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明代长城修筑工艺及结构特点调查研究

2020-10-26 06:58张斌
卷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结构特点嘉峪关区域环境

摘 要: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境内长城时代特征明显,防御体系完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特点突出,类型丰富,在明代西北土质长城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嘉峪关境内明代长城资源的赋存区域环境特征、建筑材料、修筑工艺的调查研究,详细梳理长城构成要素的结构特点和修筑工艺,为开展长城保护修缮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嘉峪关;长城;区域环境;修筑工艺;结构特点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明王朝西北部边陲的重要门户。《肃州新志》载:“明初,宋国公冯胜略定河西,截敦煌以西悉弃之,以此关为限,遂为西北极边,筑以土城,周围二百二十丈,高二丈余,阔厚丈余。址倚冈坡,不能凿池。”[1]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至万历年间(1620年),历时200多年,明王朝在嘉峪关两翼及周边修筑了由墙体、壕堑、关堡、烽燧等要素构成的长城防御体系。

嘉峪关境内的长城时代特征明显,防御体系完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特点突出,类型丰富,在明代西北土质长城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1 长城分布情况及赋存区域环境特征

1.1 长城分布情况

嘉峪关境内的长城均为土质结构,分布有墙体43.6千米,壕堑12.94千米,关堡8座,敌台和烽火台49座,与长城相关的遗存6处。

嘉峪关明代隶属甘肃镇肃州卫管辖。《肃镇华夷志》载:肃州 “所属边墙一道……”;嘉峪关“所管讨赖河岸墩起,下古城堡所管东河深止,长一百四十里,其贼由水头哨所分属各堡”;嘉峪关“所管边墙二截,南至讨来河岸墩起,东北至野麻湾界至,长三十五里”;新城堡“所管边墙一截,东至两山口界起,西至野麻湾界止,共长三十里”[2]。嘉峪关境内的长城为嘉峪关和新城堡管辖的三截长城,根据修筑时间和地理位置划分,由西长城、东长城、北长城三段组成。(图1)

西长城,嘉峪关管辖,位于关城南北两翼。嘉靖十九年(1540年)肃州兵备李函请议修筑。全长13.24千米,呈南—北走向,南起讨赖河岸,北至黑山南缘山腰部。沿线修筑有敌台6座,关堡2座,壕堑1道,烽火台4座。

东长城,嘉峪关管辖。隆庆六年(1572年)都御史廖逢节修筑,万历二年(1574年)完成,全长18.86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在野麻湾堡南侧与北长城相汇,西南在关城附近与西长城相汇,沿线修筑有敌台9座。

北长城,新城堡管辖。弘治十五年肃州参将彭清创修,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巡抚杨博命参将副使赵得祐、参将刘勋重修,全长11.52千米,呈东南—西北走向,东南与肃州区大面墩长城相接,西北自在野麻湾堡南侧与东长城相汇,沿线修筑有关堡2座,敌台4座。

另外,在长城外侧还修筑有关堡、烽火台等负责侦查军情和传递烽火的报警系统。该系统是嘉峪关的前沿哨所,以嘉峪关为中心向外辐射分布有三路,嘉峪关境内分布有关堡4座,烽火台25座。一路是连接关城南面的祁连山各关隘的烽燧线。一路是与关西七卫连接的烽燧线。另一路是长城外侧的早期防御体系,修筑时间早于长城墙体。与此同时,堡与堡之间,堡城与卫城之间,也修筑有烽火传递报警的烽火台。

1.2 赋存区域环境特征

嘉峪关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位于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的东西向狭长通道中,南有文殊山及祁连山北麓,北有黑山和后墩山,中为酒泉盆地西缘(有不少为砂碛),东西较长,南北稍窄,西南高,东北低,自然坡度13.3‰。全市面积2935平方公里。各类地形占全市总面积的比例为:山地约占40%,平地砂碛约占32%,盆地可耕地约占28%。海拔在1430米至2799米之间,砂碛分布于海拔1500-1800米之间,绿洲分布于1430一17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地类型多样。市境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气候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气候干燥,温差大,日照长,风沙多,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年均气温在6.7℃—7.7℃之间,昼夜温差10~15℃,年日照3077.9小时,自然降水量年平均81.5毫米,蒸发量2042.0毫米。全年无霜期134天左右。年均风速2.40米/秒,平常风力多为3~4级,夏秋多东南风,冬春多西北风,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热风、大风、沙尘暴、霜冻、暴雨等[3]。

长城位于市区东北和西部边缘,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城赋存环境的地形地貌有山地、平地砂碛和盆地可耕地。墙体主要分布在平地砂碛和盆地可耕地地形地貌区域,平地砂碛约占62.67%,盆地可耕地约占37.33%。壕堑主要分布于山地和平地砂碛地形地貌区域,山地约占25.5%,平地砂碛约占74.5%。单体建筑及关堡沿线地形地貌多样,山地约占38.59%,平地砂碛约占47.41%,盆地可耕地约占14%。

2 长城的修筑工艺及结构特点

2007年,甘肃省长城资源调查组采取实地测量、周边景观、环境调查和运用景观环境的航拍照片来对长城进行精准测绘等方式,对嘉峪关境内长城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嘉峪关长城由人工构筑的墙体、壕堑、关堡、单体建筑(烽火台、敌台)、相关遗存等多种要素组成的防御体系,长城构成要素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人工夯筑或砌筑、就地挖掘的工艺建造,材质包括黄土、砂石土、土坯、石块、植物根茎等。

近年来,为配合长城保护工程的实施,掌握长城构成要素的修筑工艺和结构特点,结合长城资源调查资料,我们又对墙体、壕堑、单体建筑(烽火台、敌台)进行了局部考古勘探。經过实地调查和局部发掘,长城构筑要素因赋存区域环境不同,构筑材料、工艺及结构特点也存在差异。

2.1 墙体修筑工艺及结构特点

墙体均是在地表上直接就地取材夯筑,无其他人工构筑基础。墙体剖面呈梯形,自下而上略有收分,顶部外侧筑有女墙。修筑工艺均为版筑,采用木板、木椽在两侧支模,中间填充土、石等材料,用石杵夯筑,夯层厚0.18~0.27米。修建工艺和结构特点归纳有三类。

Ⅰ类是黄土或盐碱土夯筑。该类墙体出现在北长城和西长城北段,北长城地处酒泉盆地边缘地带,地貌景观为湿地绿洲,当地土壤为黄土和盐碱土为主,墙体为就地取土夯筑。西长城北段为嘉峪关境内修筑最早的墙体,长城内侧有适宜耕种农田的黄土地貌,修筑时选用黄土夯筑。

Ⅱ类是砂石土夯筑,该类墙体出现在东长城。长城沿线地貌景观为砂砾石戈壁,墙体为就地取土夯筑,土质为含有沙粒和少量碎小砾石以粘性砂土石。

Ⅲ类是黄土夹页岩石片或卵石夯筑。该类墙体主要出现在西长城南北两端。西长城北端位于黑山边缘,夯筑时采用一层黄土夹一层黑山页岩石片的工艺方式夯筑。西长城南段的二墩长城墙体采用一层黄土铺设一层卵石的工艺方式夯筑。

2.2 壕堑修筑工艺及结构特点

壕堑修筑工艺和结构特点归纳有二类。

Ⅰ类是中间挖沟,两侧堆土成垄,壕堑上大下小,剖面呈梯形。经过实地发掘,关城南翼长城外侧的壕堑周边地势平坦,壕堑挖掘较深,结构由地下壕沟,地上土垄组成,修筑工艺为掘地挖壕,两侧堆垄,两垄内侧均用鹅卵石人工垒砌。这种建造工艺可预防两垄堆土塌落回填壕沟。

Ⅱ类是削山成壕。关城北翼长城外侧为长垄台地,地势落差较大,局部壕堑采用对台地边缘进行削挖,削挖呈“L”状,内侧堆垄。

2.3 关堡修筑工艺及结构特点

嘉峪关境内的关堡分为关和堡两类。

关:即嘉峪关,因独特的历史地理背景和重要的边防作用,其构筑方式和建筑结构较为复杂多样。嘉峪关初建时仅为土城一座,墙体均为黄土夯筑。明代从洪武五年(1372年)至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历经178年的不断修建和清代数次修缮,形成了由月城、护城壕、罗城、外城、内城、瓮城、城楼及游击将军府、官井、文昌阁、关帝庙、戏台等附属建筑组成的建筑群。

堡:根据地理位置和功能作用的不同,其修筑方式和结构特点也略有差异,归纳为三类。

Ⅰ类是结构简单,平面呈矩形,一面开门。修筑工艺为就地取土夯筑堡墙,土质以黄土为主。烽燧线上的堡大多数为该结构。

Ⅱ类是在峡谷中用黄土夹石片和植物根茎分层夯筑的墙体封堵峡谷,墙体与峡谷两侧山体共同构成堡城。

Ⅲ类是结构复杂,堡由内城和瓮城组成,城墙外侧修筑城台和木结构城楼,堡内修筑有等木结构房屋建筑。

2.4 单体建筑修筑工艺及结构特点

单体建筑分为敌台和烽火台。

敌台:均为实心台体,台体与长城墙体连为一体,突出于墙体内侧,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自下而上略有收分,修筑工艺为自然地表之上就地取材修筑,材质以黄土、砂石土、土坯为主。因敌台所在地域不同,其修筑方式和结构特点归纳为两类。

Ⅰ类是自然地表上就地取土夯筑,土质以黄土和砂石土为主。敌台内侧10—15米处修筑有6—9座燃烟报警燧体,燧体与长城平行布设,燧体构筑方式为就地取土夯筑,结构有空心和实心之分。经过考古勘探,在敌台底部东西两侧发现修筑有士兵驻守的房屋、土炕、灶台等生活设施遗迹。

Ⅱ类是多种材料分层修筑,材料有黄土、砂石土、土坯等。这种结构类型与单体建筑后期补筑加固有关。

烽火台:多修筑于长城沿线外侧的山顶等地势较高处,台体均为实心,平面呈矩形、剖面呈梯形。在台体面向长城或关堡一侧修筑有数量不等的燃烟报警燧体。因地貌景观的不同,构筑材料、工艺、结构特点也不同,归纳有四类:

Ⅰ类是土坯砌筑,土坯规格为长36、宽22、厚8厘米。修筑工艺为一平一竖砌筑工艺。

Ⅱ类是石块垒砌,修筑工艺为用黑山的页岩片石逐层垒筑,垒筑层厚12~25厘米。

Ⅲ类是石块和土坯分层砌筑。该类台体下部用石块砌筑,上部为土坯砌筑,土坯规格为长36、宽22、厚8厘米。土坯砌筑工艺为一平一顺方式。

Ⅳ类是砂石土夹植物根茎分层叠筑,修筑工艺为铺夯一层砂石土,再铺设一层植物根茎,逐层向上夯筑。

Ⅴ类是外部用土坯砌筑,内部预制木质框架,并用黄土或砂石土填充。经过发掘,台体修筑时用8根直径20—30厘米的圆木在四面埋设立柱,立柱间用方木进行榫卯连接,形成木质框架,框架外侧四周用土坯砌筑1米厚的墙体,砌筑工艺为一平一顺方式,内部再用黄土或砂石土填充。该类构筑方式和结构特点的单体建筑在嘉峪关现存的单体建筑中十分少见,较为特殊。

3 结语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境内长城时代特征明显,防御体系完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特点突出,类型丰富。通过对嘉峪关境内长城要素的修筑工艺和结构特点的调查研究,尤其是考古发掘揭示了壕堑原始面貌和烽火台内部结构及修筑工艺,发现了敌台下驻守士兵的生活设施,改变了我们多年来对长城修筑工艺和结构特点的表象认知,完善了嘉峪关长城建筑的信息资料,对下一步做好长城保护和本体修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生贵,王世雄.肃州新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30.

[2]高啟安,邰慧丽.肃镇华夷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10-19.

[3]嘉峪关概况—自然地理[EB/OL].嘉峪关:嘉峪关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简介

张斌(1978-),男,汉族,甘肃嘉峪关人,本科,文博馆员,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长城保护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长城保护和丝路文化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结构特点嘉峪关区域环境
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建设现状与思考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在嘉峪关“吹牛”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及基础结构设计探讨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