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炯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有效提升企业管理的效果和质量,企业理应做到与时俱进,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改进营销管理方法,提升经营工作的整体水平。但是,目前我国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要保证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方法
1信息化背景下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家对电网降成本、调结构、增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上售电市场逐步放开,供电公司的信息化电力营销成为发展趋势,支付宝等网络工具简化了人们的供电流程,这也推动了电力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电力营销在不断的市场开拓中,传统的电力营销管理手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电力企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创新理念、完善制度等措施,推动其电力营销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因此,信息化手段对提升其营销运营质量和水平作用愈发凸显,只有加快电力营销各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实用化进程,才能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竞争力和运营质量,最终提升客户满意度。
2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电力营销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供电企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和进步,其相关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虽然也逐渐与国际化接轨在进行持续完善和提升,但是电力营销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原则的意识依旧没有深入到供电企业的内心深处,供电企业大都还持有以前能源市场垄断下的卖方心理,并没有意识到电力营销在新时期新市场竞争环境下的重要意义。供电企业对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原则的电力营销管理只是浅尝辄止,没能进行深入化的改革完善。
2.2管理机制陈旧
企业内部的体制十分僵化,同时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因此使得营销管理方面缺少足够的竞争力。而且,在供电企业之中,营销人员的数量较少,同时相关技术支撑也不到位,使得很多项目的开展都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不仅无法时刻把握用户需求层面出现的变化,同时也无法将其自身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进而导致日常工作受到了巨大影响。
2.3营销基础数据质量不高
目前,有些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基礎数据没有实现现场采集和系统录入的精准实时匹配,使得系统的站线变户关系、客户信息变更等基础数据长期滞后于现场,不利于进行后续的营销服务应用。而且各系统间数据的兼容性还比较差,还需要通过线下手工方式来进行部分数据的传递,难以进行系统本身的数据校验,数据多出的情况突出。在供电所,系统录入和实际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明显,这也与基础数据不准确有关。
2.4信息化手段单一
当前,许多电力企业在开展营销业务的时候,采取的方式往往回忆管理系统为主。但是系统设计工作本身是全网统一的,并没有完全实现本地化。其次,营销系统数据的高级应用和移动营销APP终端应用率不高,网上营业厅开展的的业务仍有限,基层员工的工作负担还是很重。
2.5客户体验感差
传统营业厅必须亲自去供电营业厅或银行,也不能自助打印发票。如果在缴费高峰期,需要长时间排队,如果错过缴费时间,可能影响其按时缴纳电费。因为没有信息系统的有效支撑,使得其账单管理、停电管理不到位,客户对电费、停电信息以及抢修情况不了解,造成投诉。远程复电功能还没有广泛应用,客户欠费停电后,拨打95598要求复电,95598派工到属地供电所工作人员现场复电,停电信息传递时间长,造成现场人工复电不及时。
3信息化背景下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方法创新
3.1改进原有的服务理念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理应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广大用户积极用电。对于一些用电量较高的区域,可以定期进行资料方法以及开办讲座,促使人们能够认识到企业服务的优势所在。而在实际服务的过程中,理应时刻贯彻以客户为主的基础理念,尽可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管理活动的实际特点,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展开营销。而且还要尽可能缩短恢复供电的时间,做好客户管理,促使客源变得更为稳定和忠诚。如此一来,实际交易的成本必然会得到大幅度降低。
3.2加强人才培养
供电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培养的机会,多选派人员到先进地区进行取经学习,直接形成各级人员的感性认识,让员工真正直接感受到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与增加收入之间的关系作用,这样员工才愿意主动投身到工作中来。同时供电企业也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明确在一线单位推广分工制,并尽快建立覆盖所有工作人员的基于工作任务和完成质量的绩效评价体系,尤其是指导基层单位用好退出机制。
3.3创新营销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要创新其营销管理策略,积极整合传统营销渠道,解决传统营销管理问题,并优化实体和网络营销点,例如服务设施、服务管理等。通过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市场营销服务信息技术支持系统,改进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加强对企业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同时也要建立对应的电费账务处理中心,对电费账务进行集中处理,这样就可以大量节省人力,降低电力企业成本,提高其工作效率。
3.4切实加强创新驱动实施
供电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重大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力度,推动成果与应用之间的转化。对于一些消耗较高的领域,还需要针对储能尧机器人尧材料以及充电桩等方面展开研究,确保运行尧管理以及服务工作都能够达到规定水平。此外,企业还要时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应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技术,促使服务项目可以得到全面深化。
3.5加快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
结合供电企业的生产运营突出问题,要加快研发配网智能化技术、智能化状态监测等重点课题,并对信息化问题和需求快速响应机制进行健全,推动班组工作台和移动应用的实用化。对于一线员工,要全面加强基层信息系统应用培训,这也是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要求。通过信息化问题与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的建立,使得系统功能逐步得到完善,有利于进行数据质量的持续治理,并在数据资产管理中建设大数据分析应用体系。
3.6营业厅智能“靓丽窗口”的打造
打造智能营业厅,建立体验互动式的试点,对智能业务终端进行多样化配置,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来分析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不同类型的宣传和用电解答,推动营业厅由业务办理向“体验+服务+营销”的职能转型。同时也要推动面向客户“掌上电力”APP平台的建立,这样客户在平台中就可以对电费信息、停电信息等及时查看,并把握自身的用电情况、账户余额、业务办理进度等,合理的进行电费缴纳、峰谷分时业务分析等,这样客户咨询来电就会大幅度降低。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来临,我国供电企业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是其发展的良好机遇,但也是一种挑战。为此,企业理应做到与时俱进,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年创新,满足日常工作的实际需求,打造优质品牌,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群.关于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16.
[2]刘庆涛.电力营销管理在供电企业的现状和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