入剖析实际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TOD模式下城市生态绿化环境空间发展与优化将成为城市交通设计新的模式,总结出TOD模式下交通枢纽与城市绿地设计结合的方式、特征、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绿地;TOD;公共交通;主题景观;生态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0-0055-03

Abstract:It hopes to obtain the key points of design for the combin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nder TOD mode,so as to providereference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By analyzing the mode and key points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greening design under TOD mode,it summariz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urban green space.Besides,it willmake deep analysis of practical cases to combine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Through the research,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greening environment space under TOD mode will become a new mode of urban traffic design.Finally,it summarizes the mode,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transportation hub and urban green space designunder TOD mode.

Keywords:Urban green space TOD Public transportation Theme landscape Ecology

前言

在城市轨道交通蓬勃发展的时代,轨道交通站点不再仅仅是连接城市各个板块的枢纽,交通综合体的使命不只是乘车的一个空间,而是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是城市内标志性的建筑及地标性的名片。新的交通枢纽空间必须被赋于新的使命,这也是对设计者提出新的思考。城市复合功能设计理念的置入、与城市整体规划的融合、城市绿色生态人居环境的改善、与乘客生活社交工作等其他功能的结合,都将成为新时代下地铁站点设计的指导思路。

一、TOD模式下公共交通与城市绿化设计概念

(一)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这一理念是彼得·卡尔索普在1993年出版的《下一个美都市,生态、社区和美国梦》一书中提出的,针对城市土地扩张、交通拥堵、地体资源紧缩等一系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解决途径。TOD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设计模式,利用城市大型公共交通枢纽的中心位置,将各种城市功能进行整合。[1]

(二)TOD模式是新城市主义规划理念的构成要素,强调功能上的复合性组合与满足多样性的人群为设计目标。其中对步行空间的强调也是该模式的主要设计手段,站点与主要社区及主要商业空间的距离控制在400米左右。为了鼓励人们采用步行的方式到达社区或者办公空间,TOD模式站点必须给人们提供方便、舒适、完善的步行系统。生态绿化环境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步行体验。绿色生态环境的植入成为主要的设计方式。TOD模式注重内外开放式空间的组织,将公共生态绿化、自然资源景观、公园等外部开敞空间与枢纽中心进行合理的构成,形成完整的一体空间。[1][2]

二、綠色生态空间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意义

(一)对人居环境品质的改变与提升 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土地面积紧缺,导致城市内高楼耸立,尤其在城市核心地段的金融中心,更是寸土寸金。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加之生活的紧凑节奏,让人们常常处于一种紧张又压抑的情绪之中,良好的绿化环境能很好地释放和缓解人们这种不良感受。大型综合站点是人们在城市内交通转换的主要场所,绿化生态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公共环境,提升使用者的生活状态及生活品质。

(二)打造高品质的建筑生态环境建筑与生态的理念密不可分,想要打造高品质的建筑,必然将生态环境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生态环境的打造可以是室内外一体化设计,建筑与环境融入在一起,建筑空间设计与绿化生态环境如出一辙。建筑与绿化环境是一种相互呼应又相辅相成的共生物,两者密不可分,高端品味的打造离不开绿色生态环境,现代建筑中不仅只是外环境,建筑立面及室内设计也有越来越多绿色生态环境的加入。如外立面会有绿色植物的添加,建筑内部绿色生态空间的打造,大型绿化平台、建筑内部共享花园等空间的设计,有力地提升了建筑品质。改变建筑空间形态,增添有趣味的形态,为使用者提供各种多功能环境。

(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指导前提,环保的理念也在各个领域得以推广。建筑与绿化环境联合设计也是目前发展的趋势。建筑设计不仅是对当前地域的表达,更多的应该考虑长久的发展与变化,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设计要素,设计本身就已经成为可变、可控、长期性的空间形态。如在设计中将地域植被进行合理的交替设计,使得项目内常年都有适应不同季节的绿化场景。保护和保留地形内现存的好的生态资源,与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相结合处理,都是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方式。

三、TOD模式下公共交通综合体与城市绿地设计方式探索

(一)承载综合空间的划分

TOD背景下的综合枢纽中心几乎都是在城市的核心位置,规模宏大是其主要的特征,庞大的规模意味着大量的人流疏散及分流的问题。错综复杂的交通工具穿插、换乘、交汇都是棘手的问题。对庞大空间体态的分割,为这些复杂的功能进行梳理,绿化生态板块成为主要的设计手段。城市绿道、城市公园成为必然的载体,承载着功能分割、步行系统完善等作用。绿化系统对枢纽中心的空间形态进行了合理的分隔和组织,绿化生态块面的分化决定整个枢纽站点空间形态的流线。绿色生态板块本身就是城市带状公园的一部分,为大型综合体建筑提供必要的休闲空间和缓冲空间,其核心的位置也决定其会成为城市景观环境绿化带上的标志形象展示。

(二)增强站点空间的延伸感

TOD模式站点本身就是综合型的空间形态,打破之前单纯的交通转换空间,利用交通枢纽这一人流汇集的特征,将地下空间打造成具备复合功能组合的综合体,内置商业、娱乐、生态、商务等空间形态。绿化在TOD站点中的又一特征是增强各个空间的延伸性、同时也对各个空间的过渡起到了很好的贯穿作用。使得各个空间的边界不那么生硬,弱化边缘感。[2]城市用地日渐紧张,土地综合功能开发成为一种必然,大型公园与交通枢纽的整合设计,成为发展趋势。依赖于交通枢纽中心的设计,大大增强公园的利用率,同时提高站点的品质。城市面状绿地与轨道站点的契合设计,对于提升城市生态绿地的使用,提供多种形式的疏散形态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形成绿化与街道的网格脉络

TOD模式公共交通作为主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为乘客提供交通道路是基本的功能配置。绿化与道路的结合是息息相关的,绿道的形成,大大提升了街道的舒适度及城市道路的品质。TOD模式应该提供多样性、丰富的城市道路系统,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多种动线。将绿化与道路结合起来设计,对于改善步行环境,增强步行及自行车的使用频率,延长在公园内的停留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与道路结合设计的生态绿化,不再是碎片式的存在,依附于道路的框架,自然形成块状、带状,绿化自然融入到城市生态绿化带中。

四、成都市18号线锦城广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四川成都,地处城南新区,是金融经济核心商务办公区,该区域在短短几年内成为成都新的城市核心。项目周边毗邻多条交通要道枢纽,是成都老城区与城南新区的主要枢纽及沟通纽带。该枢纽中心为多条铁路汇合的焦点,包括已经建成的连通南北且拥有市中心天府广场站点的地铁1号线,及建设中的16号线、29号线和18号线。本文中主要涉及的18号线是服务于成都市区与简阳天府国际机场之间的快速城市地铁,该线路的建设极大地拉近了位于简阳新机场与城区的距离,缩短乘客进入主城区时间。18号线是一条功能复合型综合线路,既满足城市客流,还兼顾新机场往来客流。

除是多条城市重要交通轨道交汇区域外,该项目处于城南重要商圈,枢纽中心与城南最大綜合体环球中心为毗邻的关系,枢纽中心地下空间部分与环球商业中心连通,这也符合TOD设计理念的初衷。该区域人流量集中且规模大,因此站点周边设计为锦城公园,这既是满足集散功能,同时也提升了片区环境,与城市绿化连接,成为一个主要的绿色核心区。

该项目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约14.9万㎡,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2.5万㎡。锦城广场枢纽中心除拥有TOD大型项目类似之处外,满足多重复合叠加功能,将购物、娱乐、办公停车等整合。大面积生态绿化的结合,是另外一个重要特征,使其成为城南的标志性建筑,改善及提升城南金融中心环境,该项目为城南新绿化生态空间,成都市绿环板块新地标(如图1)。

(二)TOD模式下公共交通综合体与城市绿地契合设计理念与方式[2]

随着城市绿化环境规模不断地扩展,生态环境形象定位的提升。促使城市站点配套绿化景观环境优化,生态绿化与综合性站点的融合与打造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新型站点除复合型功能、智能科技等特征之外,生态绿化也是其显著的特征。绿化环境的打造不单单只是绿色植物,应该结合站点自生的特点、城市地理位置的特征、周边用地等进行规划与布局。本项目将绿化与站点一体化设计,自然的过渡与融合,为乘客提供多种优美步行系统,将休闲、娱乐、运动等设施与绿化环境相结合,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增强交通站点多元素功能,形成现代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1.    竖立主题性景观环保场景:生态绿化公园与城市公共交通综合体的一体设计满足当前城市发展趋势,符合人们对生态绿化体验需求的意愿。在本案中,枢纽中心整体就是置身于公园之中,出入口正对公园的主要绿化活动区。公园还与锦江相毗邻,园区内将绿化与水景结合设计,也是与锦江的呼应。水景与绿化的融合,使得公园更有灵气。综合体的形态设计上与生态环境如出一辙,都是采用动态弧线的形式,建筑如同从公园内生长出来一般,在公园景观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图2)。

站点为城市南面的重点核心枢纽站,地理位置优越,使其成为该地区的地标性地块。公园也必然成为地标性的板块。在此打造主题性的景观环境,对成都形象起到了宣传和推广的积极效应。景观的主题多与地域文脉相关,园区内结合成都本土文化,注入公园内各组团中心,如将代表四川形象的熊猫与绿化结合,绿植上修剪出熊猫各种造型,形成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

2.    与城市规划贯穿连通,链接环城绿化带:该站点地处成都南面核心区域,也是连接城市中心及各个区域的重点板块。设计中体现城市绿化规划的特征,与环城绿化带息息相连。[3]既承担着交通转换、串连城市通道的功能,同时也是城市生态板块绿化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绿化生态环境链上起到重要作用,是成都市生态板块中的南部核心焦点。

从项目整体鸟瞰图中可以看到绿化景观环境设计与周边板块是一脉相承,不是孤立的存在,在造型和绿化的轴线选择上都是相关联的。该项目作为核心的绿化板块,在整个区域起到标志性的带领作用。周边的绿化生态植物围绕着板块内的各条轴线延申,与项目地块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在城市内既有主要的活动场景,又有次要的补充空间。避免人群的集中与拥挤,同时也丰富站点周边功能。

3.    塑造复合式生态广场,构建公园型TOD枢纽中心:生态环境的打造并不仅仅极限于外部环境,该项目的又一亮点是将生态环境引入到建筑综合体内。该建筑体本身就是由多层地下空间构成,内部有较多架高形态,这种架空空间正是将外环境与室内空间融合的好场所。将生态环境引入到内部,大大改善内部环境气氛,让人们置身于车站内也能感受到自然环境的优美,给人们带来舒适愉悦的乘车感,缓解人们的疲惫,增添乘车舒适度和轻松感。建筑内部的架空层,不仅体现空间上的多样性,同时也增添公园内部空间层次丰富感。架空层从建筑内衍生出,既在公园内提供了通往站点的便捷道路,同时也给游客提供了另外一个欣赏公园景观的视角。多层架空空间的交叉重叠,形成丰富错落的共享平台空间,从多层次多角度给使用者提供了欣赏场所(如图3)。

阶梯式的花台将底层疏散空间与公园自然的过渡,绿化采用两种植物穿插,丰富空间色调,同时也使得景观环境在不同的季节有变化。高差变化的绿化设计与建筑各层次的空间找到契合点。因为这种落差设计,出口处视线展开,室内乘客也可以看到远处的景观。建筑本身就是多层次复合功能空间,室内外都有较多的高低错落形态,构成相互融合的叠加空间。

该综合体汇聚大量人群,合理的疏散是必须要考虑的功能,出入口利用公园的景观环境,打造成舒适的绿化广场,比起传统的硬质铺装广场更人性、更舒适、更能体现新时代的站点设计特征。花园的退台设计,将出入口空间自然地与景观过渡和融合,站点前驱演变为绿色生态广场。现代人生活丰富多彩,公园早已不再是单纯地提供散步功能的场所,枢纽中心人流量大,利用大面积的空间环境,打造复合型功能园区,给不同的人群提供活动场所,改善乘客的居住环境(如图4)。

功能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人群来划分,老人和儿童活动场所在尺寸和材料的选择上都要特别考究,位置的选择也可以更多地和生态绿化结合,儿童活动乐园、老人健身场所都需相对围合边界,结合的方式以半封闭式为主。利用地形的自然凹陷形成这种半封闭式空间,是一种不错的手法。户外空间必须考虑残疾人坡道等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设计。坡道与绿植、景观场景结合设计,将坡道场地高差综合考虑,融入到环境中。中青年上班族也是站点公园内主要客流,园区内为他们设置多种功能板块,改变生活方式,如生态健康绿道,自行车绿道既解决了短途的交通,避免机动车的拥堵,也给平时工作繁忙的上班族锻炼的机会。还可以增设各类休息设施、交流交往场所等,创造宜人的公共环境(如图5)。

4.    与地域环境相融合的生态绿化板块: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思路相一致,环境景观的设计要遵循当地的地域现状,这种地域包含水土特征、地形地貌、地方文化内涵等内容。在该项目的设计中,设计师充分利用现有的地理条件,将紧邻的水系引入到板块内,既进行了合理的地块分割,又是对水系景观的营造。自然的水景在地域内穿流,与绿化合并设计出生动的景观环境,水流形成蜿蜒的路径,构成公园内优美的景象。公园依托变化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也是最基本的生态设计手法,利用凹凸变化的地形,形成生动宜人的起伏场景。跟随地形地貌变化的生态场景,绿化也变得有更有灵气,不是生硬的造型,更加贴近自然。

这种设计理念还体现在与城市边缘的隔离上,为了将更优越的环境带给体验者,公园内对城市干道进行一定的隔断,飞驰的汽车所带来的噪音和污染都将减低城市公园舒适度,因此公园利用地形起伏形成高出地面许多的植物带,自然地形成隔断屏风,将公园与公路进行分离,保护公园内环境不受到干扰,保证使用者的活动不被影响。同时形成视野上的遮挡,这也是景观环境设计的一种引导手法,一马平川的设计往往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户外环境恰当的遮挡是人流引领的主要手段(如图6)。

5.    构建组团式的绿色有机生长,圈层式发展,形成绿色交通体系:在TOD模式下,绿色生态组团构建成圈层式交互关系,各绿化组团相互渗透,形成共享区域。[5]同时与生态绿化景观环境系统的共生与保护也成为重点设计领域。圈层式的设计方式与TOD模式不谋而合,TOD就是将多重复合功能形成一个个的圈层,改善人居环境与城市土地整合的一种模式。绿化依托站点形成圈层式模块,组团内形成小路网为主流;交通站点依托生态绿化的自然融合,形成高密度绿植的出行空间。通过TOD与绿色生态板块的配合,构成舒适、快捷、生态等多层次丰富的交通枢纽城市系统,引导绿色出行(如图7)。

TOD大型交通枢纽是城市内主要交通方式,占地面积广泛,以此为核心的绿化空间必将成为城市内绿化板块的重要节点,绿化空间的圈层式发展,不仅体现在项目本身,更多的要辐射到整个城市,该项目就与毗邻的桂溪公园形成圈层关系,景观设计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城市生态环境绿化带。回归自然生态环境的设计手法必将成为当前综合体建筑设计的主要指导思路,将生态环境作为设计第一要素,从建筑与环境共生的前提出发,在强调建筑标志性的同时,从环境出发,才能打造出适宜环境的建筑空间场所。

结语

针对当前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弊端,如土地资源匮乏、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对人们生活有着极大影响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基于TOD发展模式的成都18号线锦城广场交通枢纽站点项目为例,通过对该站点中绿化设计实践的深入解析与研究,从城市生态环境发展与保护、城市人居生活功能复合性、城市绿化板块肌理与脉络几方面出发,探索TOD模式下城市大型交通综合体与城市绿化生态环境契合设计的原则;[2]对TOD背景下城市交通综合体中站点绿化分布与城市生态环境 的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5]总结出TOD模式驱动下公共交通综合体与城市绿地契合设计的理论,提出城市交通枢纽中心以绿化组团模式开发建设的理念、设计方法。

TOD大型交通枢纽中心,在城市核心板块,对绿化生态环境规划与品质起到定位作用。TOD站点与城市绿化呈现出复合型的功能形态、生态化的有机模式、城市环城绿化带的链接等契合模式。形成以公共交通枢纽系统为核心与纽带,将整个城市绿化带串联起来,构成多种模式的通行空间、与城市相融合、承载多种复合功能的绿色网络场所。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延续地域文化的发展。TOD背景下交通枢纽综合体与绿色生态环境的合理契合模式,必將城市绿色生态发展与地下轨道交通建筑领向一个新的开端。

基金项目: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项目(编号:JGYQ2019033)。

参考文献

[1]   胡昂,日本枢纽型车站建筑及周边城市开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10.

[2]   杨杰云赵晓龙吴尚生态TOD模式下城市绿地与公共交通空间契合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2016(09):337-340.

[3]   周庆,史相宾,赵立志,基于TOD模式的绿色城市组团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与管理,2013(03):29-33.

[4]   靳聪毅,沈中伟,基于站城融合理念的当代铁路客站设计内涵初探[J].设计,2019(11):85-87.

[5]   魏丽娜,基于轨道交通TOD模式的城市休闲空间布局研究——以厦门市为例[D].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15:20-33.

[6]   肖华英,火车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实验研究——以新干火车站为例[J].设计,2019(01):156-157.

[7]   杨韵,TOD模式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趋势的思路[J].现代园艺,2019(10):100-101.

[8]   陈雪莹,通用色彩在地铁导视系统中的设计策略[J].设计,2019(09):35-37.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公共交通生态
城市绿地观花植物资源应用研究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规划教学改革初探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