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千秋功业,人才为先。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人才支撑。但“基层人才荒”“基层人才断层”等现象,一直是基层工作的痛点所在。
基层党建、文明创建、扫黑除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工作十分纷繁复杂、艰辛困难。由于治理结构倒金字塔,上面布置工作的多、提要求的多、督查监管的多,到了基层则积压事情多、新增任务多、文件多、督查多、会议多。同时,基层待遇不高、个人发展空间小。所以,有些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工作的重要原因。
在人才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谁能率先解决制约人才发展的难点、打破束缚人才事业发展的堵点,谁就能在人才竞争中胜出。因此,破解基层的人才困局,必须以人为本,创新人才机制,满足人才的核心诉求,让他们安心创业在基层、成长在基层、追梦在基层。
筑巢引凤、按需聚才。随着“互联网+治理”的普及,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采集、事件处置、数据研判越发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经常出现“老办法不好用、新办法不会用”的脱节现象,亟需一支爱基层、懂基层、学基层的生力军。因此,要调研掌握基层一线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人才数量、人才资源,根据地方实际、自身短板、特色产业,全面配套和落实人才政策,从政策保障、经济待遇、人文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让人才在一线聚集、在一线立业。
搭建平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是發展的关键,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根据人才的类型、专业、特长和技能,科学合理安排岗位,对于基层一线人才在政治经济待遇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主动为他们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基层成为人才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切实提高工作本领的大舞台。同时,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在考核内容与结果运用上精准发力,将工作成效与人才评价结合起来,健全激励机制,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服务热情、报国壮志、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
大胆使用、包容英才。让人才留得住,关系基层的长远发展。要大胆提拔政治素养高、干事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群众基础好的人才,真正地让他们发挥才智,为人民群众谋福谋利,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并落实关心关爱机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同时要在感情投入上做文章,及时了解人才的内心状况,让人才有归属感。要把教育资源、技术资金、科研经费向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好“枪”与“子弹”的问题,最终既“留住人”,更“留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