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的声律文化及其教学

2020-10-26 06:45蒋诗堂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声律平仄

摘 要:平仄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是“近体诗”格律构成的主体,也是汉语诗格律的最大特征。平仄的结构法则体现了节奏、音长、音高及其变化延展等方面声律美的追求,且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平仄的声律文化教学,应注重诵读聆听、比喻对比和由浅入深的点拨启发,加强声律感知,加深文化体悟。

关键词:平仄 声律 文化蕴涵

平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平仄的讲究始于诗、成于诗而发展演变于词、曲。平仄是“近体诗”格律构成的主体,是汉语诗格律的最大特征,也是诗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近体诗”的平仄又是词、曲平仄的基础,且平仄句式相对于词、曲较为整齐统一,可谓平仄文化的代表。“近体诗”平仄的结构法则体现了全方位声律美的追求,且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有关汉语诗律研究的论著,在谈论平仄的文化功能时,偏限于平仄表层声律形式美的分析和揭示,且大多较为宏观和简略而不够系统和精细,更缺乏对平仄深层文化蕴涵的探讨和提炼。高校的诗律平仄教学一般也偏重于平仄的结构知识而忽视声律美学与文化内涵的揭示和品味,纵使提及也不过是含糊笼统的只言片语,以致只知其构成而不明其原理、不味其内蕴。挖掘、揭示和品味诗律平仄的声律文化,对于深入领会平仄的结构原理,体悟和弘扬国学文化,都很有意义。

一、平仄的讲究与声律文化

格律诗讲究平仄,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和表现诗歌的音律美。而在直接的追求和表现当中,还有汉民族传统审美观念和文化思想的蕴含和体现。

1.两字一节:节奏鲜明与“四平八稳”

平仄最基础的结构单位是“节”,即平仄小节。尽管五言和七言诗句子的语词结构形式不尽相同(如“空山新雨后”是221,“竹喧归浣女”是212;“不尽长江滚滚来”是2221,“百年多病独登台”是2212),但就平仄的结构单元来说,五言都是221,七言都是2221,即每句除末字外,都以两字为一个平仄小节,比如一种五言句的前两个小节:平平/仄仄,一种七言句的前三个小节:仄仄/平平/仄仄。一节内两字的平仄可能不同(“一三五不论”),每节是平还是仄由偶数字决定(“二四六分明”)。

两个字一个平仄小节,比照音乐节奏来说,就是两个字一个节奏单元,也就是两字一拍。

为什么要两字一拍呢?

首先,两字一拍较一字一拍更加明快、连贯和流畅,两字一节追求和表现的是节奏鲜明流畅美。

那为什么不以三个字或更多的字为一拍呢?一方面格律诗句子有五言、七言的字数限制,不便三字以上分节拍,更主要的是,汉民族音乐偏好和习惯的节奏单元就是4分音符:咚 哒|咚 哒|……或者8分音符:咚咚 哒哒|咚咚 哒哒|……。西洋音乐的节奏单元较多三连音:咚咚咚 咚咚咚|……三连音较急促,跳跃感较强;4、8分音符则较平稳。汉民族音乐节奏单元的“求稳”,源于汉民族“四平八稳”的传统讲究。平仄的两字一拍也就是8分音符,正体现了“四平八稳”的民族音乐节奏、民族审美传统和民族文化特色。

2.末字独立:音长相当与平衡协调

平仄句式的前面都是两字一节,但最后一字是独立成节的。如: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末字独立又是为什么呢?诗句诵读时前面的单字音长较短,最后的字音长较长。这就是说,最后一节虽只有一字,但它的音长恰与前面两字节的音长相当,末字独立追求和表现的主要就是音长平衡协调美。平衡协调就是讲求整体或系统的均衡相协,不失衡、不偏倚,这也是汉民族古往今来一脉相传的文化之一。

3.同句相间:音高起伏与错落有致

一个一个平仄小节组合起来就成为一个一个平仄句式,一句之内节与节的组合是平声小节与仄声小节交替相间。如仄仄/平平/仄仄/平。

同句相间又有什么好处呢?平仄是声调的分类,而声调就是语音的高低升降。所以,同句平仄交替相间,就是为了让句子语流的音高语调有起伏变化,形成抑扬顿挫、波浪起伏的旋律,它追求和表现的就是音高起伏变化美。“文似看山不喜平”,不仅仅是中国文学的审美追求,音乐舞蹈、书法美术、建筑园林、器具造型等,无不讲求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变化之美。

4.同联相对:对立互补与辩证统一

格律诗的上下两句合为一联。同一联中,出句(上句)和对句(下句)各小节的平仄要求相反相对,这就叫“对”。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因为对句须押韵且一般押平韵,所以,当出句以平声收尾时,对句也需以平声收尾,如平平/仄仄/平,对句应是仄仄/仄平/平,此时末尾平仄相同,但前面都是相反的。

同联相对的两句配合起来,既对立又互补,既相反又相成,追求和表现的是相反相成和谐美。《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种朴素的辩证统一思想,也是同联相对声律文化的深层内涵。

5.邻联相粘:回环曲折与和而不同

相邻的两联,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开头小节的平仄要相同,结尾的平仄则相反,这就叫“粘”。

为什么要粘?假设不粘,就会每联平仄都一样,只能是简单的循环重复。粘是开头相同,使得后联与前联的声律回环相承;结尾相反,又避免了重复而生成了声律的变化,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邻联相粘既回环往复又变化出新,既绵延又曲折,追求和表现的是回环曲折新奇美。《论语》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既能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又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求苟同附和,推而广之就是既要讲求和谐,又要独立自主、积极创新。邻联相粘也蕴含着“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要义。

6.拗救变格:亡羊补牢与适度灵活

为表情达意不得已而违背了平仄的正格或犯了“忌”,就叫“拗”;出现拗句后,将适当位置字的平仄也加以改变来补救,就叫“救”。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此联出句第四字本应用平声字,但“不”是入声,实际用了仄声字,有违于平仄相间和“二四六分明”,对句的第三字需改仄为平以相救,所以用了平声“吹”。又,平平/仄仄/平句式,如果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就是犯了“孤平”,必须改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为平以相救,如“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庸”,对句的“欲”为拗、“临”即是救。

除了拗救,还有特殊的变格。平平平仄仄句式(七言在前面加仄仄)作为尾联出句时可变为平平仄平仄。这虽也有违于平仄相间和“二四六分明”,但已成为习惯、允许而不需救的变例。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拗救体现了“亡羊”应该“补牢”;拗救和变格都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总体和谐的大原则下,有适度的宽松。

7.结构规则:大道至简与道生万物

语音不仅有时间维度的变化,也有空间维度的差异,即便是一时一地的音,其系统也是非常复杂的。南朝沈约等人从复杂的声调实际中“归纳”出了平上去入四声,进而又分为平仄两类,這是一种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而唐以后历代诗人不顾声调实际依然遵从和承袭着“过时的”四声和平仄,显然不单纯是崇古,更不是所有写格律诗的人都主张复古,他们承袭的已不单是声调的归纳和划分,更是在遵从和传承一种简明的范式,传承和弘扬大道至简的观念。

两字一节、末字独立、同句相间的规则,加之 “三平调”“三仄脚”的禁忌,使得平仄的基本句式简化为只有四种: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七言在各句前面加一小节)“对”“粘”规则又使得句式的组合像公式一样可推导,简明易操作。依此可由简入门,登堂入室后又能感受简单背后的丰富蕴涵,感悟到“大道至简”。

同时,所有格律诗,无论多少句,其平仄句式都是依照上述简单的结构规则组合、衍生出来的。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简单的规则生出无穷无尽的诗句,平仄的结构规则也是对道生万物思想的诠释和奉行。

平仄的每一讲究都侧重表现一定声律美的追求,体现一定文化蕴涵,但往往不是单纯的,也不是各自孤立的。比如,邻联相粘除了追求和表现回环曲折新奇美、体现了“和而不同”文化思想之外,也还有变化之美的追求和“穷则思变,变则通”的思想体现。平仄的每一讲究都包含有“和谐”的意蕴,这也是平仄的总体追求和文化要义。所以平仄的各种讲究及其声律文化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合成蕴涵非常丰富的平仄文化整体,而其核心就是和谐。从中我们能进一步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谐文化的源远流长,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平仄声律文化的教学

1.诵读聆听,感知声律

平仄首先追求和表现的是节奏、音长、音高及其变化延展等的声律美,这些都需要鲜活生动地直观感知,声律感知最主要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诵读和聆听。比如击节诵读格律诗,感知节奏特点以及节奏单元的音长;播放或模拟爵士鼓节奏音,聆听感知节奏和音高的起伏变化、旋律的回环曲折等。

2.比喻对比,体会声律

声律的美感往往比较抽象、笼统,“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要化抽象为形象、化笼统为具体,宜多用比喻和对比。可用峰谷绵延或波浪起伏比喻平仄相间,起伏错落;可先一字一拍、再两字一拍击节诵读,对比其节奏特点;对比三连音和4、8分音符节奏,体会中西音乐节奏单元的差异及文化特色;对比有音高变化和无音高变化的旋律,体会起伏变化之美等。

3.点拨启发,领悟文化

平仄的每一讲究都侧重表现了一定声律美的追求,同时还有深层次的文化蕴涵,且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教学中应由浅入深、由分到总,点拨启发。如先引导感知两字一节的节奏鲜明之美,再由汉民族音乐节奏单元的偏好和习惯,联系汉民族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点拨启发,引导领悟“四平八稳”的传统文化内涵;由平仄结构规则的简明和可推导、衍生,挖掘其大道至简、道生万物的文化蕴涵;由每种讲究到相互的联系、统一,点拨启发深切体悟声律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诗律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李西安.汉语诗律与汉族旋律[J].音乐研究,2001(03):3-12.

作者简介

蒋诗堂(1963-),男,汉族,湖南永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及其文化。

猜你喜欢
声律平仄
孙 宝
声律启蒙·一东(童声独唱)
《文心雕龙·声律》篇的两个学术渊源论
请问这是哪个版本的《声律启蒙》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声律启蒙
春天的马蹄声
滇风诗说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