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垂鹤鸵人工育雏技术的初探

2020-10-27 02:42王国栋傅兆水李兴美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保温箱食量雏鸟

孙 杨 王国栋 傅兆水 徐 飞 李兴美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南京,210028)

双垂鹤鸵(Casuariuscasuarius)又名南方鹤鸵或食火鸡,属鹤鸵目(Casuariiformes),鹤鸵科(Casuariidae),鹤鸵属,分布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雨林中,能奔跑,善跳跃,性机警且凶猛[1]。国内有关双垂鹤鸵的研究仅见行为观察[2-4]、自然繁殖[1,5]及圈养双垂鹤鸵的笼舍设计[6]等。双垂鹤鸵在圈养条件下自然繁殖一直较为困难,人工育雏未见报道。2019年5月23日—6月3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人工孵化组成功孵化5只双垂鹤鸵,与此同时双垂鹤鸵自然孵化组在孵化中后期恰遇暴雨天气,将卵取出继续人工孵化,6月13日—17日先后出雏3只,将8只雏鸟同时进行人工育雏,最终成活7只。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近年来在自然繁殖技术上已经越来越成熟,2019年将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这一难关突破,填补国内相关方面的空白,为同行提供一些数据参考。

1 育雏方法

1.1 育雏前准备

双垂鹤鸵的孵化时间一般为47—54 d[7],孵化进行到40 d左右的时候应提前做好人工育雏的准备工作,将破壳的卵转移至出雏机中,直到雏鸟出雏,并在出雏机中放置24 h后方可移入育雏室[3]。在雏鸟出壳雏羽干透后,对其脐部进行检查并用碘酊擦拭消毒,称量体重后放入保温箱内,留置24 h后再移至育雏室。保温箱温度控制在34.5 ℃左右,湿度在40%—60%。

雏鸟在出雏24 h内活动少,嗜睡,站立和行走能力不佳,而后慢慢增强转入育雏室。育雏室共4间,均有内室和外运动场,相邻内室之间设有40 cm×60 cm推拉门,便于窜笼,外运动场为水泥地面,顶部有遮阴植被。夜间将雏鸟收至内室并打开加热装置控制室温在25 ℃左右,直至6月初夜间气温达25 ℃后全天脱温饲养。

1.2 卫生及消毒

南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多湿度大,“黄梅天”冲洗或消毒育雏室时需通风2—3 d地面积水才能干,采用4间育雏室轮换使用的方法,可减少湿度过大造成雏鸟生病的可能。育雏室门口设消毒垫,非育雏人员不得随意进出育雏室。除每日打扫卫生外,每周对育雏室、打扫工具及食盆水盆等进行2次化学消毒,3周1次火焰消毒。雏鸟消化能力差,喜食粪便中食物残渣,建议每天清扫3—4次。

1.3 育雏

人工孵化组出雏的5只雏鸟与自然孵化组出雏的3只雏鸟,其亲本是园内澳洲区的2号繁殖组。由于从亲鸟产卵到人工入孵时间跨度较大,8只雏鸟出雏时间差异也较大,所以根据情况将其分为2个育雏小组饲养,这样既便于标记区分,也便于饲养管理。一号组为人工孵化组的5只雏鸟,用尼龙扎带扎于腿部做标记并命名为1号(左脚白色)、2号(无标记)、3号(右脚白色)、4号(右脚黑色)、5号(左脚黑色);二号组为自然孵化的3只雏鸟,将其命名并标记为6号(无标记)、7号(左脚白色)、8号(右脚白色)。用尼龙扎带标记需注意松紧度应适宜,扎带边缘要处理得当以防划伤鸟腿,最重要是雏鸟生长速度快,一定要及时更换。现将8只雏鸟的基本情况整理见表1。

2 饲养管理

2.1 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

雏鸟出壳后24 h内不吃不喝,24 h 后移入育雏室,为幼雏提供饮水;出壳 48 h 后,为幼雏提供食物,食物种类包括苹果、西红柿、猕猴桃、红枣、西瓜、面包虫、鸟糕及适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8]。雏鸟 3—30日龄,早中晚各投喂1次,30日龄以后,早晚各投喂1次,雏鸟育雏日粮组成以及营养成分见表2。

除以上日粮外,50—70日龄,每只雏鸟每周喂食1次面包虫,71—90日龄,每只雏鸟每周喂食2次面包虫,每次控制在10条左右。每天还会给雏鸟添加“营养粉”,“营养粉”是由21金维他、葡萄糖酸钙片、妈咪爱、维生素B片、维生素B1片,维生素C片按照同样比例研磨混匀制成,每餐适量添加以保证雏鸟摄入均衡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2.2 体重增长情况

双垂鹤鸵是早成鸟,出雏后十几小时便能挣扎着站立行走,初生雏鸟体重(477.13±27.36)g(n=8),因为初生雏鸟要排出胎便和吸收体内残余的卵黄,同时摄食较少,出生后3—5日龄内体重负增长,减重后体重为(434.88±27.13)g(n=8),所减重量占雏鸟初重的4.3%—13.1%,雏鸟1—7 d内减重曲线见图1。

之后雏鸟体重逐渐增长,不同日龄增长幅度差别较大。根据雏鸟的生长情况1—45日龄,隔天对雏鸟进行称重;46—70日龄,每周对雏鸟进行2次称重,71—90日龄,1周对雏鸟进行1次称重。称重时间8:00—9:00,空腹。体重增长情况见图2。

由表3可知,日均增重和日均食量显著相关(P<0.01),随着周龄的增加,日均增重和日均食量均呈现增长的趋势,第4—5周龄,因提高了鸟糕的饲喂量,减少多汁料的量,日均食量呈下降趋势,但根据表2可以得出,幼雏对营养成分的摄入增加,因此日均增重及体重继续呈上升趋势,到第8周日均增重达到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第9周进入夏季气温较高,动物采食量降低,日均食量小幅度下降,提供西瓜解暑降温,第10周后日均食量呈上升趋势(图3)。

表3 双垂鹤鸵日均增重和日均食量的Pearson相关检验

2.3 疾病防治

根据查阅的资料显示双垂鹤鸵雏鸟一般6—8月龄就跟成鸟一样强壮了,0—3月龄时容易出现问题[7]。雏鸟一般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撇腿、腿关节滑腱、呕吐、寄生虫、肠炎、中暑等。

图1 1—7日龄减重曲线图Fig.1 Weight loss curves for 1-7 days of age

图2 7只雏鸟体重增长曲线Fig.2 Weight gain curves of 7 chicks

图3 日均增重和日均食量的关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and average daily food intake

2.3.1 撇腿

2号和3号雏鸟在出雏时并没有出现腿部外撇的情况,置留在保温箱几小时后发现腿部外撇无法站立,后分析是保温箱底不够防滑,以致雏鸟试图站立时造成腿部外滑,于是在保温箱底加入防滑垫并且用医用纱布在雏鸟双腿间进行捆绑固定,约48 h后雏鸟撇腿症状基本恢复,直到站立行走无碍后去除纱布,如有先天腿部外撇的情况也可尝试此法。

2.3.2 腿关节滑腱

出现滑腱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跟微量元素的缺失和体重增长过快有关,鸟类一旦出现滑腱死亡率较高。补充微量元素多晒太阳对雏鸟有益且必需,通过监测其体重增长来评估雏鸟的生长速度,可避免因体重过快增长,增加腿部负担而出现滑腱。

2.3.3 呕吐

5号雏鸟在10日龄时出现过3次呕吐行为,呕吐物内多是未消化的苹果,日龄过小,兽医无法判断原因。通过减少饲喂量和饲料中苹果比例,该症状消失。

2.3.4 寄生虫

通过定期的粪检可以判断雏鸟的寄生虫感染情况。雏鸟在1月龄左右出现感染球虫的情况,通过药物驱虫,加强消毒后没再出现。

2.3.5 肠炎

雏鸟初期抵抗力差,而且有食粪的癖好,因此比较容易感染肠炎,通过每天多次清扫育雏室,加强日常消毒工作,避免了此类事情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雏鸟喜食石子加强消化,但通过查阅资料显示有雏鸟因采食过大或尖锐的石子而死亡的先例[2],将育雏室进行全面筛查,石子基本清除,此类事件并未发生。但是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值得探讨。

2.3.6 中暑

保证日晒的同时也要给鸟提供适当遮阴避免中暑,三伏天气极端炎热,除提供足量饮水外,应开长流水供雏鸟洗澡降温。一旦出现食欲大幅度减退,雏鸟精神不振等情况要及时干预。

3 讨论

严格把控育雏期卫生及消毒情况,根据天气和雏鸟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日粮配方及饲喂量,加强观察雏鸟异常情况。

0—30日龄,雏鸟消化能力差,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喂食;60—90日龄,气温较高,雏鸟食欲下降,调整为早少晚多的饲喂方式,当气温超过35 ℃时,饲喂1 h后应立即清理剩余的食物。

通过体重的监测可以评估雏鸟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日粮。体重的变化也能直观地反映雏鸟的健康情况,便于育雏人员及时干预,制定合适的育雏方案。通常,一般动物的体重增长曲线应最接近logistic 曲线,而本文双垂鹤鸵的体重增长情况呈典型的指数曲线,可能是由于双垂鹤鸵在 7—90日龄时尚处于快速增长期,所以并没有出现logistic 曲线中描述的缓慢增长期[9]。由于天气炎热,防止因抓捕称重造成应激,有关双垂鹤鸵90日龄之后的具体生长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补充。

将雏鸟成群饲养,可以让它们互相学习取食饮水,还可以减少人类饲养带来的印痕行为。3月龄后可以根据雏鸟生长情况采取合笼饲养,需关注弱势雏鸟在群体中的采食情况,避免出现优势个体过量采食劣势个体采食量不足的情况发生。合笼前,通过翻肛及采血两种方式对雏鸟进行性别鉴定,并注射电子芯片作为标识建立个体档案。

在人工育雏中,4号雏鸟卵黄吸收不好,表现为肚子大,出现体重不增、体型不长等症状,经过单独饲喂治疗依旧不见好转,2019年6月28日死亡,死亡时体重降至394 g,因此弱雏的护理与救治仍是一大难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保温箱食量雏鸟
基于辐射制冷技术的冷链保温箱隔热性能测试与能耗分析
Task 1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弱弱虎”健身记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在保温箱里的日子
被“捧杀”的雏鸟
食量与健康
当唯一的雏鸟离巢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