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京立医院(458030)苗小孬
偏瘫作为卒中后最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可直接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极大影响其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相关研究指出,早期持续康复训练,对减轻卒中后偏瘫患者肌肉挛缩、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有氧-抗阻运动是一种主动运动,通过克服外来阻力,以达到抑制肌肉萎缩、恢复肌肉功能的目的。基于此,本研究选取76例卒中后偏瘫患者,探究有氧-抗阻运动联合减重步行训练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卒中后偏瘫患者76例(2017年2月~2018年11月),入院顺序不同分组。联合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3.85±3.12)岁;常规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4.33±3.09)岁。两组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管理措施:①健侧卧位、患侧仰卧位或侧卧位交替使用;教会家属按摩四肢;②结合循序渐进原则,指导患者床上转换体位、床边站立、上下楼梯及步行锻炼,10~20min/次,2~3次/d;③训练患者穿衣、吃饭等日常行为,并应用味觉刺激、咽部冷刺激等恢复吞咽功能。
联合组基于常规组实施有氧-抗阻运动联合减重步行训练:①采用弹力带,指导患者进行肩外旋扩展、划船等上肢运动及单腿斜上拉等下肢运动,30min/次,3次/7d;②应用四肢联动法,旋转上下肢:患侧肌力在3级以下者,健侧带动患侧,并行健侧上肢前伸、下肢踩踏等活动,以保持膝关节稳定性;患侧肌力在3级及以上者,指导其进行骑自行车、散步、慢走等有氧运动,30min/次,3次/7d,同时加强减重步行训练,初期减重占患者体质量的30%,运动平板速度控制在0.2~0.4m/s,此后重量以10%/周递减,结合耐受程度,适度提高平板运动速度。训练的同时矫正患者步态,协助其摆动患肢、伸展髋关节,qd,15~20min/次。两组均连续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步行能力,以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对干预前后进行测评,得分与步行能力成正比。②两组下肢运动能力,以Fugl-Meyer量表(FMA)对干预前后进行评测,共34分,得分与下肢运动功能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干预前FAC及下肢FM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干预后FAC及下肢FMA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FAC及下肢FMA评分比较(±s,分)
附表 两组FAC及下肢FMA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FAC评分 下肢FMA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联合组38 1.69±0.92 3.81±0.64 17.34±1.5425.83±2.96常规组38 1.73±0.85 2.59±0.57 16.98±1.2721.34±2.49 t 0.197 8.775 1.112 7.156 P 0.845 <0.001 0.270 <0.001
临床治疗卒中后偏瘫主要原则在于及时改善卒中肌力,加快肢体运动及步行能力恢复。常规康复管理多侧重于神经发育疗法及单一动作训练,整体性欠佳,不利于纠正患者步态异常。减重步行训练基于强制使用理论及运动控制动力系统理论,借助悬吊装置,可缓解体质量对下肢负荷,并利用电动跑步机,可提高患者支撑能力,改善步行运动异常,恢复运动控制力。但仅单纯实施减重步行训练,难以达到临床预期效果,需与其他干预方案结合,以纠正步态异常,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有氧-抗阻运动可纠正骨骼肌蛋白质代谢水平失衡,增强骨骼肌力量,提高骨骼肌爆发力,调节身体运动能力;同时其在缓解肌肉痉挛等方面作用突出,可有效提高脉搏输出量,抑制高反应性牵伸反射[2]。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干预后FAC及下肢FMA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可见有氧-抗阻运动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能显著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
综上可知,有氧-抗阻运动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能显著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