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0-10-26 02:21刘宁王元欣张国兰
成长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课程体系中职

刘宁 王元欣 张国兰

摘 要:在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的今天,工业机器人应用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工业机器人运维调试、技术支持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缺口非常大,这是中职教育可以填补的空白。中职学校要想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必须抓住机遇,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系统完善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职 工业机器人 课程体系

1 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智能制造行业发展,工业机器人在智慧工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工业机器人属于前沿产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周期非常短。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很难形成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所以,根据当地产业需要,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非常有必要。

2 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2.1 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根据工信部预计,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将达到百万台,工业机器人编程维护、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等相关应用型人才需求缺口日益增长。当前,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工业机器人编程、研发等科研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工业机器人现场操作维护应用型人才。据调查,目前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运行调试、安装售后等岗位的人员主要来自机械加工制造、自动化、机电等专业学生的岗前再培训,但短期培训很难真正符合岗位需求。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可以填补工业机器人运维调试、技术支持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缺口。

2.2 专业建设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可以借鉴

2019年底,教育部公布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作为新增专业。在这之前,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大多依托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建设。各学校根据本区域特点,结合自身硬件条件,对机电专业老师进行再培训,探索专业人才培养道路。当前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行业人才缺口巨大,各中职学校都想把握时机,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由于该专业起步比较晚,根据中职生的学情及培养方向,不能生搬硬套高等院校的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所以探索一套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并且能够填补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型人才缺口的专业建设方案势在必行。

3 工业机器人技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思路

3.1 因材施教,建立并完善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学生为中考失利,没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这类学生普遍文化课水平比较低,理论学习比较吃力。根据学生的特点,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中,多以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实操水平。工业机器人作为一门融合度较高的学科,其专业课程不仅包含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等机械知识,还包含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传感器、PLC等电气知识,以及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编程维护等专业核心知识。所以,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必须把握专业核心,探索有效的专业教学手段。其中,机械专业课程与电气专业课程内容,可以借鉴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对于工业机器人专业核心知识,例如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涉及到矩阵等高等数学知识,这些内容可以稍作简化,主要以编程调试、运行维护训练为主,强调技能实训,结合实际生产,以生产项目为课题,在项目完成中提升专业素养。

3.2 校企融合,打造与实际生产接轨的实训平台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服务地域经济发展需求,授课内容和实训要求要同地域实际情况相匹配,从学生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紧随当下科技发展进程,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又要有不断提升的学习能力。为了学生能够符合企业要求,就必须将学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学校与企业共同打造实习实训平台,真正做到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生产。学校与企业的产教融合合作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打造实训基地。由于工业机器人成本相对较高的特点,学校内实训中心建设多为单一工作站,例如码垛工作站、焊接工作站,其实训功能单一,且更新换代较慢。工业机器人作为前沿技术,新技术更迭较快,且其作为生产线中的一部分,并非单独存在。所以学校的实训条件大多只能够满足工业机器人专业学习的入门操作,很难涉及到生产线协作、通讯、控制环节。而企业有成熟的生产线设备,为了更好的融入生产,可以采用校企共同打造实训基地的方式,使教学能够深入生产,从而达到提升技能、提高专业素养的目的。

(2)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工业机器人作为中职学校新发展的专业,其专业老师多为机电专业老师再培训,老师的技能水平与实践能力并不能完全符合现实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学校老师深入企业一线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可以邀请企业中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课堂,提升学生的实际生产技术,在合作与交流中找差距促进步。

3.3 立足大赛,形成以赛促教的长效机制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应用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每年都吸引了非常多的教师与学生参加。通过技能比赛,提升了教師与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应变能力。技能大赛作为中职学校办学成绩的一方面体现,展示了师生的风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校对于技能大赛的重视,不仅有助于形成苦练技能的积极氛围,还有利于专业建设的提升。

4 结语

在“中国制造2025”目标驱动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抓住时机,建设真正符合时代需求的技能人才,关键在于专业建设是否紧靠市场需求。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力量、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不足,想要探索一套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仍需加强调研,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 袁国顺.浅谈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2019(18):40-41.

[2] 王骏明.工业机器人专业校企深层次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5(20):153-155.

[3] 章仰莹.浅谈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思路[J].自动化应用,2018(10):149-150.

猜你喜欢
工业机器人课程体系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基于虚拟样机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液压夹持器的设计
工业机器人模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浅析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