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陈方
摘 要 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知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要研究具体的知识点教学,同时要立足学生的化学学习实际,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剖析学生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存有的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能提高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7-0140-02
由于高中化学“反应原理”这部分内容安排的课时时间比较紧张,并且化学反应原理是抽象概括出来的,脱离生活实际后难以通过实验对其进行验证。而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不是很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讲授,导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对知识内容也多是被动接受。
一、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困难的原因概述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现阶段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能仅为学生讲授基础理论知识,而应该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背后蕴含的原理,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内容开展实践探究。而现阶段学生普遍反应出来的问题是原理知识脱离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性不强,导致部分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学习意义不大。也有学生反应这部分知识内容过于抽象,理论性太强,趣味性较弱,加之前期学习不是很认真,中间有知识内容遗漏,结果很难跟上教师讲授的节奏,这为后续学习带来诸多困难。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也产生了变化,有些学生认为知识学习要与实际生活挂钩,若是太抽象难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会让他们在学习上产生倦怠,最终对这项知识内容产生极为抵触的学习情绪。
(二)教师教学中缺乏直观的教学演示
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讲授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多以实验演示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借助实验为学生展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并仅为学生展示单一元素的知识建构,学生对此只能有较为零散的感性认知。
现阶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仅使用空洞的理论知识讲授和分析让学生理解知识点,没有将化学实验、动画展示等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到课堂中,所以缺乏直观的教学知识,让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大,也让教学的整体效果不佳。
(三)教师教学中“宏觀”“微观”难统一
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从宏观的角度为学生讲授对应知识内容,且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学习反应原理。但化学知识内容学习中有时候要涉及到微观知识,教师难以将宏观和微观统一在一起,导致学生很难从微观的视角认识物质,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微观反应思维。
二、提高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一)深度挖掘知识点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反应原理相关内容的理论性非常强,并且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想要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那么便要对知识点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制作水果电池,并向学生进行新能源与新型电池,以及金属腐蚀等相关知识的拓展;可以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氨工业以及其他的化工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条件;可以在学习溶液当中的离子平衡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去除氯气当中的氯化氢的原理,或者如何去除二氧化碳当中混入的氯化氢的原理;可以在教学沉淀溶解平衡相关知识点时,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含氟的牙膏能够起到保护牙齿之类的生活常见问题。在学习并应用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很多生活当中的日常现象与问题应用到知识点的学习和讨论当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点的兴趣。
(二)深研新课标,防止教学难度加深
教师需要对新课标进行深入研究,将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准确掌握,不要盲目地设定过高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深度与难度加大。例如在教学化学平衡相关知识点时,很多教师都喜欢对等效平衡等问题进行补充性教学,这部分内容便以及超过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理解平衡的一般规律时产生困难。虽然在高考当中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点所占的比重较大,同时这部分知识点也是研究化学知识的基础,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重视,不要盲目追求一步到位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引用一些高考原题作为典型例题开展教学活动,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能起到有效帮助。在教学工作中笔者会发现,很多典型例题在长时间的学习过后,很少有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基本原理的教学上,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基本方法,打好学生的基础,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当中有效应用,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实现水到渠成。
另外,教师可以灵活教学方法,开展例题总结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每个学习小组总结典型例题,并要求本小组解答出试题,总结好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集中一堂复习课,让每个小组选出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分享给全班同学。
(三)发挥微课功效,突破教学难点
微课是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能更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诸多不足,若是能在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中对此进行应用,相信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手段。
如,教师在讲授较难知识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基础知识内容和新知识内容做好教学衔接,通过知识内容设计为学生展示各项知识间的联系,并将其制作成微课,教师也可将重点和难点教学衔接在一起,制作成系列微课。学生在微课教学中回看视频,教师再从旁指导,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同时,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感悟,这样能更好地树立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也能让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内化知识。微课教学的针对性,能让学生在掌握了化学平衡相关知识点之后,能够自主将知识点迁移到电离、水解、沉淀溶解等的平衡问题上,将平衡类问题的共同特征有效应用。学生可以在自主对比的过程中,构建起平衡相关的简单知识网络,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勒夏特列原理加强应用,分析平衡移动会受到什么样的外界条件影响,还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知识点的迁移,对其他平衡常数的学习当中。
微课在高中化学预习方面也能起到较好的影响力,由于微课是在课前将相关的知识点转发给学生,学生能在看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想法,并结合讲授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知识预习。部分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而微课的简洁性恰好能给学生指明预习方向。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能提炼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课堂上结合教师讲授能认真的听讲,课后再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总结性复习,会对反应原理这课内容留有深刻的印象。总之,微课教学的引入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质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帮手。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对相关知识点的复杂性与综合性、理论性形成清晰的认知,积极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工作有效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适度调整教学难度,帮助学生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对化学反应原理形成更加透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廖思彬,张贤金,吴新建.在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08):35-37.
[2]青世超.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反思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6(18):21-22.
[3]李冬雪.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教科书中计算类问题教学策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18):21-22.