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涵
前言:《基础会计》课程在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是基础技能课,也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初级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对标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让学生牢固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 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困境
随着高校扩招,中职学生的整体学习素养水平相对下降,大多数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对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从初中文化科学教育过渡到中职职业技能教育,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知识学科体系的转型,由于年齡层次较低,对个人未来职业生涯也缺乏规划,因此在学习会计基本知识时出现理解抽象、概念模糊等现象。《基础会计》课程没有学扎实,就会对衔接后续专业课造成困难,致使许多学生最终丧失学习兴趣。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把《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入门课程,即系统专业课程的第一块敲门砖,学生从该课程中将学习到会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简单操作技能。教师在传统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完成教学内容,期间穿插少量的填制凭证、账簿辅助实训操作。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体现真实工作场景,因此难以做到知行合一。由于学生对会计的认知度不够,教师带领学生“入门”是一大难题。在设置实操训练内容时,主要从资金的周期循环顺序开展实训项目教学,忽略了会计的实际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企业无论业务繁简,其工作流程基本一致,从起初建账开始,收集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并进行分析加工整理,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记账凭证,分类归集明细分类和总分类账簿,最后汇总整理出具财务报表。忽视工作流程的会计实训,不能突出会计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缺乏会计岗位的真实体验,培养不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性人才。
2 基于工作流程的中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
对新生来说,《基础会计》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纯粹的会计理论知识抽象、难懂,但通过会计工作流程让学生感受实际业务的处理程序和方式,让他们置身其中,能激发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主动探索和实践。为了实现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掌握会计具体操作方法和技能,教师在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时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方式,将会计的工作过程转化为《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导向,从而提高中职会计学生的岗位适应和应用能力。
2.1 基于工作流程的《基础会计》 课程设计目标
作为入门课程的《基础会计》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结束时能掌握基本的会计核算能力,具有一定的财务理论知识,为下一步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条件支撑下,采用真实的模拟账证资料,按会计实际工作流程,以工作任务为具体学习项目,将会计基础知识进行细化、分解,带领、引导学生闭环式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核算工作,使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无缝对接,构建起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性课程。
2.2 基于工作流程的《基础会计》 课程实施过程
改变《基础会计》课程无法真实反映工作过程,打破原有基础学科教学内容抽象的现状,让学生充分掌握会计岗位的业务范围及流程,应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把《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体系分为两部分。第一步部分为必备理论基础,由会计概述、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组成;第二部分为实践运用,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为例,使用模拟原始凭证,把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告、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整合起来,使虚幻的、想象的经济业务真实转变为业务场景,实现实际工作直接对接,凸显了会计课程的职业特点。
以工作流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需要把教师从主要教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在教学中,要充分对市场、行业、企业进行需求调研,分析会计岗位职业需求,采用沙盘模拟教学,将现场情景真实地进行浓缩,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会计工作过程,按照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确定各项“工作任务”,从资金筹集、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形成与分配等环节设置企业各职能部门。教师通过情景教学的方法,分别让学生在各部门、各环节担任不同角色,履行各自职能,从而真实感受工作体会,掌握不同环节中传递、保管会计凭证的方法和账务处理技能,做到“胸中有全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引→试→做→看→创新的过程,把工作任务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①情境导入、提出任务,②探究尝试、发现问题,③交流讨论、引导辅助,④实践操作、巩固提高。以模拟工业企业账务资料为框架,利用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把学生分为若干个会计小组,小组中设立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仓管等岗位,各岗位间实行轮岗方式,沟通交流、互相协作,使学生们充分体验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包括原始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编制→登记明细账、总账→期末会计处理和报表编制、装订等。随着教学任务的进行,发现问题、引导分析、纠正总结等教学工作应贯穿始终,使教与学有效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会计工作流程能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掌握会计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理论知识PPT、思维导图视频、账凭证装订微课等。
2.3 基于工作流程的《基础会计》 课程考核考评
考核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后,应改变原有强调理论为中心的应试考核,侧重实践考核。该课程的考核考评应贯穿在整个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注重过程性知识和实操能力,所以考评成绩应以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为主。以30%平时成绩、40%实践成绩和30%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考核考评学生成绩标准。平时成绩涵盖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参与度、课后作业、单元测验等方面;实践成绩可根据任务内容,综合考评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基础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情况等;期中期末考试成绩采用书面、闭卷考试,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统一。考评的目的是以考促学,督促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
3 基于工作流程的中职《基础会计》的创新
基于工作流程的《基础会计》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扎实培养会计基础技能。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实现创新和突破。首先,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和动力。作为刚接触会计技能学习的中职生来说,理论抽象、专业术语复杂等都极易挫伤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信心和积极性,课程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探求,明确学什么,怎么学,促使他们在新知识领域有了探索的兴趣。其次,使会计理论教学和会计操作实践有机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地遵循经济业务的工作流程,利用沙盘模拟教学使会计理论有效融入会计实务,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最后,充分体现“做中学”的职业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和竞争意识。采取以工作流程为基础的教学改革,设计将学生分成几个会计小组,小组间相互协作、充分沟通并轮流交叉进行角色岗位的体验,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意被采纳,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实操中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一点一滴地渗透职业规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4 结语
充分认识并进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揉合教学理论与实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从“理论教学” 向“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教学” 转变,使它不仅仅是会计学生“入门”的专业基础课,更关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同时也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