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创新措施

2020-10-26 06:58王千弘
卷宗 2020年19期

摘 要: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故而对其予以创新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并通过强化档案管理人员意识、注重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健全医院档案管理体系、有效应用高新管理技术等措施,以此提高我国医院档案管理水平。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档案管理;大数据技术

我国自2009年3月17日起开始正式实施新医改政策,这也是为了尽快达成2020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所以,医院档案作为记录医院发展史与病患信息的重要资料,管理人员应对其进行科学保管,并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确保档案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以此满足新时代医院档案的实际管理需求。

1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1.1 管理意识薄弱

以往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并未形成较强的管理意识。而医院的管理重点主要放在了诊疗服务、设备维护、新药购进等部分,这就导致档案管理人员认为档案管理事项在医院发展中并没有太大的重要性,甚至出现懈怠心理。另外,部分医院针对档案管理内容局限于文本资料的归档整理,而对于音频影像等形式的资料却未能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不利于最大化发挥出档案的重大作用。对此,在新医改背景下,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观念,并强化自身管理意识,从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履行好自身应负的职责。

1.2 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人员,若他们不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将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医院中的档案管理人员仍存在素质不高、工作不严谨等现象,这就导致医院档案不能处于良好的管理状态下。一方面,源于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基础较差,从而无法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在于医院未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趋于规范化方向发展。

1.3 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医院所采用的档案管理方法依旧为分散管理,即由各科室分别管理患者诊疗档案信息,而其它综合性档案资料再由档案管理部门人员进行管理,这种方法不但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增加医院档案管理成本。所以,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应当做好档案统筹管理工作,并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行为加以约束,从而促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具实效性[1]。

1.4 信息水平不先进

我国现已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然而许多医院尚未引入先进的管理设备或管理系统,这就导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一来不利于医院档案数据的实时共享,造成绝大多数档案信息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展现出真正的实用价值;二来信息化建设的缺失将导致管理人员长期运用人工记录管理的模式开展管理工作,将加大管理人员工作量。同时,尽管已经有一部分医院引入了高新技术,但缺少安全保障,致使系统中的档案信息遭受丢失、窃取风险。因此,在充分利用先进管理技术的基础上还应增加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2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措施

2.1 强化档案管理人员意识

医院档案主要涉及医院发展阶段所积累的文本、图表、影像、音频等资料。它们对于医院未来发展而言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在新医改背景下积极转变个人工作理念,将档案管理工作当成是医院事业的核心部分,这样才能促使医院档案在管理人员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下发挥出真正作用。具体应从以下两个部分

出发:

其一,医院领导应为管理人员做好榜樣。以往之所以出现医院档案管理不到位状况,多半源于医院领导级别人员并未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重视,造成管理人员在松散的环境下没有摆正工作态度。只有当医院领导能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成效,才能促使管理人员在领导阶层的带领下调整工作态度。比如医院领导可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审查,或者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学习新医改政策以及档案管理工作内涵,并对档案管理人员日常表现进行打分,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中,一旦出现不作为或失职行为,可予以处罚或辞退。只有当档案管理工作处在高度重视与严格监管下,才能唤起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二,管理人员个人应重新认清工作职责。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管理人员个人也应从多个角度加强学习,并在良性竞争中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应积极学习其它医院中先进的档案管理经验,并结合医院现状予以改革,最终最大化开发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

2.2 注重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才能积极应对工作上的新挑战。因此,医院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活动,促使他们能够凭借自身卓越的专业技能与高素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为医院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具体方法如下:

1)医院需对档案管理团队的薪资待遇进行上调,由此让管理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岗位职责,并且还应拓宽招聘渠道,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参与到档案管理事业中。而针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可通过审核结果判断是否适合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并对基础知识较差的人员予以重点培训,直到技能水平、工作观念有所改变时方可重新回到管理岗位上。

2)在培训过程中,除了需要让管理人员熟知《档案法》内容与工作职责外,还需培养其工作耐心。尤其在转变管理模式后,更要求管理人员有耐心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另外,还需在培训活动中对档案管理内容进行细致讲解,便于管理人员能够有方向性的调整工作计划。

例如苏北人民医院曾开展“档案业务培训会”,其中共有30人参加此次培训,在培训活动中,对该院5年内档案工作的成就进行总结,由此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信心,并分别从档案归档、整理、收集等环节实施深层次指导,最终让参加培训的档案管理人员从中收获了许多专业知识与经验。所以,医院方面需随时组织培训活动,紧跟上时代变化,确保档案管理人员能具有超前意识,使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2]。

2.3 健全医院档案管理体系

由于医院相比其它机构来往人员较为复杂,故而导致档案信息内容较多。为了确保医院档案形成规范化管理,需重调档案管理体系。

一方面,各个部门专项管理的档案应以“月”为单位定期进行汇总管理,并由档案管理负责人进行分类处理,之后再将其做好标记有顺序的进行保管。同时,档案人员应务必保证档案信息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例如在记录诊疗信息时,针对医护人员所建立的患者档案必须确保所有信息真实有效。档案人员可联合各部门领导做好筛选工作,这样可扩大档案存储空间。

另一方面,还需对每一种类型的档案进行细致划分。例如诊疗信息中可以按照疾病特征、诊疗进度为依据进行分类管理,这样可提高后续档案的利用率[3]。

2.4 有效应用高新管理技术

信息化建设将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医院档案应当在创新改革阶段充分引入高新技术。以大数据技术为例,面对海量数据,经由计算机设备与系统的协助可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增加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在大数据技术下,能够自动对医院档案信息进行归类,这样可降低人工操作的繁琐性。此外,大数据技术能够让档案管理人员直接利用扫描手段实现医院档案的快速归档,且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所需信息,由此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医院档案加以管理时还可引入数据加密技术,从而避免重要数据信息遭受丢失风险。同时,还能有效杜绝黑客攻击现象,最大化保障医院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已取得些许发展成就,但仍有不足之处,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妥善处理,便于促进医院档案管理事业的高效发展。同时,还可从强化意识、注重培训、健全管理体系、应用高新技术等方面着手,以此为医院领域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姝婧.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面临问题和改进对策探讨[J].兰台内外,2020(04):17-18.

[2]曹太刚.浅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优化策略[J].办公室业务,2020(03):109+111.

[3]劉芳,李仁霞,高守伟.新医改背景下大数据对医院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20(01):116-117.

作者简介

王千弘(1972-),男,汉族,山西省大同市,大学本科,助理管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