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琳
(商洛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创新工作方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无处不在。CNNIC《2020年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9.04 亿,其中20~29 岁的占比约为 21.5%,学生群体占比为26.9%。显然,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网民的“主力军”。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与当前时代特点紧密结合,充分利用泛在网络,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有限的面对面教育延伸到无限的网络空间,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近年来,关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多倾向于从新媒体入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研究主要观点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再固守原有的方式方法,而应积极拥抱新媒体,借助新媒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1];高校应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将新媒体作为新的工作平台[2];要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使学生学习、生活与课外实践活动相辅相成,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3]。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现有研究认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跟上新形势,适应新要求,应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打造复合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完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着手,加强队伍建设[4];利用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时俱进、尊重教育规律的必然选择[5];要抓住网络的本质,及时转变教育观念,网络就会变成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选择[6]。当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多集中在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对泛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具体措施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泛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循序联动研究相对缺乏。因此,文章从泛在网络环境的特点、泛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泛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尽量全面的探析。
泛在网络,就是广泛存在的,无所不在的网络。即置身于无所不在的网络之中,实现人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任何网络与任何人与物的信息交换。泛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延续性、多维度的交流互动和教育元素的多元化。
泛在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连通性和智能化等特点。泛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过程的延续性。首先,时间的延续性。泛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不受传统课堂时长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实现多频次、长时间的学习,使得学习时间得到有效延续。其次,地域的延续性。泛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进行,而不仅限于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模式,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有效地从课内延续到课外、从课上延续到课下,实现地域上的无限延续。
泛在网络环境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维度的交流与互动,无处不在的网络促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为便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学生也通过网络对学习意见进行即时反馈,促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通过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更加便捷。教师和教师之间也可以打破地域、专业的限制,通过网络平台与不同层次的学者进行交流学习。
泛在网络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多元化。泛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单一的讲授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即时传播。随着微课、Mook、金课等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的教学形式不断涌现,进一步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动态多元。泛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时空开放灵活,形式丰富多样,有效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同时,无处不在的网络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元。
泛在网络环境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当前泛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统筹规划,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不足;信息化时代信息纷繁多样,学生信息接收的质量难以把握;各网络思政教育主体之间均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缺乏循序联动。
当前高校对网络平台的使用多数是由于“迫于形势”或“随大流”,面对新媒体的出现,多数学校对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缺乏统筹规划,以致于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校园媒体在学生群体当中的影响力不足。本研究对陕西7所同类地方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主流媒体2019年1月到12月的点击量进行了统计。以学生人数为基数,官方网站信息的点击量均不足5%,官方微信推送信息内容的阅读量不足10%,且学校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的阅读量由学生、教师及社会其他人士的点击量综合构成,由此可见学生对校内主流媒体的关注度更低。为了对学校主流媒体影响力不足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本研究以陕西7所地方高校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对象,将其2019年1月到12月的信息推送数量、内容的主要形式进行了统计,见表1。
表1 陕西地方高校主流媒体信息推送数量及形式
从表1可以看出,在取样学校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客户端信息的推送过程中,仅有个别高校将音频和视频加入到信息推送的路径当中。总体而言,信息的推送形式较为单一,多数学校在媒体信息推送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图文为主,对音频、视频、AR等时下较为流行的信息传达形式应用不足。这是高校校园媒体影响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学校主流媒体的信息推送主要以学校动态和校内新闻为主,内容相对单一,也是导致其在学生当中的关注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在当前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时代,网络环境开放自由,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海量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到达用户的手中。无处不在的网络在为学生获取信息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得获得信息的质量更加难以把控。当前网络信息平台众多,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各运营商所提供信息的目的不尽相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主流社交媒体的使用上,微信、QQ和微博的使用率分别达到87%,65%和42%。也就是说,学生在对互联网产品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对娱乐性、社交性网站更加青睐,而对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政治性较强的网站关注度相对较低。大学生思想观念尚不成熟,不法分子也会利用网络平台给青少年灌输不良思想,使其在海量的信息筛选和甄别过程中容易误入歧途,极大地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泛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间缺乏循序联动。主体间联动的缺乏首先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在泛在网络环境下与各网络平台之间缺乏循序联动,思政课教师对当前的泛在网络环境利用不足,未依据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特点,结合网络平台,制定循序联动的教学计划。同时,思政课教师和非思政课教师之间缺乏联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往往各司其职,未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统筹规划。此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循序联动的缺乏还体现在各网络平台间的循序联动。目前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对网络平台开发利用不足,网络平台微信、微博、QQ等整合不足[7]。高校在开通多个官方媒体平台之后,各平台往往各自运行,且推送的内容各不相同,信息内容的发布缺乏联动。如以陕西某地方高校为例,2019年11月26日当天学校官网共发布消息8条,但学校的官方微信共推送新消息3条,易班平台当天推送新消息0条,学校官方微博推送新消息0条,且微信推送内容与学校官网所推送的内容主题各不相同,内容上关联度不高,在重点内容的推送上,仅采用单一平台对内容进行推送,未做到平台间的循序联动。
结合泛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针对当前泛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积极改变传统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促使思政工作高效开展,取得实效。
高校媒体是弘扬主旋律,引导正确价值观及舆论,传播正能量、展现时代精神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引、规范和暗示作用。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媒体对外是高校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是提升学校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对内是为学校师生提供信息的重要平台。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作为宣传媒介,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泛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积极作用,扩大媒体的影响力。首先要加强引导,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扩大校园媒体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其次,高校校园媒体在信息推送的过程中要注重形式的丰富性,推送过程中适当插入语音、图画、视频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贯穿其中。再次,要加强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研究,寓教于乐,在信息制作过程中勇于创新,为学生推送丰富、优质的内容。此外,在信息推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情感的影响和传播,潜移默化,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内容推送的重要部分,使泛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
泛在网络环境下的媒体平台众多,应用宽泛,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群体,所接触的信息良莠不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8]大学生正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泛在网络环境下,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道德风尚的形成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利用泛在网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及社会各部门要加大对网络空间的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内网络媒体平台主体的监督,对学校官方媒体网站、公众号进行监管。同时加强引导,鼓励师生创建有影响力的个人平台,对教师和学生经营的网站,鼓励他们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严格把控信息内容的质量,与高校的宣传内容形成合力,为泛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宣传和推动作用。此外,加强对社会网络环境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和不良网站,让学生在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其他专业课教师相互配合,全员参与,各主流媒体平台之间循序联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间的循序联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泛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各主体间的循序联动,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首先,加强思政课教师、学生和各网络平台之间的循序联动。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制定计划,循序联动,让泛在网络环境下的各网络平台充分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服务。其次,加强思政课教师和非思政课教师之间的联动。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以及辅导员之间应加强联动,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协作,“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相结合,统筹规划,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再次,加强各网络平台之间的循序联动。在信息内容推送过程中,要加强各主流媒体平台间的循序联动,在信息选择过程中,学生往往更加倾向于自己惯用的网络平台,不同学生惯用的网络平台各有不同,因此,在重点信息的推送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网络平台循序联动、同时推送,促使网络信息覆盖面更广,受众更多,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
泛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鲜明,无处不在的网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泛在网络环境所带来的便利,合理利用网络平台,统筹规划,为学生各阶段的学习制定合理计划,循序联动,拓宽泛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