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2020-10-26 02:28黄丽婷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传统幼儿园幼儿

黄丽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 “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学前幼儿而言,良好的认知能力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幼儿园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对于当下一代成长的幼儿,尤其是一些城市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无疑是其薄弱项,而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荟萃的国家,如果幼儿不能够有效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必然会影响到其认知体系的健全,也不利于地方传统文化在“娃娃阶段”的渗透和传承。3-6岁是孩子的学习最佳期。大脑生理学家们发现,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形成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 3-6岁间完成了80%,这几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幼儿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对幼儿园产生诸多的积极作用。

一、在幼儿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目前,由于很多幼儿园都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教育的内容、模式上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一些传统文化难以渗透其中,而这些传统文化,恰恰是幼儿能够对我们民族和国家形成启蒙认知,对健全他们的人格,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并更加热爱祖国的重要窗口。虽然有些幼儿园也会在平时对幼儿的教育,或者是交流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但都是简单地一两句带过,幼儿的认知能力又往往比较有限,甚至一知半解。如果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传统文化对幼儿的渗透,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广度与深度的强化,并加强创新,将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对幼儿产生“植入”效应,让幼儿在今后的成长中能够带着这些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和印象,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不仅有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同时直至今日,传统文化依然延续并根植于我们当下的文化体系中。虽然幼儿尚处在思维并不成熟的阶段,但是如果能够在幼儿阶段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认知教育,那么一方面,能够让幼儿从小就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知道我们民族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是从何而来或者怎样进行的,将有助于为幼儿构筑更加健全的认知体系;另一方面,幼儿能够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认知,并参加适当的实践,将更能够体会到我们中华文化的灿烂悠久、丰富多彩,从而在内心形成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向往。尤其是从很多城市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很多幼儿,尤其是一些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幼兒,都是居住在高楼大厦内,和“接地气”的本土环境存在一定的隔阂。这些都使得幼儿在家庭方面所得到的去了解传统文化、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比较少。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因为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能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节庆活动的时间又比较少。因此,如果幼儿园能够开设传统文化认知教育,将会有效弥补幼儿在这一块认知方面的缺失。

(三)提升幼儿园“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质量

目前,随着学前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对于幼儿的教育目标也不断明确,相较过去注重“智力为主”的教育目标,更加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在很多幼儿园,幼儿教师又囿于传统教育理念,依然比较注重幼儿在智力方面的发展而忽略幼儿在其他方面能力的成长,使得幼儿的天性难以获得自由舒展,视野拓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园自身课程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而如果能够在幼儿园开设传统文化认知教育课程,一方面,有效顺应了当下要求促进幼儿综合发展的学前教育理念,使幼儿园自身能够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作为相对别具一格的课程,开设幼儿传统文化认知教育课程,将有助于幼儿园打造特色课程、特色品牌,促进幼儿园自身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二、如何做好对幼儿的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进行环境调研,明晰传统文化渗透基础

所谓环境调研,首先是应当要针对目前幼儿园在开展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相关条件进行分析,比如幼儿园现有的人力物力等,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设计进行统筹思考,要使幼儿园传统文化渗透的内容能够有相应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作为支撑,使其能够顺利实施。二是要组织教师针对本土地方的一些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既可以是对地方进行实地探访和交流获得的,也可以是从互联网上找寻得到的,此外,还可以是对其他幼儿园在传统文化相关园本课程上的一些优秀的、值得借鉴的内容和做法进行挖掘。这些都是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渗透的基础积累工作。

(二)利用传统文化在幼儿活动区域环境中进行渗透

幼儿园活动区域往往是幼儿平时较多接触活动的机会,也是孩子能够比较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当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渗透和幼儿活动区域的构建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充分利用幼儿活动区域的优势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三)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让幼儿活动材料丰富起来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区域游戏,进行特色教育,把本土文化带进幼儿的区域活动,根据幼儿需要和近期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提供相应的材料、教具,让幼儿尝试操作。而为了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对幼儿的渗透,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要善于将传统文化和幼儿活动材料相结合,在儿童活动材料中融入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够用传统文化这样一种相对“新鲜”的内容调动幼儿的兴趣,提高其参与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开阔幼儿的眼界,增强其收获。比如为了增强幼儿对端午节相关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可以在网上购置一些充气的龙舟、用绿色彩纸建成的“粽叶”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模拟“赛龙舟”“包粽子”等端午传统活动,并结合详细的讲解和指导,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能够对端午习俗形成良好的认识。

三、结论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强化爱国意识,可以增强幼儿从小关心同学、关心班集体的意识,从小培养幼儿勤劳勇敢、自信自强、团结友爱等人格有极大的帮助,将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有效渗透,不仅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也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猜你喜欢
传统幼儿园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少年力斗传统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画刊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