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中天冬的本草考证△

2020-10-28 02:23张艳赵佳琛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赵海誉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历代本草植物

张艳,赵佳琛,金艳,张卫,彭华胜,李兵,蔡秋杰,杨洪军,张华敏,詹志来*,赵海誉*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3.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4.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5.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6.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天冬是滋阴清热的常用药,不仅常用于临床,更因为其茎叶纤细,葱笼可爱,也常以观赏植物的身份出现,民间部分地区尚作食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天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 Merr.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多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等症[1]55。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公布了《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包含天冬的方子有3个,分别为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甘露饮”,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的“清肺汤”以及清代程国彭的《医学心悟》的“二冬汤”。三者所处朝代各不相同,其中“清肺汤”“甘露饮”方中名为“天门冬”,“二冬汤”中名为“天冬”,可见天冬之名历史上有所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经典名方中天冬皆规定了炮制方法,“清肺汤”(去心)、“甘露饮”(去心,焙)、“二冬汤”(去心)3处经典名方均要求天冬做去心处理,而历版《中国药典》在天冬的产地加工与炮制规定中均无去心处理,可见天冬药材的古今加工炮制方法产生了变化。

天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2]35,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亦有多位学者进行了天门冬的品种考证,认为除《中国药典》规定正品天冬A.cochinchinensis(Lour.) Merr.外,本草记载中天冬药材的基原尚有同属植物密齿天门冬A.meiocladosLevl.,西南天门冬A.munitusWang et S. C. Chen.和羊齿天门冬A.filicinusHam. ex D. Don.。基原问题一直是药材应用的关键,有研究已对天冬的基原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证[3-6],但对其加工炮制方法以及产地的变迁却很少提及,如天冬古代加工时多去心,现今历代《中国药典》加工却无去心要求。而现在加工是否需要去心已经成为了行业内主要的争论点,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地梳理,为后续的经典名方开发中天冬加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

1 名称考证

天冬以“天门冬”为正名最早被《神农本草经》[2]35收载,历代本草多以此为名沿用。自明·杜文燮[7]所著《药鉴》始见“天冬”之名,亦为后世本草所用,并延续至今,被《中国药典》定为正名。然历代本草文献对天冬别名的记载颇多,大致可以将其分成以形态环境命名、以生长时节命名及以性味功效命名3类,其中对性味功效认识的发展可能是该药材被命名为“天门冬”的主要原因。

1.1 以性味功效命名

明代缪希壅[8]《神农本草经疏》:“天门冬正禀大寒初之气以生,得地之阴精独厚。”并引卢之颐之说,子繇先生曰:“门司出入,出即生也。冬司寒令,寒即水也。合天一生水,故名天门冬。”清·赵其光[9]《本草求原》:“得大寒初气以生,气平,味苦,无毒。阴液最足,是禀冬寒之水精,使水运行,上滋肺金者也,故曰天门。天门者,肺也,为肺肾虚热之要药。”清代张志聪[10]23《本草崇原》:“性寒无毒,体质多脂,始生高山,盖禀寒水之气,而上通于天,故有天冬之名。主治诸暴风湿偏痹者,言风湿之邪,暴中于身,而成半身不遂之偏痹,天冬禀水天之气,环转运行,故可治也。强骨髓者,得寒水之精也。杀三虫、去伏尸者,水阴之气,上通于天也,水气通天,则天气下降,故土中之三虫,泉下之伏尸,皆杀去也。太阳为诸阳主气,故久服轻身益气,天气通贯于地中,故延年不饥。伏尸者,传尸鬼疰,泉下尸鬼,阴而为病也。天门冬能启水中之生阳,上通于天,故去伏尸。凡治传尸之药,皆从阴达阳,由下升上。天、麦门冬,皆禀少阴水精之气。麦门冬禀水精而上通于阳明,天门冬禀水精而上通于太阳。夫冬主闭藏,门主开转,咸名门冬者,咸能开转闭藏而上达也。后人有天门冬补中有泻,麦门冬泻中有补之说,不知从何处引来,良可嗤也。”可见释义为主的古代本草学家以天冬甘寒的性味而解释“冬”字,又因其根部肥大,富含津液,能补肾水不足,因此用“天一生水”来释义,从而解释了“天”字,又将肺解释为“天门”,或将门解释为具有上下沟通之意。

1.2 以形态、环境命名

《神农本草经》:“一名颠勒。”[2]35“颠”与“天”发音相近,且“天”义同“颠”(即头顶之意),“勒”通“棘”,《尔雅义疏》:“勒即棘也……勒、棘,字通。”因此又有“颠棘”“天棘”称谓。李时珍[11]873在《本草纲目》释名项内解释:“《尔雅》髦,颠棘也。”因其细叶如髦,有细棘也,颠、天,音相近也。天门冬属植物茎柔软丛生,叶片多退化,呈细小鳞片状或刺状,因此看到的叶片实际上是窄细的叶状茎,故古人观察后描述为“细叶如髦”。《说文解字》:“髦,发也。”即指头发,本处意指其叶片细如毛发。关于“天”另有释义为其产地在“奉高”(该产地始见于《名医别录》),奉高为泰山之别名,为当时中原地区所能见的最高山,如张志聪[10]23《本草崇原》释义为:“一名天棘,又名颠棘。始出奉高山谷,此山最高,上奉于天,故名曰天、曰颠。藤引蔓延,茎稍有刺,故名曰棘。”可见,“颠”与“天”均指即最高之意,与天冬生长环境相关,所以得名。

李时珍[11]873对“虋”字在“天门冬”条内解释:“草之茂者为虋,俗作门。此草蔓茂,而功同麦门冬,故曰天门冬,或曰天棘。”可见在“天门冬”条内,李时珍将“虋”解释为草茂盛的状态;然而在“麦门冬”的释名条内,“虋”出现了不同的释义:“【释名】虋冬音门……〔时珍曰〕麦须曰虋,此草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凌不凋,故谓之麦冬,及有诸韭、忍冬诸名,俗作门冬,便于字也。”[11]713此处李时珍将“虋”字解释成为麦须。由此可见,关于“虋”字,李时珍在“麦门冬”与“天门冬”条内均强加解释,早期没有这样的含义,可能是“门”与“虋”的发音相近,故李时珍将两者混淆。现存《证类本草》所转引的《神农本草经》内容,即其黑底白字部分,均作为“门”,并无“虋”[14]146。因此,当前仍无法确定“天门冬”是由“天虋冬”演变而来。若确实如此演变,那对“天虋冬”作如下理解较为合理:“冬”多指能够越冬不调的植物,如“忍冬”,因此“虋冬”可理解成可越冬而某一部位在特殊阶段呈现红色的一类植物的通称较为合理。按此解释,则麦门冬是因为根部纺锤型与麦粒相似,加之其凌冬不凋,而果实成熟红色,故得名;天门冬亦是凌冬不凋,浆果熟时红色而亦有“虋冬”之意,又因其多生长于高山之巅,故得天门冬之名。

《本草经集注》又有“浣草”之名[15]194,引自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天门冬,逆捋有逆刺。若叶滑者,名絺休,一名颠棘。可以浣缣,素白如绒,音越,纻类。金城人名为浣草。擘其根,温汤中挼之,以浣衣胜灰。此非门冬,相似尔。如此说,今人所采皆是有刺者,本名颠勒,亦粗相似,以浣垢衣则净。”唐代《药性论》亦言“蜀人使浣衣如玉”[13]904。因天冬内含有皂苷,可起表面活性剂作用,故古代可作浣衣用。

1.3 以生长时节命名

明代兰茂[13]905《滇南本草图说》:“地龙松即天冬草也,以霜月其根始肥,故本草名为天冬。”

此外,尚有《抱朴子》按五行生配命名的多种名称,“天门冬,一名颠棘。在东岳名淫羊藿,在中岳名天门冬,在西岳名管松,在北岳名无不愈,在南岳名百部,在京陆山阜名颠棘。”[13]902此处恐非专指天门冬,陈仁山等[16]已证明“淫羊藿”之名是错误的。“百部”因其根部相似而混淆得名,此外尚有本草称天门冬为忍冬、忍陵、不死药,即忍冬而不枯之意,与现代的忍冬也确不为一物[6]。

2 基原考证

2.1 唐代以前曾与百部相混淆

天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一名颠勒。”[2]35并未对其形态进行描述,然从其所载味苦,再结合杀虫的功效,部分学者认为天冬早期与百部相混淆。然从《尔雅》对于原植物的叶型“髦,颠棘也。因其细叶如髦,有细刺”的描述看应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名医别录》增补其味“甘”,则亦说明如此,且所增补的功效“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与今所用天门冬属植物功效基本一致[17]20。

东晋葛洪《抱朴子》:“其生高地,根短味甜气香者上;其生水侧下地者,叶细似蕴而微黄,根长而味多苦气臭者下。亦可服食,然善令人下气,为益又迟也。服之百日,皆丁壮兼倍,駃于术及黄精也。入山便可蒸,若煮啖之,取足以断谷;若有力,可饵之。亦作散并捣绞其汁作液以服,散尤益。”[13]902其中提及的“味多苦气臭者”根据其所处环境以及形状的描述可能为天门冬属湿生环境中的种类。

陶弘景[15]194《本草经集注》对于天门冬原植物亦有疑惑,同时引用其他文献关于天门冬的植物描述,张华《博物志》云:“天门冬,逆捋有逆刺。若叶滑者,名絺休,一名颠棘。可以浣缣,素白如绒,音越,纻类。金城人名为浣草。擘其根,温汤中挼之,以浣衣胜灰。此非门冬,相似尔。”张华认为,天门冬应有刺,而叶片无刺而光滑的能够洗衣用的是相似的一种植物,但不是天门冬。陶弘景对此产生疑惑,加按语曰:“如此说,今人所采皆是有刺者,本名颠勒,亦粗相似,以浣垢衣则净。”说明陶弘景认为天门冬也可以做洗衣用;《桐君药录》又云:“叶有刺,蔓生,五月花白,十月实黑,根连数十枚。”关于这2个文献,陶弘景认为:“如此殊相乱,而不复更有冬门,恐门冬自一种,不即是浣草耶?又有百部,根亦相类,但苗异尔。门冬,蒸,剥去皮,食之甚甘美,止饥。虽暴干,犹脂润难捣,必须薄切,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俗人呼苗为棘刺,煮作饮乃宜人,而终非真棘刺尔。”说明陶弘景认为有刺以及能够洗衣的均是天门冬,且天门冬经过蒸煮后味道甜美可食用,又因其根部富含多糖等易吸水成分,因此难以干燥,即所谓“脂润难捣”。之所以与百部相似,是因为天门冬与百部的根相似,但地上部分却不同,即“但苗异尔”。可见,陶弘景对于天门冬与百部的观察甚是仔细。而《桐君药录》中关于天门冬的描述与天门冬属部分植物的一些习性、形态如植物攀援,叶退化为硬刺相符,当为该属植物无疑。

唐代《新修本草》赞同陶弘景的观点,亦认为不论有刺无刺者皆为天门冬:“此有二种,苗有刺而涩者,无刺而滑者,俱是门冬。俗云颠刺、浣草者,形貌名之。虽作数名,终是一物。二根浣垢俱净,门冬、浣草,互名之也。”[18]有学者经过实地考察,这里“苗有刺而涩者”的描述与今所用天门冬相符,“无刺而滑者”其实指的是天门冬A.cochinchinensis的幼苗[3]。但也有学者认为这里的“无刺而滑者”与密齿天门冬A.meioclados相似,也就是所谓的四川小天冬[5]。不论两者是否为同一种植物,均含有皂苷而能够洗衣,则说明其必为近缘物种。又陈藏器[19]在其所著《本草拾遗》内进一步将百部与天门冬的形态做了区分:“天门冬,陶云百部根亦相类,苗异尔。按天门冬根有十余茎,百部多者五、六十茎,根长尖,内虚,味苦。天门冬根圆短实润,味甘不同,苗蔓亦别。如陶所说,乃是同类。今人或以门冬当百部者,说不明也。”因此罗向东等[3]认为,张华应是将百部和天冬混淆了,天冬茎上有硬刺,根中皂苷类成分含量较高,具有表面活性去污的性质,而百部迄今未见含皂苷类成分的报道,所以张华所指“叶滑而能洗衣”的应也是天门冬类。

综上,宋代以前天门冬虽然与百部早期有所混淆,但因所含成分与百部不同,而使其味道、洗衣能力方面有明显差别,主流认知天冬均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无疑。

2.2 宋代亦有天冬与百部混淆的情况

苏颂[20]69《本草图经》对天门冬植物做了详细的描述:“天门冬,生奉高山谷,今处处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钗股,高至丈余,叶如茴香,极尖细而踈滑,有逆刺,亦有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杉而细散,皆名天门冬。夏生白花,亦有黄色者。秋结黑子,在其根枝傍。入伏后无花,暗结子。其根白或黄紫色,大如手指,长二三寸,大者为胜,颇与百部根相类,然圆实而长,一二十枚同撮。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根,四破之,去心,先蒸半炊间,暴干,停留久仍湿润。入药时,重炕焙令燥。”文字描述延续前朝,其中“高至丈余、其叶如杉而细散、白花者”的应为天门冬A.cochinchinensis;而“无刺、叶如茵香、极尖细而疏滑、花黄色者”应是密齿天门冬A.meioclados,即《四川省中药材标准》所载的小天冬,为地方习用品。

此外,《本草图经》还附有6幅天门冬图(见图1A),分别标注为“建州天门冬”“梓州天门冬”“汉州天门冬”“温州天门冬”“兖州天门冬”“西京天门冬”。其中“建州天门冬”根膨大,数十枚着生在根茎上,叶状枝细小,茎右缠绕,叶状枝细小。“汉州天门冬”根茎上有众多茎痕,几十枚膨大块根着生其上,茎攀援,叶状枝细小。这2种与天门冬A.cochinchinensis基本一致;“梓州天门冬”根茎膨大,横走,根细长,于近末端膨大,茎直立,叶状枝细小,则与密齿天门冬A.meioclados相似;而“温州天门冬”膨大块根密集簇生在根茎上,这不同于其他种天门冬在根的中部或末端膨大,其茎直立,叶状枝镰刀状,与当今的羊齿天门冬A.filiciuns形态很相似;“兖州天门冬”块根膨大,茎攀援,叶对生或互生,与蔓生百部Stemonajaponica(Bl.) Miq.和对叶百部S.tuberosaL.相近;“西京天门冬”块根膨大,根茎上众多的茎痕显示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伞形花序组成复伞形花序,叶大似掌状复叶,这与五加科楤木属的龙眼独活AraliahenryiHarms和柔毛龙眼独活A.fargesiiFranch有些相近。

《本草图经》记载:“洛中(洛阳地区靠秦岭一带)出者,叶大干粗,殊不相类。岭南者无花,馀无它异。”罗向东等[3]考证发现,这与西京天门冬是符合的,而对于西京天门冬的描述则与五加科楤木属植物相近,推测当时在秦岭及其余山脉地区将该属的植物也作天门冬应用。

综上可见宋代已存在百部乃至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混作天门冬使用的情况。

2.3 明清以后明确基原

明清以来关于天门冬的原植物描述多引自《本草图经》,增补不多。

兰茂[21]399《滇南本草》:“高尺许,叶细。世人但知其根之力,而不知其枝叶之功,胜于其根十倍。”根据其形态描述张天友等[5]考证这里指的是密齿天门冬A.meioclados。

《救荒本草》对天门冬药材的记载多引自前朝文字描述:“生奉高山谷及建州、汉州,今处处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钗股,长至丈余,延附草木上。叶如茴香,极尖细而踈滑,有逆刺,亦有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杉而细散,皆名天门冬。夏生白花,亦有黄花及紫花者,秋结黑子在其根枝傍,入伏后无花暗结子。其根白或黄紫色,大如手指,长二三寸,大者为胜。其生高地,根短味甜,气香者上。其生水侧下地者,叶细似蕴而微黄,根长而味多苦,气臭者下,亦可服。”[22]34所附图绘出了腋生花,花梗较短的特点(见图1B),且有攀援习性。根据其花梗较短和绘图与大理天门冬A.taliensisWang et Tang.花每2朵腋生;花梗长约2 mm,关节位于近中部,基部无膨大等特性相似。

李时珍[11]873《本草纲目》:“生苗时,亦可以沃地栽种。子亦堪种,但晚成耳。”描述了天门冬的栽培方法,其中育苗移栽较种子直播生长速度快,成熟期短。此外,《本草纲目》还提到:“别有百部草,其根有百许如一,而苗小异,其苗似菝葜,惟可治咳,不中服食,须分别之。”并附图(见图1C),可见当时天门冬多与百部混淆。

李中立[23]237《本草原始》附有天门冬药材图(见图1D),并有图注:“此系蒸制剥去皮者,沙糖煎作果佳。色黄白。二、八月采根。修治:天门冬,肥大明亮者佳。去心,但以温水渍漉使周润渗入肌,俟软,缓缓擘取。不可浸出脂液。不知者,乃以汤浸多时,柔则柔矣,然气味都尽,用之不效。麦冬亦然。若入丸药,虽暴干,犹脂润难捣,必须薄切,暴于日中,或火焙之用。”

清《植物名实图考》:“有大小二种,曰颠棘,曰浣草,皆一类也。”[24]可见清代各地亦有不同种的天门冬(见图1E)入药。其中“天门冬(Ⅰ)”图中所绘植物体型小,块根在根中部或末端膨大,叶状枝多为2~3枚簇生,扁平呈镰刀状,与天门冬A.cochinchinensis幼苗相似;“天门冬(Ⅱ)”图中所绘天门冬分枝具刺,叶状枝数枚成簇的,则与西南天门冬A.munitus相似。可见本草记载中已有天门冬属多种植物作天门冬使用。

民国赵燏黄[25]60《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记载:“《本经》上品,《纲目》列于蔓草类,即药市简称之天冬也。从前北平市品,多来自南方,近年大抵用当地之培植品矣,因其茎叶纤细,葱笼可爱,可兼供观赏用也。其原植物为百合科之AsparaguslucidusLindl,药用部分系掘取其放射状之贮藏块根,除去外面之粗皮,加工烘制者也。本品为两端尖削之纺锤状体,长6~12 cm,径1~1.5 cm,外面黄色如怡,呈半透明之角质状;横切面皮部颇厚,占半径4~6 mm,其贯穿中轴之中心柱,占居之部分较小,径不过3~5 mm,皮部之色泽及透明度内外略同;木部淡黄白色,不透明,自外透视,可见其中心柱之形影也;质硬如角(新鲜时柔软),易于破折,破折面成歪斜形;味微甘,带蒙古着性而苦。”近代早期生药学著作多标以A.lucidusLindl,现已不用,《中国植物志》修订为A.cochinchinensis。同时期《中国药物标本图影》所附药材及原植物图(见图1F)中可见天冬呈两端尖的纺锤形,色黄,与今之天冬药材性状相同,并标注其加工方式为“剖开去心”[26]。

注:A.《本草图经》(1.建州天门冬,2.汉州天门冬,3.梓州天门冬,4.温州天门冬,5.西京天门冬,6.兖州天门冬);B.《救荒本草》;C.《本草纲目》;D.《本草原始》;E.《植物名实图考》;F.《中国药物标本图影》。图1 历代本草所附天冬图

综上所述,历代天冬基原主流清晰,即为天门冬A.cochinchinensis,此外限于古代交通、影像等所限,各地尚有将本地所产同属近缘物种作天冬入药,如密齿天门冬A.meioclados、羊齿天门冬A.filiciuns等,甚至将其他科植物做天冬入药的情况。此外,古代早期有因天冬根部形态与百部相近而导致混淆的情况。

3 产地变迁

天门冬在我国分布较广,因此历代本草多描述为处处有之。最早著录的产地为奉高,即今山东泰安一带,其后逐步扩展到长江流域,近代以来推崇西南地区所产,如民国时期认为四川所产质量佳,呈现由东向西南迁移的状态(历代产地变迁见表1)。此迁移的方向与天麻的历代产区迁移相似,这可能与生态环境变化有一定联系。

4 药用部位考证

历代记载天冬的药用部位均为根,古代根和块根不作细分,因此古代的根应当为今植物学上的块根。除根以外,少数文献提及枝叶。《名医别录》:“二三七八月采根,曝干。”[17]20梁《本草经集注》云:“以高地大根味甘者为好。”[15]194唐代《枕中记》云:“八九月采天门冬根,曝干为末。”[13]908宋代《本草图经》:“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根。”[20]69明代《滇南本草》:“高尺许,叶细。世人但知其根之力,而不知其枝叶之功,胜于其根十倍。”[21]399明代《本草汇言》:“七八月采根,日曝干,去心用,入丸散,以酒煮捣烂,配用。”[30]257清代《本经逢原》:“天门冬即天棘根,甘,寒,无毒。焙热,去心,用肥白者良。”[31]100现代《新编中药志》:“秋、冬二季采挖块根,洗净,放入锅内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29]150《中国药典》:“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1]55

5 采收加工炮制考证

关于天冬的采收,古代记载多为“二、三、七、八月采根”,而现代采收则为秋冬二季,可能是考虑到采收质量问题。

干燥方法历代多为曝干或加热干燥,少数是阴干,可能与天冬肉质,黏性大,极易受潮有关[32]。

产地加工与炮制方法从古至今记录较多(见表2),但主流均为去皮心干燥后用酒处理,究其原因为历代医家认为天冬性寒,历代多有“寒人禁服”的禁忌。又因其味甘而滋腻,因此用酒处理以降低其滋腻之性。南北朝时期便有去心曝干用的记载,唐代增加了打粉、蜜炙为丸、蒸制,至宋代又有酒炙、烘焙,明清又可以酿酒、熬膏用。现代天冬的炮制方法为煮透后,切薄片。

续表2

天门冬历代多强调需去皮及心,关于此加工方法最早可见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采得了,去上皮一重,便劈破,去心,用柳木甑,烧柳木柴,蒸一伏时,洒酒令遍,更添火蒸,出曝,去地二尺已来,作小架,上铺天门叶,将蒸了天门冬摊令干用。”[33]此后历代本草多沿袭之。

然天冬去心原因历代均未提及。麦冬去心的相关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陶弘景[15]194-195《本草经集注》:“用之汤泽抽去心,不尔,令人烦,断谷家为要。”然而陶弘景在“天门冬”条内却并未提及去心,“(天门冬)蒸,剥去皮,食之甚甘美,止飢。虽暴干,犹脂润难擣,必须薄切,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因此天冬为何去心历代皆未言明原因,可能是参考与之相近的麦冬的加工方法,亦有可能与食用方便有关。因带心的中柱纤维性强而难以食用,尚志钧指出《雷公炮炙论》有些药物是为炼丹服食而炮炙。又如明代《救荒本草》:“采根换水浸去邪味,去心,煮食;或晒干煮熟,入蜜食尤佳。”[22]34因此有理由推测天冬去心的原因是食用所需,而非为其不良反应。此外,部分文献中明确使用生品时不需去心,如元《外科精义》:“诸般痈肿:新掘天门冬三五两,洗净,沙盆擂细,以好酒滤汁,顿。”[13]908明代《医家正传》:“治诸般痈肿。用新鲜天门冬三四两,洗净捣烂,以好酒滤汁,顿服。”[13]911明代《滇南本草》:“附方:治偏坠气疼,肾子肿大。天门冬五钱,用生者,去皮,煨,点水酒服。”[21]399这些方子的功效基本与治疗痈肿有关,均为生用,说明天冬去心非必须,且鲜品连心去热毒效果更佳。另外,去心前需将药材润透,此过程则易导致有效成分流失,对于此宋代寇宗奭[34]已明言:“天门冬麦门冬之类。虽曰去心,但以水渍漉,使周润,渗入肌,俟软,缓缓擘取,不可浸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汤浸一二时,柔即柔矣,然气味都尽。用之不效,乃曰药不神,其可得乎?”近代以来则早已省去此操作,赵燏黄[25]60在1937年出版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记载当时市场上天冬生药已带心使用,对其描述为“贯穿中轴之中心柱,占居之部分较小”。明代《本草原始》书中所绘天冬药材亦较为完整,不像经过抽芯处理[23]237,因此天冬去心一说历代均未做深入讨论,可能仅为延续前人之说。

综上可知,古代部分药材需去心处理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3个:1)除去非药用部位。提高药材的纯净度,使药材用量更加准确或饮片外观更加美观。对几十种要求“去心”加工的药物进行古代医药文献查阅,大部分木本植物的根去心是出于这方面原因,如五加皮、牡丹皮等。2)分离不同药用部位,各为所用,不至于造成浪费。古文献对这方面的记载仅有少数几个药物,如莲子,莲子心和莲子肉功效不同。莲子心(胚芽)能清心热,除烦;莲子肉能补脾。3)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麦冬,临床常用品有去心与不去心之分,谓麦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烦。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见,如吴鞠通每用麦冬则注明不去心,谓麦冬有心可以心入心,直清心经之热。再如远志有祛痰的作用,远志心则无效;在镇静方面全远志>远志皮>远志心,说明远志心对镇静有协同作用,而在祛痰方面无此作用[35-36]。

因此,天冬去心的加工既非因为非药用部位占比大,亦无明确的毒副作用记载,也无专门药用价值,因此更多出于食用方便的原因,这也是为何后世不再延续的原因。而且天冬去心时需要在新鲜时揉搓去心,或剖开去心,费时费力,不抽心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有研究表明,麦冬是否抽心对饮片的煎出率影响不大[37],又加之鲜品使用多不去心,综合当代工业化生产实际情况,建议经典名方开发时天冬可不再去心,即参考《中国药典》即可。

6 结语

综上所述,历代天冬基原主流清晰,即为天门冬A.cochinchinensis。此外碍于古代交通、影像等所限,各地尚有将本地所产同属近缘物种作天冬入药的情况。历代记载天冬的产地较多,最早记载为今山东泰山一带,宋代扩展到长江流域,近代推崇西南地区所产,呈现由东向西南迁移的情况。历代加工炮制强调去皮心,然去心原因不明,考证认为,可能与食用有关,而与药用去心之说历代均延续前人之说。近代以来则多已不再去心,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建议经典名方中天冬可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产地加工与炮制要求进行处理。

根据经典名方中“清肺汤”“甘露饮”“二冬汤”3首名方所处宋、明、清三代,结合考证结论,建议使用天冬A.cochinchinensis,产地加工与炮制可参考现行《中国药典》相关要求。

猜你喜欢
历代本草植物
修护灵渠的历代先贤录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考略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历代画谱类编》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